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冰雪第一股卡賓滑雪年報:營收淨利雙增看589億產業蛋糕如何分

洞察體育力量,把握產業脈搏!體育大生意第1050期,歡迎關注最好的體育產業資訊平臺。

本文作者:劉丹

體育大生意記者

2022年即將到來的冬奧及其建設週期已經助推我國滑雪產業步入快速發展期。在巨大的發展紅利誘惑下,2015 年以來,A 股已有超過13 家上市公司佈局冰雪產業和冬奧會籌備工作。上市公司分別在大型滑雪度假村、滑雪賽事IP、滑雪產業基金、冰雪用品品牌、配套施工工程等眾多領域佈局。但滑雪作為一類新興的消費類項目,

廣泛進入大眾視野不過三四年光景,國內上市公司中尚無以滑雪專業技術為導向的專業公司。總體來看,上市公司對滑雪產業的佈局一般與主營業務結合緊密,利用原有業務優勢諸如地產或旅遊實現擴展與轉型。在滑雪場規劃設計、滑雪場設備供應等環節,參與競爭的公司仍以中小型規模為主。

在以上中小規模公司中,成立於2010年的卡賓滑雪規模相對較大,

發展相對較為成熟。隨著2016年8月登陸新三板,卡賓滑雪作為目前國內資本市場唯一的一家專業滑雪領域公司,也被稱之為“中國滑雪第一股”。4月21日,卡賓滑雪公佈了2016年全年業績。這家迄今為止國內最專業的滑雪公司實現了怎樣的業務佈局與業績表現,如何通過解讀卡賓滑雪的年報把脈產業走向,是業內人士普遍關心的問題。

主營滑雪場建設與裝備銷售 卡賓滑雪攜手李寧與佳兆業擴展冰雪帝國

卡賓滑雪主營業務包括新建雪場規劃設計、滑雪設備和裝備銷售(維修)、雪場運營管理、現有雪場升級改造四大方面,在滑雪行業形成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在滑雪場規劃設計與升級改造業務中,公司服務專案類型主要分為綜合度假區及景區專案、旅遊地產及旅遊度假專案、全方位服務及大型冰雪遊樂場專案、升級改造項目等四類,其中包括朝鮮馬息嶺滑雪場、阿依海國際滑雪場、河北狼牙山滑雪場、海螺溝冰川紅石滑雪場等眾多大型滑雪場的規劃與設計。

▼正在建造的富龍達沃斯滑雪場概念圖

公司在業務運營方面的主要優勢與特點是:第一,“產品+服務”一體化銷售。卡賓滑雪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能提供“一站式服務”的公司,

在為滑雪場提供設計服務的時候採取了聯動式銷售策略,通過向滑雪場提供設計服務費用減免等優惠,向對方提供滑雪場設備、裝備等器材的銷售。

第二,“進口品牌代理+自主品牌研發”雙軌戰略。由於國內滑雪設備與高端個人裝備領域基本已被進口品牌佔領,國產品牌的切入點大多選擇大眾滑雪器材與低端裝備市場。卡賓滑雪代理產品覆蓋了造雪機、壓雪機、索道、滑雪摩托等滑雪場設備以及滑雪板、滑雪服等運動裝備。近年來,公司代理的進口品牌種類多為單板、雙板等產品,在滑雪服等裝備及器材方面多使用國產及自產品牌。

在卡賓滑雪 2015-2016 年雪季滑雪裝備的銷售報告中,單板、雙板等進口設備占公司個人滑雪裝備總銷售額的近 70%;雪服、雪鏡、滑雪手套等國產品牌占公司滑雪裝備總銷售額的 30%。目前,卡賓滑雪擁有獨立滑雪裝備品牌 SKI-ZONE,並計畫投資 3000 萬元成立國內首家冰雪產品研究中心。滑雪設備和裝備銷售業務是整個公司最核心關鍵的部分。卡賓滑雪近兩年的銷售收入占比有不斷上升的趨勢,2016年產品銷售收入約占營業總收入的 95.6%,2015和 2014 年度產品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 87.82%和 94.92%。

▼卡賓滑雪各類產品銷售份額占比

作為一家靠滑雪場地規劃與建設業務最先起家的公司,卡賓滑雪成立之初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源在於其在滑雪場規劃與施工設計方面領先的資源與技術水準。公司總經理董林模作為國家冬奧組委唯一聘用的冬奧比賽場地專家顧問,其泰斗級地位有助於公司對各類滑雪場資源的獲取,打通了公司提供服務和銷售的管道環節,並獲取了如萬達長白山國際滑雪場、萬科松花湖滑雪場等優質資源。另外,卡賓滑雪團隊成員是中國最早規劃設計及建設滑雪場的技術人員,團隊核心成員曾經擔任過亞布力滑雪場場長、亞布力建設團隊骨幹、亞布力經營管理骨幹等。

