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朝鮮戰爭中最大贏家竟是日本,安倍又想坐收“漁人之利”

作者:王德華

美國剛宣佈卡爾•文森號航母戰鬥群將於近日抵達朝鮮沿海,

日本就表示其兩艘驅逐艦已在西太平洋與該戰鬥群會合。

路透社援引一名不願具名的知情人士報導稱,安倍下令兩艘驅逐艦至少會伴隨喀爾文森號進入東海。日本防衛隊並未說明,兩艘驅逐艦艦將會和美國航母戰鬥群一起航行多久。

朝鮮將於25日慶祝建軍85周年。外媒炒作平壤當日可能會再次試射導彈或進行核子試驗。日本一些執政黨的議員還敦促日本首相安倍購買能夠先發制人打擊朝鮮導彈的武器。

說起對朝動武,安倍比特朗普起勁多了。在17日的國會質詢期間,安倍忽然大談“朝鮮半島難民湧入日本”的應對方案,這令日本國內外輿論頗為意外。

此外,安倍政權積極鼓吹所謂的朝鮮半島“四月危機”,使得在4月18日彭斯與安倍的會談中,朝鮮議題取代了日美經貿議題成為會談的主要焦點。

不論是朝鮮,還是中美韓,

都不希望朝鮮半島爆發大規模衝突。安倍之所以積極鼓吹“四月危機”,背後有諸多利益算計。

唐太宗李世明說過,“以銅為鑒,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鑒,可以明得失;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回望60多年前朝鮮戰爭,觸摸歷史的脈博,對於今天的世界極具借鑒。

朝鮮戰爭一方是中蘇朝,一方是美韓和16個盟國,但主要雙方是中蘇朝對決美韓。戰爭的結局是打回到了原點,雙方簽了一個沒有勝利者的停戰協定。

基辛格和美國史學家眼中的朝鮮戰爭,沒有贏家。

其實,更多的專家認為,朝鮮戰爭最大原贏家是日本。二戰日本戰敗,“大日本”被打回原形,特別是兩顆原子彈,更是把日本炸回舊石器時代。但正是朝鮮戰爭日本因禍得福,發了一筆橫財,而且一些雙手沾滿中國人民鮮血的戰犯都放出來。

朝鮮戰爭期間,鑒於美國當時巨大的軍用產品需求,使得日本迅速擺脫了戰後的經濟泥淖,

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同時,由於美軍的嚴格要求,又間接促使日本技術的上升,培養了商品的國際競爭力,為日後的高速發展奠定了基石。

日本的崛起受益於朝鮮戰爭,所以潛意識中就有再次挑起朝鮮戰爭的衝動。安倍為何惟恐天下不亂呢?

首先,半島發生戰爭,衝鋒陷陣的是美韓軍隊;同時日本本土受到美國保護,就是打起來日本也可以基本相安無事。

其次,挑起中美互鬥,一直是安倍最大的夢想。日本可以“借船出海”,暗度陳倉,實現“重新武裝”和“正常國家化”的圖謀。

第三、美國對朝動武,中國必然不會坐視不理,最終中美血拼,日本既可以擺脫美國套在自己脖子上的狗鏈,又可以增強在東亞地區的地緣地位。“禍水東引”將再次打斷中國發展進程,日本將再次成為亞洲的龍頭。

最後,若在新世紀再爆發一次朝鮮戰爭的話,那麼基於日美同盟框架,日本依然會扮演“總後勤”的角色,借助於戰時需求,日本或許能終結所謂的“失去的二十年”,重新使經濟復蘇。半島“鷸蚌相爭”,日本坐收“漁人之利”。

只是安倍這種想法是非常幼稚天真的。朝鮮戰爭中,志願軍為什麼沒有攻擊日本?連聯合國軍都打,還怕什麼國際輿論!是夠不著,夠不著日本這個“後勤基地”。 若真是再次爆發朝鮮戰爭,除非日本不當後勤基地,否則必是主戰場之一。

日本還想平靜地發戰爭財?安倍還活在幾十年前吧。

“禍水東引”將再次打斷中國發展進程,日本將再次成為亞洲的龍頭。

最後,若在新世紀再爆發一次朝鮮戰爭的話,那麼基於日美同盟框架,日本依然會扮演“總後勤”的角色,借助於戰時需求,日本或許能終結所謂的“失去的二十年”,重新使經濟復蘇。半島“鷸蚌相爭”,日本坐收“漁人之利”。

只是安倍這種想法是非常幼稚天真的。朝鮮戰爭中,志願軍為什麼沒有攻擊日本?連聯合國軍都打,還怕什麼國際輿論!是夠不著,夠不著日本這個“後勤基地”。 若真是再次爆發朝鮮戰爭,除非日本不當後勤基地,否則必是主戰場之一。

日本還想平靜地發戰爭財?安倍還活在幾十年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