華文網

悍將、暖男、標杆:武警吉林省總隊優秀基層幹部群像

作者:田甲申、梁永剛

3月初,經逐級推薦和嚴格考核,武警吉林省總隊“優秀基層幹部”正式揭曉,來自基層一線的12名官兵獲此殊榮。

一代軍人有一代軍人的風采和擔當。在政治大考、任務大考、改革大考、整風大考、穩定大考的關鍵之年,這些同志對党忠誠、善謀打仗、敢於擔當、實績突出、清正廉潔,在平凡的崗位上帶領廣大官兵擼起袖子加油幹,在白山黑水間奏響強軍興軍的雄渾樂章。

“優秀基層幹部”代表了具有“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四鐵”精神的武警吉林省總隊官兵的整體形象,

展示了新一代革命軍人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而戮力奮鬥的良好風采。

“特戰人”

新戰法縮短救人時間

軍人為戰而生。武警長春支隊一中隊中隊長趙明月從當兵第一天起,

心中就篤定了這樣的理想。

2001年, 17歲的趙明月成為橄欖綠隊伍中的一員,開始了他的精武之路。體能訓練,他穿上沙背心、綁上沙綁腿;5公里越野,他背包裡始終裝著兩塊磚頭;射擊訓練,他手臂腫得拿不起筷子。連隊組織戰術會操,鐵絲網劃破後背,鮮血染紅迷彩服,仍然忍痛沖向終點。在場的新兵連領導動情地說,當兵就要當像趙明月這樣有血性的兵。下連時,趙明月是支隊為數不多的所有科目全優的新兵。

一次,中隊奉命圍捕特大兇殺案犯罪嫌疑人。據公安部門通報,歹徒窮凶極惡,酒後持刀傷人,手中持有兇器,垂死掙扎,隨時可能再度傷人。身為班長的他不顧生命安危,主動請纓,與戰友展開搜索,玉米地中視線受阻、行進難度大,歷經3天3夜,終於將犯罪嫌疑人合圍抓捕。

因素質全面、成績突出,趙明月先後被評為優秀黨員、優秀士兵、優秀班長、優秀代理排長,

並直接從戰士提幹,成為一名武警警官。

從特戰尖兵到特戰排長,趙明月決心由一人強變成官兵強。

他連續3年帶領反恐班參加總隊特戰隊員集訓。為提高特戰隊員素質,除了每天完成正常訓練課目,他帶領隊員自覺“加餐”:每天早起半小時負重越野,每天睡前半小時極限體能,別人午休,他們研練反恐戰法。

三個月下來,戰士沒有不掉皮、沒有不掉肉的。戰士們私下裡都說,

趙排長就是個魔鬼,但當結業考核時,大家胸前戴上鮮紅的大紅花、手捧金燦燦獎牌的那一刻,無不豎起大拇指,打心眼裡感激趙明月。

2013年,趙明月被任命為一中隊中隊長。中隊主要擔負機動備勤、重大安保和城市反恐等任務,趙明月把所有精力都傾注到探索制勝之策上。

加強戰法研究,組成課題攻關組,針對可能擔負的任務逐項修訂處突預案;加強裝備訓練,仔細研究每種裝備的性能,官兵們對輕型武器、防護裝具、通信器材及特種裝備樣樣精通;加強反恐演練,將戰士拉至陌生場地,開展實景、實地、實戰對抗訓練,官兵實戰素養得到全面提升。

在一次上級組織的公共汽車反劫持演練中,他創新的多點突擊作戰技法極大縮短了解救人質的時間,受到各級領導的表揚。

任職以來,中隊連續3年被評為“基層建設先進中隊”,5名戰士考學提幹,21人次被評為總隊、支隊“訓練標兵”,個人先後10次榮立三等功。

“黨代表”

是“超人” 也是“暖男”

曾被評為武警部隊優秀教練員的夏春亮軍事素質過硬,一直在軍事崗位發展,先後4次榮立個人三等功。

誰想到,2013年3月,支隊黨委為加強工化救援中隊建設,一紙命令讓他由武改文,擔任指導員。

角色換了,一頭霧水。夏春亮愁得在屋裡直轉圈,寫思想政治課教案沒了制定軍事訓練計畫方案的靈感,原本不抽煙的他,一根接一根不停。

換崗後第一次授課倍感“尷尬”。雖然課前充分準備,可站到講臺的刹那,夏春亮頭腦一片空白,照本宣科匆匆念完講稿,就在戰士詫異的目光中離去。

訓練場上生龍活虎,教育課堂灰頭土臉,夏春亮覺得憋屈。一連幾天,他把自己關在屋子裡思來想去,下決心找支隊領導請辭換崗。誰知一開門,發現戰士賈文旭站在門口。

小賈是中隊的訓練尖子,就是四百米障礙成績不理想,想找他指導一下。看著小賈熱切的目光,夏春亮心中一陣苦澀,權當是請辭前為中隊做些貢獻,於是帶小賈走上訓練場。

經過一個月的加強訓練,賈文旭的成績突飛猛進,在支隊軍事比武中脫穎而出,當選“十大訓練標兵”。走下頒獎台,賈文旭激動地跑到夏春亮面前,鄭重地敬上一個軍禮:“指導員,你就是我心中的旗幟!”