2016年,卡賓滑雪不僅實現了登陸資本市場的野心,還接連完成了一系列大手筆合作與投資。3月,卡賓滑雪與李甯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共建烏金山李寧國際滑雪場;8月,卡賓滑雪與廣西悍牛達成收購合作,實際國產壓雪車自有品牌發展;9月,卡賓滑雪與凱興資本和佳兆業達成戰略合作;同時,2016年卡賓滑雪與相關方積極合作,打造富龍冰雪小鎮。

受益於國產裝備銷售 淨利潤為1401萬同比增加 34.19%

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尚處起步階段是眾所周知的現實。目前新三板眾多原生類體育公司表現良莠不齊,能實現穩定盈利的屈指可數。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卡賓滑雪總資產1.2億元,比上年末增加 52.21%;負債總額為7968萬元,較上年末增加 45.13%;所有者權益 4319萬元,較上年末增加 47.55%。從財務角度看,2016年卡賓滑雪已經站到了行業平均線之上,交出了一份比較令人滿意的答卷。

2016 年公司繼續以滑雪場規劃設計和設備器材及個人裝備銷售為主核心業務,全年規劃設計公司跟蹤考察 50 個滑雪場專案,正式簽訂滑雪場規劃設計合同 22 項。在銷售業務方面,全年共簽訂銷售合同 17 項,銷售金額 1.49 億元。

▼卡賓滑雪收入明細

得益於產品銷售收入的增長,2016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 131.61%,其中新增大型滑雪場客戶帶來的營收增長為75%;老客戶滑雪場擴建改造帶來的營收增長為45.46%;收購廣西悍牛增加營業收入11.94%。

2016 年淨利潤為1401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34.19%;由於營業收入回款比較好,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比去年同期增加 62.82%,現金流量淨流入2016年由負為正,為 14.52 萬元,較上年同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流量增加了897.33 萬元。

▼卡賓滑雪2016利潤數據

在主要財務資料中,唯一一個下滑的主要財務指標為公司毛利率。公司本期毛利率 28.38%,較去年同期下降了 7.74 個百分點。在探究為何營收上升的同時毛利率卻有所下滑,主要原因在於市場競爭明顯增加,產品銷售價格相對有所下降所致。

基於良好的財務資料,公司在未來幾年準備圍繞業務拓展、雪場投資、產業並購、品牌研發、創建投資基金、拓展滑雪文化衍生市場、塑造雲平臺幾個方向進行戰略佈局。

滑雪場地建設遠未飽和 產業下游待爆發

2015 年 ,借冬奧會契機,國家推出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的政策,確立“帶動 3 億人參加冰雪運動”的目標。根據《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的資料,從 2002 年至今,我國滑雪人次的複合增速達到 15%。在 2014-2015 年雪季,滑雪人次進一步增長達至 1250 萬,同比增速為 21.36%。卡賓滑雪優於整體行業的業績增長,既是公司本身資質良好,運營有道,也歸因於站在了時代的風口之上,享受了冰雪行業在中國歷史性的發展行情。

《2017-2021 年中國滑雪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預計,2017 年我國滑雪產業規模將達到 198億元,未來五年(2017-2021)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31.38%,2021 年規模將達到 589 億元。根據中信證券的預測與統計,2016—2022年滑雪場設備投資規模預計達到 14 億元。

▼滑雪產業鏈圖

我國滑雪產業鏈以滑雪場運營為核心,上游包括滑雪場設計和建造、滑雪裝備市場、下游涉及滑雪賽事和包括培訓、旅遊、競演、傳媒在內的衍生服務市場。作為中心環節,滑雪產業開發的關鍵在於對滑雪場資源的獲取和控制。最近五年我國滑雪場增長速度保持在每年 10%-20%之間。在《全國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規劃(2016-2022 年)》中,政府明確到 :“2022 年,全國滑雪場數量達到 800座,雪道面積達到 10000 萬平方米,雪道長度達到 3500 千米,其中新建滑雪場不少於 240 座、雪道面積不少於 7000 萬平方米,雪道長度不少於 2500 千米。”其中,滑雪場設備市場主要分為兩個部分:新建滑雪場的一次性設備購買與已有滑雪場升級時新增設備購買。其中預計新建滑雪場設備購買市場規模達 10.59 億元,滑雪場升級新增設備市場規模達 3.73 億元。

