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提高身體素質就是練功夫,別再故弄玄虛

提高身體素質=練功夫
在癡迷“內功神話”的人眼裡,趙道新的《談提高身體運動素質》一文,不但使人詫異,而且令人喪氣。譬如他在該文中說:
“身體的運動素質就是指人體運動的能力。

從事任何運動所進行的大部分訓練都是為了增強這種能力。
在拳術練習中,提高身體素質被稱作‘練功夫’、‘增長功力’。
現代體育運動理論中,把人體運動的基本素質分為力量素質、速度素質、耐力素質、柔韌素質和靈敏素質。
如果把它們綜合起來應用於拳術,就可以總結出實戰技擊應該著重提高的主要格鬥能力。”
一個內家拳出身的實力派大宗師,放著“內功”、“內氣”、“整力”不談,
卻反說什麼“提高身體素質就是‘練功夫’、‘增長功力’”。這是多麼讓內功癡迷者們掃興啊。對於癡迷傳統功法、尤其是內功的人,他們別說難以接受“提高身體素質=練功夫”,單“身體素質”這個詞兒,他們就瞅著不順眼,覺得它是專跟傳統功法作對來的,有破壞傳統功法“高檔次和神秘性”的嫌疑。


如果趙道新只是個“憤青”,別人說北他偏指西,也就罷了,沒人跟他著那個急。問題是,他屬於老前輩,見證過六七十年前那個所謂的武林“黃金時代”,而且跟許多名震天下的大師關係密切,對這些大師——諸如張占魁、吳翼輝、王薌齋、孫祿堂、蕭海波、姚馥春、黃柏年、金警鐘、孫存周、韓慕俠、章殿卿、曹晏海、卜恩富、姚宗勳、張恩桐、張恩貴、姜容樵、錢樹喬、張長信、裘稚和、盧正文等等人的武功,

或瞭若指掌或有著大致的把握。

就是這個對眾多大師十分熟稔的趙道新,像扔手榴彈似的扔給大家一句“提高身體素質就是練功夫”。


這句話非同小可,因為它在間接地告訴大家,這些大師的高強武功,個個是靠練身體素質練出來的,而不是大家先前以為的練的什麼內功、內氣?這個打擊力就太大了,足以把所有關於大師的神奇傳說打出平凡來,

也足以把大師們傳播的內功訓練打出虛假來。
這才是趙道新這篇文章的可怕之處,他不但砸碎了內功癡迷者的夢想,而且給所有的傳統功法降了身價,進而把整個關於武術的神話從雲端一把扯到凡塵。


對於“功力”,趙道新還有過一段極具打擊力的解釋,語出《論爆發》的“擊打的最終階段通常是勁力爆發式的施展,這是最可怕的、最富有實效的勁力,在拼搏中多為致命的打擊。

古今拳術名手的‘神奇功力’就是這種高品質的爆發力。”儘管趙道新在另一篇談爆發的文章《爆發論》中,對爆發做了種種不同尋常的描述,但他仍在該文結尾處告誡大家:“切不要認為爆發是複雜的,爆發比東方拳技中所有的‘勁’和‘招’都要簡單,爆發可以作為你可以說得出來的一切‘勁’的基礎。這些勁都可由爆發構造或模擬出來。”