“訓練場上摸爬滾打的好形象千金不換、帶領官兵精武強能的真威信彌足珍貴。”那一刻,夏春亮百感交集,在戰士熾熱的目光中,他找到政治工作真諦,重拾了自信:“就做黨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專;就當黨的一面旗,插在離戰士最近的地方。”

他為過去的氣餒退縮而羞愧,更把它當作幹好政治工作的動力。黨務工作不熟悉、授課能力弱……對於業務能力上的短板,夏春亮學習請教,加班加點趕隊補缺,更結合自身優長,打造出屬於自己的政治工作“精武品牌”——

別人故事講得生動,他把樣子做得精彩,訓練場上叫響“看我的”“跟我比”,五公里越野跑第一,射擊訓練打出“滿堂彩”,啟動防化中隊官兵龍虎鬥;

別人道理說得深刻,他把感情融得細膩,訓練間隙一身汗水泥水與戰士坐在一起促膝談心,談人生話未來,其樂融融,官兵眼中他既是強悍的“超人”,更是體貼入微的“暖男”;

別人文體活動豐富,他把戰地文化活躍,中隊官兵一出營門,嘹亮的口號聲響徹雲霄,訓練場上幕天席地當舞臺唱響強軍戰歌,講活強軍故事會,大家都誇他帶的兵嗷嗷叫……

像旗幟一樣引領戰士奔向打贏主戰場,夏春亮在轉型中重新定位,在新的崗位迸射新的光彩。

去年初,中隊因為任務需要,由救援中隊改編為防化中隊,面對全新的領域、陌生的專業,夏春亮帶領官兵組成攻關小組,僅僅在三個月就熟練掌握了各種裝備的性能,形成戰鬥力。

換崗以來,夏春亮2次帶領中隊榮立集體三等功,個人分別被武警部隊表彰為優秀教練員,被總隊表彰為標兵教練員。

“帶兵人”

百余戰士情況如數家珍

“標準高不高,比照三中隊;管理行不行,看看劉傳平。”前不久,武警四平支隊召開“依法從嚴治警”現場會,百名幹部骨幹彙集三中隊,檢查中隊日常管理,看官兵精神風貌,人人豎起大拇指。劉傳平“金牌隊長”的美譽傳開了。

帶兵風風火火,嚴字當頭。嚴訓練、嚴管理、嚴戰備,中隊戰士都稱他 是“黑臉隊長”。

要求戰士做到的,自己肯定先做到。組織訓練,他立言“我就是標杆!”五公里越野他沖在第一個,四百米障礙他跑第一名,射擊訓練他打第一槍,所有科目都是“示範兵”;

日常管理,他叫響“我就是樣板!”各項規定他帶頭遵守,內務秩序他帶頭維護,髒活累活他帶頭幹好,帶動戰士人人以隊為家;

戰備執勤,他喊出“我就是標準!”示範執勤動作,哨位上兩小時一動不動,各種情況處置要點滾瓜爛熟,所有工作他都當好“排頭兵”。

任中隊長3年,劉傳平為支隊培養了30余名訓練尖子、管理能手,10多人調整到其他單位擔當班長骨幹,5名戰士考學提幹。

嚴得一絲不苟,官兵同一個標準。排長王秋雨五公里成績較差,劉傳平絲毫不留情面,要求他每天早起半小時加練,每次跑步都要負重,並不斷鼓勵他。半年後,王秋雨五公里成績達到優秀水準,成為令官兵服氣的優秀幹部。

如今已是標兵中隊中隊長的王秋雨仍然感激地說:“沒有昔日劉隊長的嚴格管理,就沒有今天的成長進步,我也要像劉隊長那樣帶兵帶部隊。”這幾年,共有6名幹部在劉傳平的培養幫帶下走上主官崗位。

時刻把戰士裝在心窩裡,劉傳平的嚴充滿濃濃的愛。他對中隊100多名戰士的家庭情況如數家珍。戰士李建偉家庭生活困難,劉傳平自掏腰包,以黨支部名義給小李家裡寄去;列兵趙凱急性腸炎,疼得在地上打滾,劉傳平背他去醫院,一直陪他深夜打完針才回中隊;每逢颳風下雨天,劉傳平都為執勤哨兵送去雨衣。

