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甲午戰爭中國為什麼輸:日本天皇捐錢造軍艦中國用軍費修園子

【妹子聊軍事415期】1894年甲午戰爭是中日兩國歷史上影響最為深遠的戰爭,戰爭的結果是兩國走上了截然不同的兩條道路:清政府領導的中國加速衰敗,日本則成為新興強國。可以說甲午戰爭是中日兩國的轉捩點,

而表面上海軍實力旗鼓相當的局面,中國為什麼輸的那麼徹底呢?

明治天皇與慈禧太后,一個從皇室撥款建軍艦,一個從海軍撥款建頤和園

有關這場戰爭的分析太多太多,本文不再從國際國內形式為出發點,

只選取其中一件事試著為大家分析下為何北洋水師必敗。在開戰前的1890年,中國北洋水師兩千噸以上的大型戰艦7艘,總排水量27000噸,其中主力艦定遠、鎮遠號排水量均超過7000噸;而日本兩千噸以上的戰艦僅有5艘,總計排水量17000噸,最大的扶桑號戰艦才4000多噸。定遠、鎮遠兩艦上的305毫米克虜伯後膛炮更是亞洲最大口徑火炮,無論是從噸位上還是火力上,此時的中國海軍都遠勝於日本海軍,
但僅僅4年時間,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亞洲第一艦-定遠艦(網友作品)

在甲午戰爭爆發前的十多年時間裡,日本政府侵略中國稱霸亞洲的計畫逐步成型,打敗中國成了全日本上下統一的目標,1890年之後,日本軍費占到了財政收入的60%。特別是1893年起,日本明治天皇決定每年從自己的皇室費用中捐出30萬,

又從官員們的工資中抽出十分之一支援海軍購買、建造新型戰艦,這一舉動極大地激勵了日本國民,海軍建設大大加快。到了戰爭前夕,日本海軍擁有軍艦32艘、魚雷艇24艘,總排水量72000噸,一舉超過了北洋水師。而此時清政府、北洋水師又在做什麼呢?

北洋水師的舊式火炮,射速慢、精度差

事實上,強大的北洋水師自1888年建成後竟再未添加任何艦隻,滿足于海軍亞洲最強、世界第六虛名下的清政府開始輕敵麻痹大意。中日兩國海軍雖然噸位、主力艦火力從表面上看相差不大,中國火炮口徑上還略佔優勢,但事實上日本海軍戰艦籌畫較晚,技術遠比十多年前的北洋水師先進,

尤其是火炮方面,日本海軍主力艦的速射炮要比北洋水師的大口徑後裝炮整整先進一代。

日本海軍吉野號

北洋水師有識之士並非沒有認識到這點,自己火炮雖然口徑超過日本,但射速低下,火藥、彈種方面完全無法與日本抗衡,在開戰當年的1894年初,北洋海軍的締造者李鴻章上書請求撥款把北洋水師的火炮更新到先進水準:“船堅尤須炮利,若炮位不多,單薄過甚,遇有緩急,固不足恃,亦無以壯聲威,亟宜逐漸添購,以資戰守。”這句話可謂是一語道出了北洋海軍的軟肋,而購買新火炮的花費是白銀61萬兩,李鴻章這道奏摺換來的是“該衙門知道”5字朱批,還有把北洋水師購置彈藥的款項挪作頤和園建造的消息,因為1894年時慈禧太后壽辰。每每讀到這段歷史和李鴻章的奏摺,令人垂淚。

李鴻章,照片讓人看得總是很心酸

6個月後的海戰中,擁有速射炮、新型彈藥的日本海軍在火力上完全壓制北洋水師,單位時間內彈藥發射量10倍甚至20倍于中國海軍,北洋海軍全軍覆沒。61萬兩白銀都捨不得出的清政府在馬關一座小樓上給了日本兩億兩,一年前還在上書朝廷苦苦哀求撥款更新火炮的李鴻章,面對自己一手組建的北洋水師覆滅、國家屈辱求和,他在馬關條約上簽字時的心情,也令人垂淚。

頤和園的石頭船,海軍沒了,大清沒了,太后的園子還在

甲午中日戰爭,最讓人悲痛的不是我們失敗了,而是還沒打我們就敗了。

北洋海軍的締造者李鴻章上書請求撥款把北洋水師的火炮更新到先進水準:“船堅尤須炮利,若炮位不多,單薄過甚,遇有緩急,固不足恃,亦無以壯聲威,亟宜逐漸添購,以資戰守。”這句話可謂是一語道出了北洋海軍的軟肋,而購買新火炮的花費是白銀61萬兩,李鴻章這道奏摺換來的是“該衙門知道”5字朱批,還有把北洋水師購置彈藥的款項挪作頤和園建造的消息,因為1894年時慈禧太后壽辰。每每讀到這段歷史和李鴻章的奏摺,令人垂淚。

李鴻章,照片讓人看得總是很心酸

6個月後的海戰中,擁有速射炮、新型彈藥的日本海軍在火力上完全壓制北洋水師,單位時間內彈藥發射量10倍甚至20倍于中國海軍,北洋海軍全軍覆沒。61萬兩白銀都捨不得出的清政府在馬關一座小樓上給了日本兩億兩,一年前還在上書朝廷苦苦哀求撥款更新火炮的李鴻章,面對自己一手組建的北洋水師覆滅、國家屈辱求和,他在馬關條約上簽字時的心情,也令人垂淚。

頤和園的石頭船,海軍沒了,大清沒了,太后的園子還在

甲午中日戰爭,最讓人悲痛的不是我們失敗了,而是還沒打我們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