這兩段有關爆發的話,起碼向我們昭示了如下一些事情:
(一)爆發力是功力的主要表現形式。爆發力才是武術最可怕的力,“放人”的力不是最具格鬥實效的。
(二)即使是名揚天下的實力派大師,他們被人驚歎的所謂“神奇功力”,也不過是高品質的爆發力,而非什麼內力、整力、內氣。
(三)如果說,內力、整勁有將“力的訓練、使用、文字表述”複雜化的傾向,這個爆發力,雖然異常厲害卻簡單得多,用趙道新本人的話講,“爆發比東方拳技中的所有的‘勁’和‘招’都要簡單……”
(四)在剔除了內力、整勁這些概念之外,趙道新還放棄“明勁、暗勁、化勁”所謂的三層勁力說。近幾十年的武林現狀已經證實,用“明勁、暗勁、化勁”這樣的概念解說勁力,已將武術發力引向晦澀、玄虛、甚至神秘化了,它們既妨礙了大家的理解又容易孳生武術騙子,同時難以進行直觀的實戰鑒定。而爆發力一詞,直截了當,用詞明確,詞義明晰,不但易於解說和理解,而且降低了被騙子利用的可能,同時,你“力”練得到不到位,練到了什麼程度,投入對抗一目了然,糊弄不了人——省得有人整天明、暗、化的天花亂墜。甭忽悠,對抗起來看,能打垮對手的才是最厲害、最見功夫的力。
話題回到“身體素質”,說起來,趙道新的這篇《談提高身體運動素質》,其實是篇很淺白的小文章,假如武林不是謊言、神話滿天飛,趙道新完全沒有寫這篇文章的必要,因為像“提高身體素質=練功夫”這樣的話,等於是告訴人們“糖是甜的,鹽是鹹的”。
至於趙道新曾“親密接觸”眾多大師,對此我也深為慶倖,事情很明顯,倘若趙道新不是老前輩,倘若他缺乏對眾多大師的足夠瞭解,他即便再剖心吐膽,一針見血,人們也不會當真,其言也就談不上直逼人心的震撼力。而影響微弱的話語,自然威脅不到別有用心者的利益,他們(包括西裡糊塗者)也就不必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裡躲著《道新拳論》——像趙道新這樣的實力派大宗師,千古奇人,大家搶著唱讚歌、搶著闡釋他的書還怕排不上隊呢,又怎麼會像怕鬼一樣躲著他。
躲著,是因為這些人心裡始終記著這部書,害怕這部書。


