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NVIDIA FCAT VR測試工具如何?A、N顯卡大混戰

對很多電腦愛好者來說,購買了高端CPU或顯卡之後跑個分測試一下硬體的具體性能是很常見的事情。而VR卻是比較新鮮的事物,儘管也有一些工具能夠給支持VR的GPU做一個基本測試,

但詳細測試GPU的VR性能的工具還很少見。所以NVIDIA就發佈了新款FCAT VR工具提供詳細的運行日誌和資料分析,這個工具並不局限於NVIDIA自家產品,它支援各種VR應用和GPU,那麼用它來給最新的幾款VR顯卡做個測試,結果又如何呢?

儘管FCAT VR工具是由NVIDIA開發的,他們堅持軟體並不會檢測頭顯和GPU的型號,

只負責記錄真實資料。這個工具本身並不包含基準測試工具,根據公司的說法,工具的日誌資料直接來自VR運行層。FCAT VR可以讀取到每一幀的情況,例如VR幀正常渲染並顯示,或者掉幀,或者這個幀是軟體合成的(例如使用ASW技術)。這樣我們就能從資料記錄中瞭解GPU的真實VR渲染能力,防止ASW或者非同步重映射這類技術的干擾。

這一次,我們使用了FCAT VR測試了如下GPU:

NVIDIA GTX 1080 Ti

NVIDIA GTX 1080

NVIDIA GTX 1070

NVIDIA GTX 1060

AMD RX 480

測試說明

我們使用了FCAT VR軟體記錄了每個GPU的性能資料,遊戲使用了《塵埃:拉力賽》和《羅博召喚》各自的最高設置和最低設置。由於ASW功能是由Oculus運行時自動啟動,不可預測,我們只能在所有測試中關閉它。通常來說,ASW啟動時持續地掉幀會由合成幀彌補,所以關掉這項特性後的資料整體看應該沒什麼變化。

但我們從VR頭顯觀看會有很大區別,因為打開時我們能看到ASW幀而不是掉幀的情況。

所有測試使用的都是Oculus Rift VR頭顯,同一個系統:

主機板:華碩Rampage V Extreme X99

記憶體:海盜船 主宰者 8GB*4 DDR4 2666MHz

CPU:Intel Core i7-5960X

OS:Win10 x64 Th2

GPU驅動:最新公版

資料捕捉

由於VR體驗存在著大量左顧右盼的互動行為,單獨測試一個靜態場景對資料的收集並不合適。所以在每次遊戲測試階段,我們需要盡可能保證交互動作的一致性,

但沒有人可以確保完全一致的動作(除非使用專業攝像機器人)。所以我們在分析資料時最好針對整體的趨勢而不是盯著某一個特定的資料點看。

資料解讀方法:

除了圖表中列出的資料以外,各位還會發現一個列表中寫著“持續幀率(Delivered FPS)”,

這個資料指的是一段時間的平均幀率。我們覺得這個資料能夠較好地反映出GPU的總體性能。

《塵埃:拉力賽》

極限設置——GTX 1060,1070,1080和1080Ti

在跑《塵埃》的極限設置時,我們可以看到除了1080Ti以外,所有顯卡都無法保證穩定不掉幀的高幀率(1060根本跑不了高幀率)。而1070和1080的幀率變化看起來非常相似,1060保持在一個中低幀率水準,1080Ti則保持在高幀率水準。

低畫質——GTX 1060,1070,1080和1080Ti

在低畫質下,所有顯卡的表現其實基本上看不出差距,所有顯卡都保持在高幀率下。不過我們可以看到出於未知的原因,1060前半段表現較好,而其他顯卡後半段表現較好。

同級對比:

