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肉雞飼養管理中這些新方法,你用過嗎?連載(二)

經過這些年的養雞管理技術探索,很多養雞的觀念得到了該變,之前養雞密度小環境好點,雞也好養,用點藥就能控制住治療好,所以說之前,都把藥當成神藥來用,隨著養殖密度的加大,

環境惡化,藥的效果也在減弱,很多散養戶就說藥不行,你家的藥不好等等,但是,規模化、標準化雞場都在研究管理,而不在藥上,所以說現在規模化、標準化雞場開始慢慢的掙錢了,而散養戶慢慢的淘汰了。前面我說了肉雞管理的前兩個階段,今天就探討一下其他的幾個階段,有助於你養好雞!

第三個階段,也就是剛過了育雛之後,10至20日齡,這個階段是肉雞雞肉骨骼發育的時候,10至14日齡體溫調節中樞開始發育,這個時候適度的通風,防止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11天的小雞生物鐘開始建立, 控光、水、料位要充足,讓小雞有個很好的習慣,利於生長發育,腺肌胃炎高發期,13日齡體重在450克以上。13~16天肌腱、韌帶開始發育,18~21天骨架、肌肉開始快速發育。

在雨季或潮濕的季節裡注意預防腸炎和球蟲。由於禽類特殊的呼吸系統:氣囊分佈在全身各處,沒有膈肌,依靠胸骨、肋骨呼吸。此階段為呼吸系統疾病高發期,也是此類疾病初發和相對好治階段!我們習慣性的稱此階段為“萬病之源”。因此,此階段對呼吸系統疾病防制尤為重要!合理降溫,適當通風是杜絕此病基礎,溫度30~28度,濕度60%左右為宜。這時也是雞發育的過渡期,
保溫與通風一定要協同好。

在25至30日齡,作為肉雞商品代其雜交優勢,無論生長速度還是飼料利用率都遠勝於其父母代,加之飼料中促生長添加劑的使用,藥物的程式用藥預防,肝臟的代謝已處於超負荷運行!黴菌毒素、法式囊、安卡拉等病肝臟是第一受損器官。

此時對肝臟進行保護是非常重要的。

第五階段,是30日齡到出欄了,也就是相當於馬拉松賽跑的衝刺階段,體重的40-50%來自這個時期,腸炎高發,氧氣需求大。但是雞舍負壓不要超過30;雞沒有持續增料就說明雞產熱散發有著不好的信號,

肉雞的食欲會減退,並且生長停滯。增肥階段,通風一定要加大,不要怕受涼。不然腹水、熱應激造成的傷亡也是不小,此時吃料迅速,生長加快,注意雞腸炎的發生,心臟的保護,減少猝死率。

知道了這些,養雞一定要靈活運用,融會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