不管什麼拳,功法追求的目的是一樣的
熟悉《道新拳論》的人都知道,趙道新談拳,是把天下的拳術當成一種拳來談的。
這倒不是說趙道新否認不同名稱的拳術有差異性,而是說,在趙道新看來,各門拳術之間,相同的東西遠遠超過不同的東西。各門拳術的“共同點”才是武術的根本、核心、主體、本質。至於各種拳術的不同之處,不過是些枝葉,小問題而已——有必要強調一點,說各種拳術本質相同,是由“拳術的格鬥形態”入手,非指“拳譜拳論裡的拳術”和“演練說手的拳術”。
與趙道新形成鮮明反差的是,我們武林盛行談拳術的差異性,一說起自家的拳術,就是“我們哪點哪點跟別人不一樣”,把拳與拳絕對地對立起來。譬如很多人一談八極拳,就認為它從功法到打法到整個訓練都跟形意、大成、戳腳毫不相同,練八卦掌的呢,則認為跟少林、心意完全是兩個東西,從理論到訓練,沒有能說到一處的話題。要我說,你標榜的那些特點,都是停留在拳論、演練、說手上,打起來就沒特點了,就跟別的拳分不出來了(“武林大會”、武林人之間的對抗,還有二十多年前的散打為此證)。
如果說武術有風格,它也只存在於個人的武功裡,而且越大的武術家越有他鮮明的技術個性。但這種“技術個性”,決不能當成教科書去普及。董海川、王薌齋、李小龍、柳海龍、李存義、吳秀峰、趙道新等人的技擊風格——甚至他們個人在訓練上的某些取捨,只適用於他們自己。普通人不可模仿,模仿了也沒有用,只會畫虎不成反類犬。普通人不是天才,所以,能作為教科書去普及的拳術,絕不可以有風格——演練中的八極、形意、八卦等固執地保持著它們的風格,但“武林大會”等實戰對抗,毫不留情地把它們的風格打得沒了影兒,各家不約而同把自己打成了“腳踢加摔跤”的一種拳——瞧不上“武林大會”的人你別不服,你上去也打不出新鮮樣,不管你是練什麼拳的,一打你就沒風格了,不信你就去打打看。
單舉“武林大會”的例子,你就得佩服趙道新,人家早預見在先,早在你幾十年前就把天下武術當成一種拳談了。遍數百年武林,有誰比得了?
既然天下的武術從格鬥的狀態看,實為一種拳,那麼,這些本質一樣、只是名稱有異的拳術,其功法訓練所追求的目的,就不可能不一樣。過去老輩人談拳,就愛說:“人動手,是手快打手慢,力大打力弱,靈的打笨的。”快慢、力大力小、靈敏拙笨,說的還是身體素質。
即便拋開老輩人的說法,大家從武術愛好者之間的對抗也知道,在技術水準和膽量差不多的前提下,身體素質好的永遠打身體素質差的(當然,高水準的拳手對決,身體素質,即功力,不是決定勝負的唯一原因)。
所以,具體到武術功法,不管你是內家功法還是外家功法,也不管你是中國功法還是外國功法,它們追求的目的毫無二致,都是為了提高“身體素質”。
張占魁、李書文、李存義、尚雲祥、王薌齋等都是拳術名手,他們功力的表現形式——趙道新所說的“高品質的爆發力”,即包含在身體素質中的力量一項裡(力量分推動、投擲、撞擊的力,爆發力即為撞擊力)。
凡拒絕練身體素質的功法,都是低效的
看如今的一些人談功法,有一個顯著的特徵:繞開“身體素質”談練功。
你比如說八極拳,誰一提“小架”打不了人,立馬有人辯護說:小架是練功夫的,不是用來打人的。如果你問:小架能練出什麼功夫?辯護者就吭吭哧哧,不知該怎麼回答了。當然也有些辯護者會理直氣壯道:我們是拿小架找勁,練整力,練內勁。
咱先不論找勁、練整力、練內勁算不算練功夫,我只問:你找的那個勁.練的那個整力、內勁,能體現到格鬥裡嗎?用一句俗白的話說:能用來打人嗎?
如果你找的那個勁,練的那個整力、內力,只是空練和說手時有,一動手就沒有,我問你:你練的叫什麼功夫?
武術是打人的,練功夫是為了提高打人能力的,不能提高打人能力的功夫,都不叫功夫(不管它理論多麼美妙、演練說手多麼嚇人)——這是一竿子捅到底的至理,內家拳外家拳、中國拳外國拳,沒有哪種拳能跳出這個理兒。
