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三國演義》中的十大地理錯誤之九:袁術七路大軍伐呂布

摘要:《三國演義》是一部經典的名著,但羅貫中在創作時並沒有詳細考察地理資料,出現了一些地理硬傷,本文講述《袁術七路大軍伐呂布》篇。

三國演義版本

三國演義第十七回,袁術起二十萬大軍分七路征討呂布,第一路由張勳徑攻徐州;第二路由橋蕤攻小沛;第三路由陳紀攻沂都;第四路由雷薄攻琅琊;第五路由陳蘭居攻碣石;第六路由韓暹居攻下邳;第七路由楊奉居攻浚山。其中袁術的三路大軍負責攻呂布的核心城池下邳、小沛、徐州,

七路大軍成泰山壓頂之勢,一戰滅呂布。

與真實的矛盾

1.呂布的主要防線由下邳、小沛、徐州構成的,另外四路大軍如何能進入其腹地?(就算借道,紛亂時期,其他諸侯答應嗎?)

2.第五路大軍攻的碣石,一是遠離徐州,二是此地根本不屬於呂布管轄範圍,

攻取有意義嗎?(這樣會引起其他諸侯的誤會)

錯誤結果分析

三國演義中袁術的才能比不上諸葛亮、曹操,但也是中上之資,不會犯這種低級錯誤,只有一種解釋就是羅公認為琅琊、沂都、碣石、浚山這四個地方在徐州附近,可真實情況並非如此。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請訂閱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