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兩會,這些東大校友都說了啥?

2017年全國兩會勝利閉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二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於3月3日在北京開幕,於3月13日在北京閉幕。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於3月5日在北京開幕,

於3月15日在北京閉幕。

小編注意到,此次兩會出現了不少東大校友的身影!他們建言獻策,共商國是,展現了東大人的風采。那麼他們有哪些新語新論?小編帶你看看兩會上的東大面孔與聲音。

兩會上的東大面孔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名單

鞍鋼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 唐複平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 徐德龍

中國五礦集團公司董事長 何文波

中共撫順市委書記 高宏彬

遼寧省國土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 王桂芬

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院長 張興凱

東北財經大學黨委書記 都本偉

遼寧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趙國紅

內蒙古自治區經濟和資訊化委員會黨組成員 李春龍

建龍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張志祥

中共濰坊市委書記 劉曙光

山東金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穆范敏

深圳市副市長 艾學峰

陝西省人民檢察院檢察長 胡太平

寧夏固原市人民政府市長 馬漢成

全國政協委員會委員名單

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馬培華

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 王巨祿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原副院長 幹勇

神州數碼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 郭為

中國鋼研董事長 才讓

遼寧省政協副主席 李曉安

瀋陽市政協副主席 孫紅

鞍山副市長 王忠哲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原專職委員 鄂義太

國資委原副主任 金陽

華中科技大學校長 丁烈雲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 遲福林(兼職教授、博導)

香港新華集團主席 蔡冠深(校董會副主席)

東大聲音(整理部分校友兩會建言)

陳雷 全面推行與完善河長制

“全面推行河長制是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決策,是落實綠色發展理念、推行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解決複雜水問題,維護河湖健康生命的有效舉措。”水利部部長陳雷在部長通道上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道。

陳雷還表示在2017年繼續推行河長制,改變河流面貌,完成黨中央、國務院交給的任務。

唐複平 有效減法換來發展加法

鞍鋼集團董事長唐複平在兩會上談了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問題。他認為推進國企改革要形成靈活高效的市場經營機制,國企發展靠兩條腿走路,一個是借助外力重組改革,一個是在體制上自我改革。

對於習近平總書記“鞍鋼發展方向是去產能、保產能、還是增產能?”的提問。唐複平說:“鞍鋼有去產能的任務。一開始擔心產能是不是真能去掉,但經過一年多努力,已經感受到去產能帶來的好處。下一步,好的產能要保留,落後的堅決去掉。”

都本偉 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全國人大代表、東北財經大學黨委書記都本偉認為,實現東北振興,須貫徹落實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用好創新這一“利器”。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並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保障民生和防控風險。

丁烈雲“雙一流”大學建設強調特色

全國政協委員、華中科技大學校長丁烈雲認為,在“雙一流”建設過程中,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特點。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有特色才有競爭力。以學科為切入點的,在學科建設上要有重點、有特色,從而整體達到世界一流學校的水準。

何文波推進可再生能源戰略發展

中國五礦集團董事長何文波認為,要推進可再生能源戰略的發展,一是要建立總量目標制度,對規劃區位性、持續性、協調性、配套性作出明確規定。二是關於強制上網和優先上網制度,要從法律制度上保障。三是關於定價和補貼制度,通過徵收電價附價的方式為可再生能源提供補貼。

馬漢成 精准扶貧,實現共同富裕

寧夏固原市市長馬漢成說,今年他們將突出問題導向,聚焦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集中力量補短板、挖潛力、抓落實,實現200個貧困村銷號,10萬人脫貧。做到精准識別,瞄準脫貧物件,開展建檔立卡,建立精准脫貧資訊化管理平臺。靠實責任,嚴格落實脫貧攻堅領導責任和督查考核,逐級簽訂責任狀,層層傳導壓力。

遲福林 加快經濟轉型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推動經濟轉型,發力點在於發展要穩中求進,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府應該放簡政權,激發市場活力。

張志祥 提升行業集中度

“兼併重組要大步朝前走!任務還很艱巨!”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建龍重工集團董事長張志祥告訴記者“鋼鐵行業最大的問題是分散。”張志祥認為要提升行業集中度,有利於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點,加強兼併重組將是鋼鐵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郭為資料不應為任何人獨佔或者私有

全國政協委員、神州控股董事局主席郭為表示,資料應該成為整個資訊化社會前提下的基礎設施,而不應該為任何人所獨佔或者是私有。

郭為強調,在互聯網時代每個企業都是資料的源頭,企業所服務的範圍越大,其資料來源就越大,所以肯定會存在不均衡現象。打破政府以及企業間資料的藩籬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兩會中有關公共資料市場化的提案,也是大家努力的方向。

劉曙光繼續深入推進去產能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濰坊市委書記劉曙光認為,要緊緊扭住處置“僵屍企業”這個“牛鼻子”,繼續深入推進去產能。“小散爛”的落後產能去掉了,“中高端”企業的市場環境得以改善,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就會得到扭轉。

穆範敏儘早啟動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工程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黃金集團顧問穆范敏建議:應儘早啟動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工程。目前,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之間的主要運輸方式有海運、煙大輪渡、鐵路和公路,然而仍不能滿足當前的運輸需要。儘早開工建設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對環渤海經濟區域發展、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意義。