當然,我不否認練身體素質各家有不同的練習方法——事實上,我還特別贊同不斷研究更有效的方法來提高身體素質。我只是想說,方法不同,不能成為拒絕身體素質的理由,而且,形式不同的練功法,也成為不了自我標榜、畫地為牢的依據(因為方法不同,目的一致)。把不同的練功法截然對立起來,說八極、形意、少林的功法從形式到目的完全跟大成、八卦不一樣,結果只會導致一些人去編造玄虛神異的練功法。事實上,拒絕身體素質的玄虛功法早在一百年前就已登臺亮相,貽害武林了。
這類玄虛功法是對以少林功法為代表的“更早一些的傳統功法”的背叛。
這種“以少林功法為代表的更早一些的傳統功法”,其主攻方向,如眾所知,就是練力量,用外功的方式練肌肉力量(兼提高抗擊打力)。用器械練的有舉石擔、舞石鎖、打沙袋、踢樹樁,掄杆子、指抓石壺、打千層紙等等。徒手單人做的有鐵牛耕地(形式多種多樣)、縱身跳高跳遠(八極拳名日:兔子蹦)、背弓、鯉魚打挺。另有徒手雙人訓練的頂拳頭、壓胳膊、抗壓蹲起,橫力開合等等。
武術功法所以突出練力量,是因為力量素質在各項身體素質中,屬於決定性的一項。力量的價值,不光是能提高拳腳的摧毀性和抱摔能力,它還能增進速度(啟動速度、移動速度、轉換速度等等)。
看其他徒手對抗的項目,如散打、泰國拳、拳擊等,把它們的功力訓練與上述的“舉石擔、打沙袋、背弓……”兩廂比較.用異曲同工、殊途同歸來形容,絕非勉強。
說一句老百姓的大實話吧,人力量大.動手就佔優勢,你身上沒勁,打起來就吃虧。誰管你練沒練過內功,拿出胳膊腿腰腹背的力量才是真功(某些功法,比如八極小架,雖然也能提高一點身體素質,但這是跟什麼都不練的人比。何況,小架能提高的那點身體素質,任何一項運動都能達到,用得著非練小架嗎?整天練小架,純屬高投入低產出的低效訓練法)。
接觸武林快三十年了,高手庸手我見了不老少,實話說,在其他條件相差無幾的前提下,我就沒見過身體素質差的打身體素質好的。如果有誰能繞過身體素質練出功夫,我還真惦著開開眼,長長見識。
因為沒見過——也沒聽說過
(老輩的天津練家都比較實誠,不愛傳虛的),我就不承認有“繞開身體素質”的練功法,雖然我知道“眼見為實”不能成為認識武術真理的標準,但我還知道,武術真理的成立.必須由武術真理的提出者自己來論證。而且這位提出者要明白,(一)拿文字自圓其說不叫論證,空練說手也不叫論證,講掌故傳說更不叫論證;(二)必須自我舉證來論證,無權向反對者說:“你說我說得不對,你拿出證據來”,武術真理的提出者,不具有反問、要反證的權利。
第二條是怎麼回事,我解釋一下,譬如當年牛頓提出“萬有引力”一說時,假如在場的物理學家有人發出質疑,則牛頓不能反問對方,向對方要反證說:“你根據什麼說我不對。”牛頓不具有這種權利。假如他如此反問了,聽證會的主持人會對牛頓道:“先生,我不得不提醒您,您該去的地方,是初中二年級的物理課堂,您現在最需要的,是學習最基本的科學常識。”然後做個請的姿勢,把牛頓轟出去。
這“最基本的科學常識”給了我和所有反對者一項權利,我今天就是說“繞開身體素質的功法”根本就是騙局,對方也無權問我“你根據什麼”,因為“繞開身體素質的功法”的提出者,他們自己還沒論證呢,還沒拿出“繞開身體素質能練出功夫”的證據呢——近一百年來,就沒有一個武術家用真實可靠的證據論證過“那種奇異的武術真理”。
至於我提出的觀點,還有趙道新講的“提高身體素質被稱作‘練功夫’,‘增長功力’。”則有包括現代體育運動在內的無數事實和運動科學為證據,有這麼多的證據給我們保航護駕,我們說話當然理直氣壯了,也當然要理直氣壯地向“繞開身體素質練功夫”的提出者要證據了:“喂,玄虛功法的提出者,請拿出證據來。快一點。”

