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世界讀書日丨有書的地方 就有著閱讀者的身影

原標題:有書的地方,就有著閱讀者的身影

孩子在書咖閱讀。

理想國度書咖。照片由受訪者提供

不管在哪裡讀書,每個人的心都是在自己的書房裡讀書。同樣老派的甘肅省圖書館、時尚的理想國度書咖,或者只是家裡小小的書房,只要有書的地方,就有閱讀者的身影。

圖書館:閱讀空間向弱勢群體延伸

圖書館是普通讀者最熟悉不過的閱讀場所。甘肅省圖書館建立至今已過百年。這在反映省圖書館的絕對優勢的同時,也從另一個角度表明,無論在時間還是空間的比對中,任何一個民間的力量都很難做到。

當然,省圖還有一個優勢,就是對弱勢群體提供的免費服務。

典閱部主任徐雙定是個反應敏捷、肯花時間就在各借閱室、自習室轉悠的有心人。許多問題也就是在對這些閱讀者的觀察中發現的。

“有來翻法律書的,為啥要翻麼?肯定是自己遇到事了。但是沒學過的話,就是書拿在手裡,怕都是兩眼一抹黑。”諸如此類的點滴細節,最終也讓省圖為這些需要幫助的務工人員開闢了專門空間——“農民工之家”,為務工人員免費提供勞動保障、用工資訊、法律維權等方面的諮詢服務,春運網上訂票的輔導服務,並為農民工開展形式多樣的業餘活動提供場所。

省圖的盲文及盲人有聲讀物閱覽室,是深受盲人朋友喜歡的精神家園。從2011年3月1日啟動“陽光工程”開始,負責這塊工作的圖書館工作人員鄭文霞就成了盲人讀者最信任的朋友,因為只有1輛車,考慮到時間的關係,每天只能按照讀者的居住區域設定一條線路,每週5條不同的線路,鄭文霞都要風雨無阻準時去接送沿線的盲人朋友來館閱讀。館內中午還提供午餐,

車費餐費全免。盲人夫妻楊大爺和姚阿姨正是“陽光工程”的受益者,他們從那時起到現在已經堅持了6個年頭。

2016年9月至今,省圖書館又為盲人朋友拓展了免費服務專案——每週五播映無障礙電影,即在普通電影的基礎上增加對故事情節、時間背景和畫面詳細的旁白解說,又在盲人讀者中掀起一個小高☆禁☆潮。

“盲人朋友很孤獨,但是身體條件又不允許他們走出家門,所以我們就主動幫助他們來到這個更豐富的世界(盲文及盲人有聲讀物閱覽室)。

”鄭文霞雲淡風輕地說著,但隨著電話號碼的增加,每增加一個就是一份責任。

書咖:一種“書房式”體驗空間

2015年6月,王劍的理想國度書店開業。

4月12日,當記者在他的廣場華聯店見到了王劍。

王劍在甘肅某出版社擔任了10年編輯之後,決定換一種生活方式——自己開實體書店,從編書變成了批發零售書。但在網購狂潮的衝擊下,王劍的廣場書店,銷售額持續下滑了20%-40%。

為壓縮成本,店面不斷壓縮面積,王劍坐不住了,他跑到東南沿海、北京、成都這些文化氛圍濃厚的大都市去取經。當時他看到方所書店、言幾又書店,感觸很深,“燈光、桌子、沙發、擺設、書架、飲品,所有的因素和諧地搭配在一起,置身其中令你感到舒服極了。”他恍然大悟,傳統的實體書店是吸引購買力比較低的學生、老人以及急用的人;而這種以體驗式服務為核心的城市文化空間,則應該是快節奏下,每個人心目中那個為自己獨有的書房的具體呈現形式。

王劍說,他從開書店到創辦“理想國度”,只幹一件事情,那就是負責選書,這是“理想國度”品位的保證。

與實體書店的營業額形成反差的是,理想國度的營業額穩速上升,2016年他的第二家店——廣場華聯店繼倚能店之後開業。

選擇一個你最喜歡的位置,或倚窗或面朝書海;什麼也不用去想,就只深深地陷進舒適寬敞的沙發裡,借著溫暖微黃的燈光、一杯傾心的飲品、一本最可心的書,安安靜靜地一步步走進文字的世界,書店的四時因你讀書的樣子而與眾不同。這是記者對於廣場書店最大的感受。

這裡80%以上的讀者都為女性,這些女性讀者有上班族和學生,理想國度書店成為許多女性和有小資情調、文藝范濃厚讀者喜歡待的地方,也有80後的父母給孩子辦讀書卡,滿足了80後、90後青年一代對閱讀個性化的需求,他們在暖黃燈光和輕柔音樂的環境中被閱讀的氣氛所感染。

王劍說,“理想國度”不僅是一個書店,未來更希望是成為集書店、美學生活、咖啡、展覽空間等城市文化生活的綜合體。

讀書會:希望讀書成為大家生命中的一部分

讀書會,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但是蘭州交通大學文學院讀書會——“旁若無人齋”因它的名字,讓它在眾多的同類中變得非常有態度。

這個讓人很容易就與“目中無人”、“清高”相對應的名字一經問世,也引起一陣譁然,為此楊有慶老師專門在校報上進行了解釋。

“旁若無人者,非目中無人,實欲以青眼高歌之高蹈姿態掃時下實用之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悟人生之真理。齋者,其意有二:一曰書齋,二曰心齋。”