極限設置——1060 vs RX 480

在極限設置下,兩款顯卡都無法達到高幀率,只能維持在40FPS左右。不過儘管總體幀率差不多,480在細節上比1060要差,掉幀的情況更多。

低畫質——1060 vs RX 480

這一次,兩者都能夠保持在高幀率下。1060前半段的表現好于後半段,而RX480則有所不同,當然兩者的具體表現和總體表現都看不出差距。

《羅博召喚》

極限設置——GTX 1060,1070,1080和1080Ti

《羅博召喚》的極限設置對所有顯卡造成挑戰,即使是1080Ti後半段也需要ASW技術來彌補持續性幀率不足了。測試結果顯示出與《塵埃》類似的規律,1060和1070存在著一個性能上的差距,1070和1080則看起來差不多,而1080Ti也沒能展現出足夠的性能。

低畫質——GTX 1060,1070,1080和1080Ti

低畫質下所有顯卡基本都能保證高幀率,不過所有顯卡都存在偶然的掉幀情況,這一次不同性能等級的顯卡並沒有展現出它們的差距。

在極限設置下,兩款顯卡都無法保證幀率。兩者的幀率嚴重不足,基本上連續三幀的間隙才能夠產生一個新幀,即使打開ASW也無法滿足VR遊戲要求了。

低畫質——1060 vs RX 480

這一次兩者都能保證足夠的幀率,兩者都有一些偶然掉幀的情況,並且1060掉幀更多一些。

通過本次對比,我們對幾款流行的VR相容顯卡的性能有了更多認識,當然總體上它們的表現與廠商的定位是一致的。不過如果更仔細的進行測試,或許我們還能得到更多GPU資訊,包括ASW等技術的影響,Oculus和SteamVR平臺的差距等,不知各位有沒有興趣測試更多遊戲,分析相關資料?

在跑《塵埃》的極限設置時,我們可以看到除了1080Ti以外,所有顯卡都無法保證穩定不掉幀的高幀率(1060根本跑不了高幀率)。而1070和1080的幀率變化看起來非常相似,1060保持在一個中低幀率水準,1080Ti則保持在高幀率水準。

低畫質——GTX 1060,1070,1080和1080Ti

在低畫質下,所有顯卡的表現其實基本上看不出差距,所有顯卡都保持在高幀率下。不過我們可以看到出於未知的原因,1060前半段表現較好,而其他顯卡後半段表現較好。

同級對比:

極限設置——1060 vs RX 480

在極限設置下,兩款顯卡都無法達到高幀率,只能維持在40FPS左右。不過儘管總體幀率差不多,480在細節上比1060要差,掉幀的情況更多。

低畫質——1060 vs RX 480

這一次,兩者都能夠保持在高幀率下。1060前半段的表現好于後半段,而RX480則有所不同,當然兩者的具體表現和總體表現都看不出差距。

《羅博召喚》

極限設置——GTX 1060,1070,1080和1080Ti

《羅博召喚》的極限設置對所有顯卡造成挑戰,即使是1080Ti後半段也需要ASW技術來彌補持續性幀率不足了。測試結果顯示出與《塵埃》類似的規律,1060和1070存在著一個性能上的差距,1070和1080則看起來差不多,而1080Ti也沒能展現出足夠的性能。

低畫質——GTX 1060,1070,1080和1080Ti

低畫質下所有顯卡基本都能保證高幀率,不過所有顯卡都存在偶然的掉幀情況,這一次不同性能等級的顯卡並沒有展現出它們的差距。

在極限設置下,兩款顯卡都無法保證幀率。兩者的幀率嚴重不足,基本上連續三幀的間隙才能夠產生一個新幀,即使打開ASW也無法滿足VR遊戲要求了。

低畫質——1060 vs RX 480

這一次兩者都能保證足夠的幀率,兩者都有一些偶然掉幀的情況,並且1060掉幀更多一些。

通過本次對比,我們對幾款流行的VR相容顯卡的性能有了更多認識,當然總體上它們的表現與廠商的定位是一致的。不過如果更仔細的進行測試,或許我們還能得到更多GPU資訊,包括ASW等技術的影響,Oculus和SteamVR平臺的差距等,不知各位有沒有興趣測試更多遊戲,分析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