點滴溫暖,轉化成動力。在三中隊,官兵把中隊當家建,爭著搶著幹工作。小到桌椅板凳、大到執勤設施,如果損壞了,還沒等幹部安排,戰士早已經動手修好。

“帶兵一陣子,管兵一輩子。”近幾年,士官工資先後上調,官兵中消費不節制等風氣滋生。由於多數士官來自農村,並不富裕,他決心幫助戰士管好錢袋子。

他在中隊發起“盡孝心,為父母郵寄禮物”活動,戰士外出前彙報花銷打算,回來後檢查購物小票,每月把戰士的流水帳寄給戰士家長。戰士間請吃請喝、盲目攀比等現象逐漸杜絕。

去年年底,中隊官兵累計給家裡郵寄40多萬元,有的士官一個人就郵寄了5萬元。士官王磊的母親含淚打來電話:“幸福來得太突然, 一開口就向我們要錢的孩子,破天荒給我們郵來2萬塊錢,還關心我們注意身體,都是部隊教育的好。”

任中隊長3年,劉傳平帶領官兵連續3年捧回“基層建設先進中隊”獎牌,兩次摘得武警總部和國家司法部授予的“‘三共’建設先進單位”殊榮。個人7次榮立三等功,2016年被授予吉林省第三屆“吉林好青年”榮譽稱號。

編輯:夏維周 李培新 孫晗東

仔細研究每種裝備的性能,官兵們對輕型武器、防護裝具、通信器材及特種裝備樣樣精通;加強反恐演練,將戰士拉至陌生場地,開展實景、實地、實戰對抗訓練,官兵實戰素養得到全面提升。

在一次上級組織的公共汽車反劫持演練中,他創新的多點突擊作戰技法極大縮短了解救人質的時間,受到各級領導的表揚。

任職以來,中隊連續3年被評為“基層建設先進中隊”,5名戰士考學提幹,21人次被評為總隊、支隊“訓練標兵”,個人先後10次榮立三等功。

“黨代表”

是“超人” 也是“暖男”

曾被評為武警部隊優秀教練員的夏春亮軍事素質過硬,一直在軍事崗位發展,先後4次榮立個人三等功。

誰想到,2013年3月,支隊黨委為加強工化救援中隊建設,一紙命令讓他由武改文,擔任指導員。

角色換了,一頭霧水。夏春亮愁得在屋裡直轉圈,寫思想政治課教案沒了制定軍事訓練計畫方案的靈感,原本不抽煙的他,一根接一根不停。

換崗後第一次授課倍感“尷尬”。雖然課前充分準備,可站到講臺的刹那,夏春亮頭腦一片空白,照本宣科匆匆念完講稿,就在戰士詫異的目光中離去。

訓練場上生龍活虎,教育課堂灰頭土臉,夏春亮覺得憋屈。一連幾天,他把自己關在屋子裡思來想去,下決心找支隊領導請辭換崗。誰知一開門,發現戰士賈文旭站在門口。

小賈是中隊的訓練尖子,就是四百米障礙成績不理想,想找他指導一下。看著小賈熱切的目光,夏春亮心中一陣苦澀,權當是請辭前為中隊做些貢獻,於是帶小賈走上訓練場。

經過一個月的加強訓練,賈文旭的成績突飛猛進,在支隊軍事比武中脫穎而出,當選“十大訓練標兵”。走下頒獎台,賈文旭激動地跑到夏春亮面前,鄭重地敬上一個軍禮:“指導員,你就是我心中的旗幟!”

“訓練場上摸爬滾打的好形象千金不換、帶領官兵精武強能的真威信彌足珍貴。”那一刻,夏春亮百感交集,在戰士熾熱的目光中,他找到政治工作真諦,重拾了自信:“就做黨的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專;就當黨的一面旗,插在離戰士最近的地方。”

他為過去的氣餒退縮而羞愧,更把它當作幹好政治工作的動力。黨務工作不熟悉、授課能力弱……對於業務能力上的短板,夏春亮學習請教,加班加點趕隊補缺,更結合自身優長,打造出屬於自己的政治工作“精武品牌”——

別人故事講得生動,他把樣子做得精彩,訓練場上叫響“看我的”“跟我比”,五公里越野跑第一,射擊訓練打出“滿堂彩”,啟動防化中隊官兵龍虎鬥;

別人道理說得深刻,他把感情融得細膩,訓練間隙一身汗水泥水與戰士坐在一起促膝談心,談人生話未來,其樂融融,官兵眼中他既是強悍的“超人”,更是體貼入微的“暖男”;

