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唯一一種地空導彈 因火災核材料洩露 為掩人耳目將事故地點封禁

二戰後期,德國為挽回敗局和對付英、美轟炸機群,在使用"復仇武器"V-1和V-2導彈的同時,開展了比高炮打得更高更遠的防空導彈的研究試驗,雖然進入研製後期,但因納粹德國的覆滅而以失敗告終。

德國投降後,美、蘇從戰敗的納粹德國獲得了研究設計資料和實物,並俘虜了研究設計人員,從而開始有計劃地研究和試製防空導彈。

波馬克地空導彈是美國空軍第一代遠端地空飛航式導彈,為美國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本土防空主要武器系統之一,

代號CIM-10。由美國波音公司和密西根航太研究中心兩家單位共同研製的,因此波馬克這個名字是兩者縮寫的結合體。該型導彈的最初目標是攔截蘇聯的轟炸機,後來逐步演變成配備核彈頭、用來區域防空,攔截遠距離的中、高空飛機或飛航式導彈,外形類似超音速殲擊機。

波馬克地空導彈是美國空軍發展的唯一一種地空導彈系統,同時也是世界上射程最遠的地對空導彈武器系統。該型防空導彈總共生產了600多枚,其中有100枚左右用於測試,另外570枚被投入實際部署。該型導彈總共配備了兩種彈頭,一種是常規高爆彈頭,另一種是W-40核彈頭,其當量為1萬噸。那個年代的防空導彈都沒有啥準頭,通過配備核彈頭來提高威力,

從而提升攔截概率是重要的方法之一。波馬克A型於1952年開始裝備美國空軍,1964年全部退役。B型於1961年開始裝備,1972年全部退役。

1960年6月,一枚“波馬克”防空導彈因為氦氣瓶爆炸而導致了嚴重的火災。由於火勢太猛,地面消防人員根本無法控制,

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其被燒毀。大火不僅吞噬了防空導彈本身,同時也嚴重損毀了它的核戰鬥部。雖然沒有引發可怕的核爆炸,但也造成了武器級核材料的洩漏。事故發生後,美國方面立即進行了緊急處理,並建造了厚厚的混凝土“棺材”將事故地點予以密封。直到2002年,才對事故現場進行解封。

從服役到停止部署,波馬克防空導彈先後總共使用了10多年的時間。到1972年時,所有波馬克防空導彈已從美國空軍全部退役。目前,尚有一些波馬克導彈被遺留下來,作為當時用核導彈攔截蘇聯攻擊的瘋狂想法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