馬培華 促進經濟“脫虛向實”

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培華表示,要強化和保持好“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天平,促進二者有機融合,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防範金融、債務、杠杆等出現系統性風險。

馬培華認為,提高實體經濟競爭力,要深入貫徹落實創新發展理念,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

才讓吸引、留住、激發人才是全新課題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鋼研董事長、黨委書記才讓認為,當今時代,把人才吸引並留住 ,激發出人才的創造力實現個人價值,是全新課題。

一方面,要用事業的平臺吸引人。企業要提供事業的平臺,要有課題、有經費、有研究領域、有發展方向,否則就很難吸引人才。

另一方面,體制機制很重要。企業在體制機制的設計上、科研文化的營造上要科學合理。此外,還要盡可能地給予靈活安排,給予適當的寬容,才能激發出他們的聰明才智。

整理自網路

文案 | 張昂 楊新旗

排版 | 鐘郁林

對於習近平總書記“鞍鋼發展方向是去產能、保產能、還是增產能?”的提問。唐複平說:“鞍鋼有去產能的任務。一開始擔心產能是不是真能去掉,但經過一年多努力,已經感受到去產能帶來的好處。下一步,好的產能要保留,落後的堅決去掉。”

都本偉 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全國人大代表、東北財經大學黨委書記都本偉認為,實現東北振興,須貫徹落實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一主線,用好創新這一“利器”。扎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體制機制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並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保障民生和防控風險。

丁烈雲“雙一流”大學建設強調特色

全國政協委員、華中科技大學校長丁烈雲認為,在“雙一流”建設過程中,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特點。一定要形成自己的特色,有特色才有競爭力。以學科為切入點的,在學科建設上要有重點、有特色,從而整體達到世界一流學校的水準。

何文波推進可再生能源戰略發展

中國五礦集團董事長何文波認為,要推進可再生能源戰略的發展,一是要建立總量目標制度,對規劃區位性、持續性、協調性、配套性作出明確規定。二是關於強制上網和優先上網制度,要從法律制度上保障。三是關於定價和補貼制度,通過徵收電價附價的方式為可再生能源提供補貼。

馬漢成 精准扶貧,實現共同富裕

寧夏固原市市長馬漢成說,今年他們將突出問題導向,聚焦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集中力量補短板、挖潛力、抓落實,實現200個貧困村銷號,10萬人脫貧。做到精准識別,瞄準脫貧物件,開展建檔立卡,建立精准脫貧資訊化管理平臺。靠實責任,嚴格落實脫貧攻堅領導責任和督查考核,逐級簽訂責任狀,層層傳導壓力。

遲福林 加快經濟轉型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表示,推動經濟轉型,發力點在於發展要穩中求進,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政府應該放簡政權,激發市場活力。

張志祥 提升行業集中度

“兼併重組要大步朝前走!任務還很艱巨!”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北京建龍重工集團董事長張志祥告訴記者“鋼鐵行業最大的問題是分散。”張志祥認為要提升行業集中度,有利於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點,加強兼併重組將是鋼鐵行業未來的發展方向。

郭為資料不應為任何人獨佔或者私有

全國政協委員、神州控股董事局主席郭為表示,資料應該成為整個資訊化社會前提下的基礎設施,而不應該為任何人所獨佔或者是私有。

郭為強調,在互聯網時代每個企業都是資料的源頭,企業所服務的範圍越大,其資料來源就越大,所以肯定會存在不均衡現象。打破政府以及企業間資料的藩籬需要大家共同努力,兩會中有關公共資料市場化的提案,也是大家努力的方向。

劉曙光繼續深入推進去產能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濰坊市委書記劉曙光認為,要緊緊扭住處置“僵屍企業”這個“牛鼻子”,繼續深入推進去產能。“小散爛”的落後產能去掉了,“中高端”企業的市場環境得以改善,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就會得到扭轉。

穆範敏儘早啟動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工程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黃金集團顧問穆范敏建議:應儘早啟動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工程。目前,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之間的主要運輸方式有海運、煙大輪渡、鐵路和公路,然而仍不能滿足當前的運輸需要。儘早開工建設渤海海峽跨海通道,對環渤海經濟區域發展、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具有舉足輕重的戰略意義。

馬培華 促進經濟“脫虛向實”

全國政協副主席馬培華表示,要強化和保持好“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天平,促進二者有機融合,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防範金融、債務、杠杆等出現系統性風險。

馬培華認為,提高實體經濟競爭力,要深入貫徹落實創新發展理念,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核心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

才讓吸引、留住、激發人才是全新課題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鋼研董事長、黨委書記才讓認為,當今時代,把人才吸引並留住 ,激發出人才的創造力實現個人價值,是全新課題。

一方面,要用事業的平臺吸引人。企業要提供事業的平臺,要有課題、有經費、有研究領域、有發展方向,否則就很難吸引人才。

另一方面,體制機制很重要。企業在體制機制的設計上、科研文化的營造上要科學合理。此外,還要盡可能地給予靈活安排,給予適當的寬容,才能激發出他們的聰明才智。

整理自網路

文案 | 張昂 楊新旗

排版 | 鐘郁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