別人文體活動豐富,他把戰地文化活躍,中隊官兵一出營門,嘹亮的口號聲響徹雲霄,訓練場上幕天席地當舞臺唱響強軍戰歌,講活強軍故事會,大家都誇他帶的兵嗷嗷叫……

像旗幟一樣引領戰士奔向打贏主戰場,夏春亮在轉型中重新定位,在新的崗位迸射新的光彩。

去年初,中隊因為任務需要,由救援中隊改編為防化中隊,面對全新的領域、陌生的專業,夏春亮帶領官兵組成攻關小組,僅僅在三個月就熟練掌握了各種裝備的性能,形成戰鬥力。

換崗以來,夏春亮2次帶領中隊榮立集體三等功,個人分別被武警部隊表彰為優秀教練員,被總隊表彰為標兵教練員。

“帶兵人”

百余戰士情況如數家珍

“標準高不高,比照三中隊;管理行不行,看看劉傳平。”前不久,武警四平支隊召開“依法從嚴治警”現場會,百名幹部骨幹彙集三中隊,檢查中隊日常管理,看官兵精神風貌,人人豎起大拇指。劉傳平“金牌隊長”的美譽傳開了。

帶兵風風火火,嚴字當頭。嚴訓練、嚴管理、嚴戰備,中隊戰士都稱他 是“黑臉隊長”。

要求戰士做到的,自己肯定先做到。組織訓練,他立言“我就是標杆!”五公里越野他沖在第一個,四百米障礙他跑第一名,射擊訓練他打第一槍,所有科目都是“示範兵”;

日常管理,他叫響“我就是樣板!”各項規定他帶頭遵守,內務秩序他帶頭維護,髒活累活他帶頭幹好,帶動戰士人人以隊為家;

戰備執勤,他喊出“我就是標準!”示範執勤動作,哨位上兩小時一動不動,各種情況處置要點滾瓜爛熟,所有工作他都當好“排頭兵”。

任中隊長3年,劉傳平為支隊培養了30余名訓練尖子、管理能手,10多人調整到其他單位擔當班長骨幹,5名戰士考學提幹。

嚴得一絲不苟,官兵同一個標準。排長王秋雨五公里成績較差,劉傳平絲毫不留情面,要求他每天早起半小時加練,每次跑步都要負重,並不斷鼓勵他。半年後,王秋雨五公里成績達到優秀水準,成為令官兵服氣的優秀幹部。

如今已是標兵中隊中隊長的王秋雨仍然感激地說:“沒有昔日劉隊長的嚴格管理,就沒有今天的成長進步,我也要像劉隊長那樣帶兵帶部隊。”這幾年,共有6名幹部在劉傳平的培養幫帶下走上主官崗位。

時刻把戰士裝在心窩裡,劉傳平的嚴充滿濃濃的愛。他對中隊100多名戰士的家庭情況如數家珍。戰士李建偉家庭生活困難,劉傳平自掏腰包,以黨支部名義給小李家裡寄去;列兵趙凱急性腸炎,疼得在地上打滾,劉傳平背他去醫院,一直陪他深夜打完針才回中隊;每逢颳風下雨天,劉傳平都為執勤哨兵送去雨衣。

點滴溫暖,轉化成動力。在三中隊,官兵把中隊當家建,爭著搶著幹工作。小到桌椅板凳、大到執勤設施,如果損壞了,還沒等幹部安排,戰士早已經動手修好。

“帶兵一陣子,管兵一輩子。”近幾年,士官工資先後上調,官兵中消費不節制等風氣滋生。由於多數士官來自農村,並不富裕,他決心幫助戰士管好錢袋子。

他在中隊發起“盡孝心,為父母郵寄禮物”活動,戰士外出前彙報花銷打算,回來後檢查購物小票,每月把戰士的流水帳寄給戰士家長。戰士間請吃請喝、盲目攀比等現象逐漸杜絕。

去年年底,中隊官兵累計給家裡郵寄40多萬元,有的士官一個人就郵寄了5萬元。士官王磊的母親含淚打來電話:“幸福來得太突然, 一開口就向我們要錢的孩子,破天荒給我們郵來2萬塊錢,還關心我們注意身體,都是部隊教育的好。”

任中隊長3年,劉傳平帶領官兵連續3年捧回“基層建設先進中隊”獎牌,兩次摘得武警總部和國家司法部授予的“‘三共’建設先進單位”殊榮。個人7次榮立三等功,2016年被授予吉林省第三屆“吉林好青年”榮譽稱號。

編輯:夏維周 李培新 孫晗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