爆發力才是武術最可怕的力,“放人”的力不是最具格鬥實效的。
(二)即使是名揚天下的實力派大師,他們被人驚歎的所謂“神奇功力”,也不過是高品質的爆發力,而非什麼內力、整力、內氣。
(三)如果說,內力、整勁有將“力的訓練、使用、文字表述”複雜化的傾向,這個爆發力,雖然異常厲害卻簡單得多,用趙道新本人的話講,“爆發比東方拳技中的所有的‘勁’和‘招’都要簡單……”
(四)在剔除了內力、整勁這些概念之外,趙道新還放棄“明勁、暗勁、化勁”所謂的三層勁力說。近幾十年的武林現狀已經證實,用“明勁、暗勁、化勁”這樣的概念解說勁力,已將武術發力引向晦澀、玄虛、甚至神秘化了,它們既妨礙了大家的理解又容易孳生武術騙子,同時難以進行直觀的實戰鑒定。而爆發力一詞,直截了當,用詞明確,詞義明晰,不但易於解說和理解,而且降低了被騙子利用的可能,同時,你“力”練得到不到位,練到了什麼程度,投入對抗一目了然,糊弄不了人——省得有人整天明、暗、化的天花亂墜。甭忽悠,對抗起來看,能打垮對手的才是最厲害、最見功夫的力。
話題回到“身體素質”,說起來,趙道新的這篇《談提高身體運動素質》,其實是篇很淺白的小文章,假如武林不是謊言、神話滿天飛,趙道新完全沒有寫這篇文章的必要,因為像“提高身體素質=練功夫”這樣的話,等於是告訴人們“糖是甜的,鹽是鹹的”。
至於趙道新曾“親密接觸”眾多大師,對此我也深為慶倖,事情很明顯,倘若趙道新不是老前輩,倘若他缺乏對眾多大師的足夠瞭解,他即便再剖心吐膽,一針見血,人們也不會當真,其言也就談不上直逼人心的震撼力。而影響微弱的話語,自然威脅不到別有用心者的利益,他們(包括西裡糊塗者)也就不必在長達十幾年的時間裡躲著《道新拳論》——像趙道新這樣的實力派大宗師,千古奇人,大家搶著唱讚歌、搶著闡釋他的書還怕排不上隊呢,又怎麼會像怕鬼一樣躲著他。
躲著,是因為這些人心裡始終記著這部書,害怕這部書。


