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17家銀行工資最新排行榜出爐,最高人均 45 萬?

銀行工資到底怎麼樣?

這個話題一直是備受熱議的焦點,有的人說,銀行收入高,旱澇保收!有的說那是扯淡,錢都讓高層賺了。那麼銀行系統的工資收入情況到底怎麼樣呢?

下面是最近披露的2016年17家銀行薪資支出表。

根據表單顯示,除了光大平安和建行支出降低之外,其餘14家銀行都呈現出不同幅度的薪資支出增長。相比2015年,2016年這17家銀行的員工共減少了8540名,減幅僅有0.39%,非常有限。而薪酬則是有出現較大增長,表中這17家銀行去年員工薪酬總支出達到2020.8億元,

上升0.7%。

而2016年度“最闊老板”的頭銜被招商銀行奪得,平均年薪上漲近10萬,人均年薪達到45.14萬元!在業內鶴立雞群。

但是一眾銀行基層員工在受調研時表示:自己只是被平均的一員!某銀行櫃面員工小鄭對空中金融的調研員說:“資料上雖然很不明顯,但是銀行這幾年來不斷縮減人員也是事實,由於實體經濟一直沒有怎麼起來,然後再加上現在互聯網金融發展速度很快,

基本上一部手機一台電腦,8成的事情在家就能辦完,辦理速度還快!

現在我們行裡基本上每天也就開兩個視窗,而且來的也大多是不太會操作網上銀行的老年人。現在我們看上去人員少了,但是事情反而比以前還多,3個人的事情2個人分著幹,

就是這樣的。至於收入,也就這樣了,我們這種基層員工真的拿不了多少錢!現在銀行業整體也開始分化,那些產業多,手伸得長的銀行確實賺得比以前多了,但是很多偏傳統的銀行收入卻都下降了!”

事實似乎也印證了小鄭的說法,以常熟銀行為例,2015年常熟銀行未上市時,2370名員工的薪酬為28.48萬元,2016年上市之後則出現快速下降,5025 名在職員工的人均薪酬降至19.84萬元,

降幅達到30.33%。如果和2014年相比,數字則更是驚人,當年其員工人均薪酬為43萬元,基本上在兩年時間內薪水被砍去了一半。

對於這種情況,相關業內專家表示,過去由於行業性的壟斷機制,導致了很長一段時間內銀行都處於“躺著賺錢”的狀態,而隨著市場化的加劇,銀行在金融領域的領頭羊地位正在變得岌岌可危!隨著新金融、互聯網金融的不斷崛起,傳統銀行門店正在受到巨大的壓力。

尤其是政府宣導的普惠金融是的互聯網金融平臺在最近搶了不少銀行理財的客戶。

某銀行高管董一旻(化名)認為:銀行高管的薪資在金融行業中,只能算是中等偏上,並不能說是超級高薪,和券商高管接近平均50萬的水準比起來,銀行的相關收入實際並不算高!因為銀行屬於金融行業中最為重要的環節,銀行從上到下都承受著極大的工作壓力,相比較這種高壓,那些薪資真不算什麼。

董一旻還對採訪的空中金融記者表示:以前有人說銀行是弱勢群體,結果被民眾罵到臭頭。其實從我們面臨的風險和壓力來看,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是胡說!

空中金融認為儘管現在的銀行整體競爭力可能處於下降通道,但是相較於大多數行業而言,銀行還是比較吃香的金飯碗行業之一!

另外各位看官們,您覺得銀行的這個薪資水準高嗎?

銀行從上到下都承受著極大的工作壓力,相比較這種高壓,那些薪資真不算什麼。

董一旻還對採訪的空中金融記者表示:以前有人說銀行是弱勢群體,結果被民眾罵到臭頭。其實從我們面臨的風險和壓力來看,這種說法並不完全是胡說!

空中金融認為儘管現在的銀行整體競爭力可能處於下降通道,但是相較於大多數行業而言,銀行還是比較吃香的金飯碗行業之一!

另外各位看官們,您覺得銀行的這個薪資水準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