目前,我國滑雪場運營仍以中小型為主,其中小於 5 公頃的滑雪場近500 家,擁有 5 條及以上提升設備的滑雪場占比僅為 14%。中小型雪場由於考慮成本因素,不同於大型滑雪場選用高端進口品牌,反而會選擇價格較低的二手板、國產或國內代工雪板用於租賃和教學。基於此,我們持續看好國產滑雪設備後期的市場份額及佔有率提升空間。

▼滑雪APP“去滑雪”

在冬季奧運會申辦成功前,興建大規模滑雪場的公司相對較少,現在行業發展逐漸成熟,導致大量資金進入滑雪行業,進入2015年以來,一批主打“互聯網+滑雪”概念的滑雪O2O產品陸續上市。滑雪場市場雖已面臨大量競爭,但市場容量遠未飽和。因為滑雪場建設對於公司的資質與資源要求較高,行業巨頭的先期涉入使這一行業的起步者生存空間被嚴重擠壓。目前我國超過接近75%的人群為體驗型滑雪和初學者,具備轉換為滑雪愛好者的未來潛力;相對于滑雪建設與設備等重資產領域,預計滑雪競演、傳播平臺及培訓領域或在未來存在著更多的市場進入與投資機會。

注:本文所用圖片非注明均來自網路

卡賓滑雪代理產品覆蓋了造雪機、壓雪機、索道、滑雪摩托等滑雪場設備以及滑雪板、滑雪服等運動裝備。近年來,公司代理的進口品牌種類多為單板、雙板等產品,在滑雪服等裝備及器材方面多使用國產及自產品牌。

在卡賓滑雪 2015-2016 年雪季滑雪裝備的銷售報告中,單板、雙板等進口設備占公司個人滑雪裝備總銷售額的近 70%;雪服、雪鏡、滑雪手套等國產品牌占公司滑雪裝備總銷售額的 30%。目前,卡賓滑雪擁有獨立滑雪裝備品牌 SKI-ZONE,並計畫投資 3000 萬元成立國內首家冰雪產品研究中心。滑雪設備和裝備銷售業務是整個公司最核心關鍵的部分。卡賓滑雪近兩年的銷售收入占比有不斷上升的趨勢,2016年產品銷售收入約占營業總收入的 95.6%,2015和 2014 年度產品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 87.82%和 94.92%。

▼卡賓滑雪各類產品銷售份額占比

作為一家靠滑雪場地規劃與建設業務最先起家的公司,卡賓滑雪成立之初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源在於其在滑雪場規劃與施工設計方面領先的資源與技術水準。公司總經理董林模作為國家冬奧組委唯一聘用的冬奧比賽場地專家顧問,其泰斗級地位有助於公司對各類滑雪場資源的獲取,打通了公司提供服務和銷售的管道環節,並獲取了如萬達長白山國際滑雪場、萬科松花湖滑雪場等優質資源。另外,卡賓滑雪團隊成員是中國最早規劃設計及建設滑雪場的技術人員,團隊核心成員曾經擔任過亞布力滑雪場場長、亞布力建設團隊骨幹、亞布力經營管理骨幹等。

2016年,卡賓滑雪不僅實現了登陸資本市場的野心,還接連完成了一系列大手筆合作與投資。3月,卡賓滑雪與李甯集團達成戰略合作,共建烏金山李寧國際滑雪場;8月,卡賓滑雪與廣西悍牛達成收購合作,實際國產壓雪車自有品牌發展;9月,卡賓滑雪與凱興資本和佳兆業達成戰略合作;同時,2016年卡賓滑雪與相關方積極合作,打造富龍冰雪小鎮。

受益於國產裝備銷售 淨利潤為1401萬同比增加 34.19%

中國體育產業發展尚處起步階段是眾所周知的現實。目前新三板眾多原生類體育公司表現良莠不齊,能實現穩定盈利的屈指可數。截至 2016 年 12 月 31 日,卡賓滑雪總資產1.2億元,比上年末增加 52.21%;負債總額為7968萬元,較上年末增加 45.13%;所有者權益 4319萬元,較上年末增加 47.55%。從財務角度看,2016年卡賓滑雪已經站到了行業平均線之上,交出了一份比較令人滿意的答卷。