不管什麼拳,功法追求的目的是一樣的
熟悉《道新拳論》的人都知道,趙道新談拳,是把天下的拳術當成一種拳來談的。
這倒不是說趙道新否認不同名稱的拳術有差異性,而是說,在趙道新看來,各門拳術之間,相同的東西遠遠超過不同的東西。各門拳術的“共同點”才是武術的根本、核心、主體、本質。至於各種拳術的不同之處,不過是些枝葉,小問題而已——有必要強調一點,說各種拳術本質相同,是由“拳術的格鬥形態”入手,非指“拳譜拳論裡的拳術”和“演練說手的拳術”。
與趙道新形成鮮明反差的是,我們武林盛行談拳術的差異性,一說起自家的拳術,就是“我們哪點哪點跟別人不一樣”,把拳與拳絕對地對立起來。譬如很多人一談八極拳,就認為它從功法到打法到整個訓練都跟形意、大成、戳腳毫不相同,練八卦掌的呢,則認為跟少林、心意完全是兩個東西,從理論到訓練,沒有能說到一處的話題。要我說,你標榜的那些特點,都是停留在拳論、演練、說手上,打起來就沒特點了,就跟別的拳分不出來了(“武林大會”、武林人之間的對抗,還有二十多年前的散打為此證)。
如果說武術有風格,它也只存在於個人的武功裡,而且越大的武術家越有他鮮明的技術個性。但這種“技術個性”,決不能當成教科書去普及。董海川、王薌齋、李小龍、柳海龍、李存義、吳秀峰、趙道新等人的技擊風格——甚至他們個人在訓練上的某些取捨,只適用於他們自己。普通人不可模仿,模仿了也沒有用,只會畫虎不成反類犬。普通人不是天才,所以,能作為教科書去普及的拳術,絕不可以有風格——演練中的八極、形意、八卦等固執地保持著它們的風格,但“武林大會”等實戰對抗,毫不留情地把它們的風格打得沒了影兒,各家不約而同把自己打成了“腳踢加摔跤”的一種拳——瞧不上“武林大會”的人你別不服,你上去也打不出新鮮樣,不管你是練什麼拳的,一打你就沒風格了,不信你就去打打看。
單舉“武林大會”的例子,你就得佩服趙道新,人家早預見在先,早在你幾十年前就把天下武術當成一種拳談了。遍數百年武林,有誰比得了?
既然天下的武術從格鬥的狀態看,實為一種拳,那麼,這些本質一樣、只是名稱有異的拳術,其功法訓練所追求的目的,就不可能不一樣。過去老輩人談拳,就愛說:“人動手,是手快打手慢,力大打力弱,靈的打笨的。”快慢、力大力小、靈敏拙笨,說的還是身體素質。
即便拋開老輩人的說法,大家從武術愛好者之間的對抗也知道,在技術水準和膽量差不多的前提下,身體素質好的永遠打身體素質差的(當然,高水準的拳手對決,身體素質,即功力,不是決定勝負的唯一原因)。
所以,具體到武術功法,不管你是內家功法還是外家功法,也不管你是中國功法還是外國功法,它們追求的目的毫無二致,都是為了提高“身體素質”。
張占魁、李書文、李存義、尚雲祥、王薌齋等都是拳術名手,他們功力的表現形式——趙道新所說的“高品質的爆發力”,即包含在身體素質中的力量一項裡(力量分推動、投擲、撞擊的力,爆發力即為撞擊力)。
凡拒絕練身體素質的功法,都是低效的
看如今的一些人談功法,有一個顯著的特徵:繞開“身體素質”談練功。
你比如說八極拳,誰一提“小架”打不了人,立馬有人辯護說:小架是練功夫的,不是用來打人的。如果你問:小架能練出什麼功夫?辯護者就吭吭哧哧,不知該怎麼回答了。當然也有些辯護者會理直氣壯道:我們是拿小架找勁,練整力,練內勁。
咱先不論找勁、練整力、練內勁算不算練功夫,我只問:你找的那個勁.練的那個整力、內勁,能體現到格鬥裡嗎?用一句俗白的話說:能用來打人嗎?
如果你找的那個勁,練的那個整力、內力,只是空練和說手時有,一動手就沒有,我問你:你練的叫什麼功夫?
武術是打人的,練功夫是為了提高打人能力的,不能提高打人能力的功夫,都不叫功夫(不管它理論多麼美妙、演練說手多麼嚇人)——這是一竿子捅到底的至理,內家拳外家拳、中國拳外國拳,沒有哪種拳能跳出這個理兒。
當然,我不否認練身體素質各家有不同的練習方法——事實上,我還特別贊同不斷研究更有效的方法來提高身體素質。我只是想說,方法不同,不能成為拒絕身體素質的理由,而且,形式不同的練功法,也成為不了自我標榜、畫地為牢的依據(因為方法不同,目的一致)。把不同的練功法截然對立起來,說八極、形意、少林的功法從形式到目的完全跟大成、八卦不一樣,結果只會導致一些人去編造玄虛神異的練功法。事實上,拒絕身體素質的玄虛功法早在一百年前就已登臺亮相,貽害武林了。
這類玄虛功法是對以少林功法為代表的“更早一些的傳統功法”的背叛。
這種“以少林功法為代表的更早一些的傳統功法”,其主攻方向,如眾所知,就是練力量,用外功的方式練肌肉力量(兼提高抗擊打力)。用器械練的有舉石擔、舞石鎖、打沙袋、踢樹樁,掄杆子、指抓石壺、打千層紙等等。徒手單人做的有鐵牛耕地(形式多種多樣)、縱身跳高跳遠(八極拳名日:兔子蹦)、背弓、鯉魚打挺。另有徒手雙人訓練的頂拳頭、壓胳膊、抗壓蹲起,橫力開合等等。
武術功法所以突出練力量,是因為力量素質在各項身體素質中,屬於決定性的一項。力量的價值,不光是能提高拳腳的摧毀性和抱摔能力,它還能增進速度(啟動速度、移動速度、轉換速度等等)。
看其他徒手對抗的項目,如散打、泰國拳、拳擊等,把它們的功力訓練與上述的“舉石擔、打沙袋、背弓……”兩廂比較.用異曲同工、殊途同歸來形容,絕非勉強。
說一句老百姓的大實話吧,人力量大.動手就佔優勢,你身上沒勁,打起來就吃虧。誰管你練沒練過內功,拿出胳膊腿腰腹背的力量才是真功(某些功法,比如八極小架,雖然也能提高一點身體素質,但這是跟什麼都不練的人比。何況,小架能提高的那點身體素質,任何一項運動都能達到,用得著非練小架嗎?整天練小架,純屬高投入低產出的低效訓練法)。
接觸武林快三十年了,高手庸手我見了不老少,實話說,在其他條件相差無幾的前提下,我就沒見過身體素質差的打身體素質好的。如果有誰能繞過身體素質練出功夫,我還真惦著開開眼,長長見識。
因為沒見過——也沒聽說過
(老輩的天津練家都比較實誠,不愛傳虛的),我就不承認有“繞開身體素質”的練功法,雖然我知道“眼見為實”不能成為認識武術真理的標準,但我還知道,武術真理的成立.必須由武術真理的提出者自己來論證。而且這位提出者要明白,(一)拿文字自圓其說不叫論證,空練說手也不叫論證,講掌故傳說更不叫論證;(二)必須自我舉證來論證,無權向反對者說:“你說我說得不對,你拿出證據來”,武術真理的提出者,不具有反問、要反證的權利。
第二條是怎麼回事,我解釋一下,譬如當年牛頓提出“萬有引力”一說時,假如在場的物理學家有人發出質疑,則牛頓不能反問對方,向對方要反證說:“你根據什麼說我不對。”牛頓不具有這種權利。假如他如此反問了,聽證會的主持人會對牛頓道:“先生,我不得不提醒您,您該去的地方,是初中二年級的物理課堂,您現在最需要的,是學習最基本的科學常識。”然後做個請的姿勢,把牛頓轟出去。
這“最基本的科學常識”給了我和所有反對者一項權利,我今天就是說“繞開身體素質的功法”根本就是騙局,對方也無權問我“你根據什麼”,因為“繞開身體素質的功法”的提出者,他們自己還沒論證呢,還沒拿出“繞開身體素質能練出功夫”的證據呢——近一百年來,就沒有一個武術家用真實可靠的證據論證過“那種奇異的武術真理”。
至於我提出的觀點,還有趙道新講的“提高身體素質被稱作‘練功夫’,‘增長功力’。”則有包括現代體育運動在內的無數事實和運動科學為證據,有這麼多的證據給我們保航護駕,我們說話當然理直氣壯了,也當然要理直氣壯地向“繞開身體素質練功夫”的提出者要證據了:“喂,玄虛功法的提出者,請拿出證據來。快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