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馬雲再祭“五新”理論:將衝擊中國各行各業

4月23日,由中國企業家俱樂部舉辦的2017中國綠公司年會在鄭州進行。

阿裡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發表演講時提出“五個新”理論,分別是新零售、新製造、新金融、新能源、新實體經濟。他認為,在未來十年到二十年以內,“五個新”一定會衝擊中國的各行各業。

馬雲首先提出新零售的衝擊,他表示線上、線下、物流、資料必須結合起來,打造新型零售體系,“未來零售行業要學習的不是怎麼賣東西,而是怎麼服務別人。一切不是以企業為本,不是以成本為本,

不是以資源為本,而是以人為本。”

新製造的衝擊,在馬雲看來即將到來。在他看來,原來製造行業的標準化、規模化、低成本等商業模式,將很快全部被個性化、定制化、智慧化取代。他預測,在大資料出現之後,未來巨大的變革對中國製造業的衝擊遠遠超過零售行業。

馬雲以汽車產業舉例說:“未來的汽車如果加上作業系統,交通功能最多不會超過40%,將來只要通過電的東西都會智慧化,

所以新製造的衝擊很快就會來臨。”

新金融是馬雲“五個新”理論中的一個。“原來金融機構只要服務好20%的大客戶就行,然後賺走80%的利潤。馬雲認為,新金融即是對傳統金融業“二八”理論的顛覆,也就是金融機構必須要服務好80%昨天沒有被金融機構服務的使用者,“這意味著,未來的金融必須是普惠的,未來的金融必須是每個人有公平的套路。”

馬雲還提出新能源的概念,

但他並未深入闡釋這一概念,只是簡要指出,第一代能源是煤,第二代能源是石油,第三代能源是資料。至於未來新能源公司的商業模式,他拋給“與會的大小企業家思考”。

新實體經濟系馬雲“五個新”理論的最後一個概念。他表示,未來三十年會誕生很多新型實體經濟,“實體經濟就是製造和流通,而互聯網的職責就是創造更多的新實體經濟,同時淘汰那些落後生產力。

馬雲強調,“五個新”理論的核心論點,即用好互聯網,“對企業家來講,未來的30年世界不屬於互聯網公司,是屬於那些用好互聯網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