2016 年公司繼續以滑雪場規劃設計和設備器材及個人裝備銷售為主核心業務,全年規劃設計公司跟蹤考察 50 個滑雪場專案,正式簽訂滑雪場規劃設計合同 22 項。在銷售業務方面,全年共簽訂銷售合同 17 項,銷售金額 1.49 億元。

▼卡賓滑雪收入明細

得益於產品銷售收入的增長,2016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49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 131.61%,其中新增大型滑雪場客戶帶來的營收增長為75%;老客戶滑雪場擴建改造帶來的營收增長為45.46%;收購廣西悍牛增加營業收入11.94%。

2016 年淨利潤為1401萬元,比上年同期增加 34.19%;由於營業收入回款比較好,銷售商品、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比去年同期增加 62.82%,現金流量淨流入2016年由負為正,為 14.52 萬元,較上年同期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淨流量增加了897.33 萬元。

▼卡賓滑雪2016利潤數據

在主要財務資料中,唯一一個下滑的主要財務指標為公司毛利率。公司本期毛利率 28.38%,較去年同期下降了 7.74 個百分點。在探究為何營收上升的同時毛利率卻有所下滑,主要原因在於市場競爭明顯增加,產品銷售價格相對有所下降所致。

基於良好的財務資料,公司在未來幾年準備圍繞業務拓展、雪場投資、產業並購、品牌研發、創建投資基金、拓展滑雪文化衍生市場、塑造雲平臺幾個方向進行戰略佈局。

滑雪場地建設遠未飽和 產業下游待爆發

2015 年 ,借冬奧會契機,國家推出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的政策,確立“帶動 3 億人參加冰雪運動”的目標。根據《中國滑雪產業白皮書》的資料,從 2002 年至今,我國滑雪人次的複合增速達到 15%。在 2014-2015 年雪季,滑雪人次進一步增長達至 1250 萬,同比增速為 21.36%。卡賓滑雪優於整體行業的業績增長,既是公司本身資質良好,運營有道,也歸因於站在了時代的風口之上,享受了冰雪行業在中國歷史性的發展行情。

《2017-2021 年中國滑雪產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預計,2017 年我國滑雪產業規模將達到 198億元,未來五年(2017-2021)年均複合增長率約為31.38%,2021 年規模將達到 589 億元。根據中信證券的預測與統計,2016—2022年滑雪場設備投資規模預計達到 14 億元。

▼滑雪產業鏈圖

我國滑雪產業鏈以滑雪場運營為核心,上游包括滑雪場設計和建造、滑雪裝備市場、下游涉及滑雪賽事和包括培訓、旅遊、競演、傳媒在內的衍生服務市場。作為中心環節,滑雪產業開發的關鍵在於對滑雪場資源的獲取和控制。最近五年我國滑雪場增長速度保持在每年 10%-20%之間。在《全國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規劃(2016-2022 年)》中,政府明確到 :“2022 年,全國滑雪場數量達到 800座,雪道面積達到 10000 萬平方米,雪道長度達到 3500 千米,其中新建滑雪場不少於 240 座、雪道面積不少於 7000 萬平方米,雪道長度不少於 2500 千米。”其中,滑雪場設備市場主要分為兩個部分:新建滑雪場的一次性設備購買與已有滑雪場升級時新增設備購買。其中預計新建滑雪場設備購買市場規模達 10.59 億元,滑雪場升級新增設備市場規模達 3.73 億元。

目前,我國滑雪場運營仍以中小型為主,其中小於 5 公頃的滑雪場近500 家,擁有 5 條及以上提升設備的滑雪場占比僅為 14%。中小型雪場由於考慮成本因素,不同於大型滑雪場選用高端進口品牌,反而會選擇價格較低的二手板、國產或國內代工雪板用於租賃和教學。基於此,我們持續看好國產滑雪設備後期的市場份額及佔有率提升空間。

▼滑雪APP“去滑雪”

在冬季奧運會申辦成功前,興建大規模滑雪場的公司相對較少,現在行業發展逐漸成熟,導致大量資金進入滑雪行業,進入2015年以來,一批主打“互聯網+滑雪”概念的滑雪O2O產品陸續上市。滑雪場市場雖已面臨大量競爭,但市場容量遠未飽和。因為滑雪場建設對於公司的資質與資源要求較高,行業巨頭的先期涉入使這一行業的起步者生存空間被嚴重擠壓。目前我國超過接近75%的人群為體驗型滑雪和初學者,具備轉換為滑雪愛好者的未來潛力;相對于滑雪建設與設備等重資產領域,預計滑雪競演、傳播平臺及培訓領域或在未來存在著更多的市場進入與投資機會。

注:本文所用圖片非注明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