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武警黃金部隊密集行動為何事?

最近,一支神秘部隊大規模行動。

4月18日,武警黃金部隊舉行出征誓師大會,分佈在13個省區的14支軍事地質調查隊將奔赴我國沿邊沿海、雪域高原、戈壁荒漠、深山密林等45個任務點,

為戰場環境提供地質資訊保障。

這場出征大會的舉行,折射出武警黃金部隊從市場邁向戰場的轉型。

說起武警黃金部隊,還要從開國上將王震說起。

新中國成立後,黃金生產長年在低水準徘徊,平均年產量不足10噸。1974年夏天,病床上的周恩來總理對王震將軍說:“你要把金子抓一抓,

搞建設不能沒有黃金。”

當時王震領受任務後,採取了一整套扶植和發展黃金生產政策的制定和實施,黃金的生產得以恢復,並在1979年實現了黃金產量的20噸大關。

改革開放後,鄧小平決定再次增加黃金的產量,重擔再一次壓在了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王震身上。

在一次會議上,大家為黃金生產各抒己見、爭論不休,普遍認為尋找黃金困難重重,掘金隊伍也不足。

王震當場發火,他從椅子上站起來說:“我們都解放這麼多年了,黃金的開採挖掘還是慈禧太后時期的水準,太不像話了吧,我們這些專家學者還有那麼多的開採隊伍,怎麼向人民交代?”

“中國不貧金,中國缺少的是專業化找金隊伍。”王震研究後向中央建言:“讓部隊去找金子!”

圖為2004年6月,部隊官兵在膠東山區探勘

1979年1月,經時任副總理王震、穀牧同意,原冶金部上報了《關於整編基建工程兵地質支隊的報告》。

之後,國務院和中央軍委下達批示:“為了加強黃金地質普查、勘探工作,迅速發展黃金生產,同意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黃金指揮部,擴編、整編一批部隊,專門勘探、生產黃金。”

黃金部隊就此誕生,並於1985年起列入武警部隊序列,

全稱“中國人民武裝員警部隊黃金指揮部”,現下轄3個總隊,12個支隊,有地質、物探、化探、測量和 化學分析等各類專業技術人員1500多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70多人,中級技術人員500多人,另包括一所技術學校和1個黃金地質研究所,總兵力達萬餘 人。

據公開資料,組建30多年來,武警黃金部隊已累計探獲黃金資源1800多噸,全國25個省區市都有官兵在尋找國家寶藏。

在黃金部隊的“輝煌戰績”中,

流傳最廣的是“狗頭金”的故事。

1988年,戰士姚金鳳在小興安嶺地區開採砂金時,意外發現了一塊沾滿泥沙的石頭。細心的姚金鳳將它沖洗後發現,這是一塊黃燦燦的金疙瘩——重2155.8克,含金70%以上的“狗頭金”。

“狗頭金”是由一些可溶態金在河溝裡、流水裡長期吸附、沉澱而形成,每2公斤需耗時2億年。這塊金子又因其形狀酷似中國版圖,又稱“版圖金”。如今,這塊金子被陳列於國家軍事博物館。

“政事兒”注意到,隨著大環境的發展,近年來,這支部隊實現了從為國尋金到地質探勘的“華麗轉身”。

2011年底,國務院、中央軍委下發43號檔,調整了武警黃金部隊的基本任務:由原來單一的黃金地質勘探,調整拓展為區域礦產地質調查、多金屬勘查、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維穩處突四項任務。

此後,在發生地質災害時,時常會出現武警黃金部隊的身影。

2014年8月雲南魯甸地震發生後,武警黃金部隊第一時間趕赴災區,由專家組繪製完成了首張震區地質災害排查評估地圖。

2015年8月雲南富寧發生山體滑坡後,部隊到現場開展了地質調查。

當年1月,中央軍委印發《關於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意見》,提出“調整武警部隊指揮管理體制,優化力量結構和部隊編成。”

當年8月,中辦國辦下發《國家資訊化發展戰略綱要》,提出加快資訊強軍,完善資訊基礎設施,加大資訊資源開發利用力度,構建資訊安全防禦體系。武警黃金部隊的任務全面轉入軍事地質調查,保障軍隊戰鬥力發展。

軍事地質調查,包括礦產資源、地形地勢、軍事工程、軍事資訊等內容,擔負著為諸軍兵種聯合作戰和其他軍事行動提供及時、準確、完備地質資訊的保障任務。

2016年,部隊挑選84名骨幹,成立14支技術攻關團隊,投入到3個軍事地質調查試點開展勘測工作。

今年開始,部隊開展45個專案,實現從陸地區域到海岸帶和島礁的空間拓展,初步形成軍事地質基礎圖、通用圖、專題圖和軍事地質資料庫的“三圖一庫”體系。

“從尋金找礦服務國家經濟和國防建設,到擔負軍事地質調查服務戰場環境保障,部隊戰鬥力的含‘金’量一點都沒少。”在日前的誓師大會上,該部隊領導說。

“政事兒”注意到,隨著大環境的發展,近年來,這支部隊實現了從為國尋金到地質探勘的“華麗轉身”。

2011年底,國務院、中央軍委下發43號檔,調整了武警黃金部隊的基本任務:由原來單一的黃金地質勘探,調整拓展為區域礦產地質調查、多金屬勘查、地質災害應急救援、維穩處突四項任務。

此後,在發生地質災害時,時常會出現武警黃金部隊的身影。

2014年8月雲南魯甸地震發生後,武警黃金部隊第一時間趕赴災區,由專家組繪製完成了首張震區地質災害排查評估地圖。

2015年8月雲南富寧發生山體滑坡後,部隊到現場開展了地質調查。

當年1月,中央軍委印發《關於深化國防和軍隊改革的意見》,提出“調整武警部隊指揮管理體制,優化力量結構和部隊編成。”

當年8月,中辦國辦下發《國家資訊化發展戰略綱要》,提出加快資訊強軍,完善資訊基礎設施,加大資訊資源開發利用力度,構建資訊安全防禦體系。武警黃金部隊的任務全面轉入軍事地質調查,保障軍隊戰鬥力發展。

軍事地質調查,包括礦產資源、地形地勢、軍事工程、軍事資訊等內容,擔負著為諸軍兵種聯合作戰和其他軍事行動提供及時、準確、完備地質資訊的保障任務。

2016年,部隊挑選84名骨幹,成立14支技術攻關團隊,投入到3個軍事地質調查試點開展勘測工作。

今年開始,部隊開展45個專案,實現從陸地區域到海岸帶和島礁的空間拓展,初步形成軍事地質基礎圖、通用圖、專題圖和軍事地質資料庫的“三圖一庫”體系。

“從尋金找礦服務國家經濟和國防建設,到擔負軍事地質調查服務戰場環境保障,部隊戰鬥力的含‘金’量一點都沒少。”在日前的誓師大會上,該部隊領導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