會員劉漢卿自己先後讀了施篤姆的《茵夢湖》、廢名的《橋》、蕭紅的《呼蘭河傳》,以及日本川端康成的一些作品,還有夏目漱石的《三四郎》等等。而且,他都是在此基礎上再讀一些書籍的。到了大二第一學期,他讀了卡夫卡、卡爾維諾以後,漸漸明白了“小說的無限可能”,自己開始試圖也創作一些這樣的小說,不算成功,但覺得還是很充實。

劉漢卿的改變,似乎濃縮了“旁若無人齋”每個會員“進化”的階程。

當年,擔任2010級對外漢語班主任的楊有慶老師發現,很多學生沒有良好的讀書習慣,有些學生甚至不讀書,這令他非常吃驚。為改變這一現狀,他絞盡腦汁想辦法促使大家多讀書,而創辦“讀書會”的靈感則源自其好友董常跑的“常跑讀書班”。

有了書,如何讀也是讀書會所“講究”的。楊有慶老師宣導會員首先反復地讀,這樣才能領會其中的妙處和含義;其次,要細讀,因為一部經典著作,一字一句都是作者用心血凝成的,有些疑惑在反復閱讀的過程中便會迎刃而解;最後,讀書應該和生命的思考相結合,當前社會閱讀正經受著“考證熱”“讀書冷”“讀書無用”浪潮的衝擊,沒有創造出利於學生讀書的良好環境,最終導致學生的學習目的也逐步功利化,楊有慶說,“我舉辦讀書會,不只是為了傳授知識,更希望‘讀書’能成為大家生命中的一部分,通過讀書讓學生認識人生、思考生命,能夠有自己獨特且正確的生命價值觀,讓生命更有意義。”

記者 李輝 實習生 金丹

王劍的廣場書店,銷售額持續下滑了20%-40%。

為壓縮成本,店面不斷壓縮面積,王劍坐不住了,他跑到東南沿海、北京、成都這些文化氛圍濃厚的大都市去取經。當時他看到方所書店、言幾又書店,感觸很深,“燈光、桌子、沙發、擺設、書架、飲品,所有的因素和諧地搭配在一起,置身其中令你感到舒服極了。”他恍然大悟,傳統的實體書店是吸引購買力比較低的學生、老人以及急用的人;而這種以體驗式服務為核心的城市文化空間,則應該是快節奏下,每個人心目中那個為自己獨有的書房的具體呈現形式。

王劍說,他從開書店到創辦“理想國度”,只幹一件事情,那就是負責選書,這是“理想國度”品位的保證。

與實體書店的營業額形成反差的是,理想國度的營業額穩速上升,2016年他的第二家店——廣場華聯店繼倚能店之後開業。

選擇一個你最喜歡的位置,或倚窗或面朝書海;什麼也不用去想,就只深深地陷進舒適寬敞的沙發裡,借著溫暖微黃的燈光、一杯傾心的飲品、一本最可心的書,安安靜靜地一步步走進文字的世界,書店的四時因你讀書的樣子而與眾不同。這是記者對於廣場書店最大的感受。

這裡80%以上的讀者都為女性,這些女性讀者有上班族和學生,理想國度書店成為許多女性和有小資情調、文藝范濃厚讀者喜歡待的地方,也有80後的父母給孩子辦讀書卡,滿足了80後、90後青年一代對閱讀個性化的需求,他們在暖黃燈光和輕柔音樂的環境中被閱讀的氣氛所感染。

王劍說,“理想國度”不僅是一個書店,未來更希望是成為集書店、美學生活、咖啡、展覽空間等城市文化生活的綜合體。

讀書會:希望讀書成為大家生命中的一部分

讀書會,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但是蘭州交通大學文學院讀書會——“旁若無人齋”因它的名字,讓它在眾多的同類中變得非常有態度。

這個讓人很容易就與“目中無人”、“清高”相對應的名字一經問世,也引起一陣譁然,為此楊有慶老師專門在校報上進行了解釋。

“旁若無人者,非目中無人,實欲以青眼高歌之高蹈姿態掃時下實用之風,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悟人生之真理。齋者,其意有二:一曰書齋,二曰心齋。”

會員劉漢卿自己先後讀了施篤姆的《茵夢湖》、廢名的《橋》、蕭紅的《呼蘭河傳》,以及日本川端康成的一些作品,還有夏目漱石的《三四郎》等等。而且,他都是在此基礎上再讀一些書籍的。到了大二第一學期,他讀了卡夫卡、卡爾維諾以後,漸漸明白了“小說的無限可能”,自己開始試圖也創作一些這樣的小說,不算成功,但覺得還是很充實。

劉漢卿的改變,似乎濃縮了“旁若無人齋”每個會員“進化”的階程。

當年,擔任2010級對外漢語班主任的楊有慶老師發現,很多學生沒有良好的讀書習慣,有些學生甚至不讀書,這令他非常吃驚。為改變這一現狀,他絞盡腦汁想辦法促使大家多讀書,而創辦“讀書會”的靈感則源自其好友董常跑的“常跑讀書班”。

有了書,如何讀也是讀書會所“講究”的。楊有慶老師宣導會員首先反復地讀,這樣才能領會其中的妙處和含義;其次,要細讀,因為一部經典著作,一字一句都是作者用心血凝成的,有些疑惑在反復閱讀的過程中便會迎刃而解;最後,讀書應該和生命的思考相結合,當前社會閱讀正經受著“考證熱”“讀書冷”“讀書無用”浪潮的衝擊,沒有創造出利於學生讀書的良好環境,最終導致學生的學習目的也逐步功利化,楊有慶說,“我舉辦讀書會,不只是為了傳授知識,更希望‘讀書’能成為大家生命中的一部分,通過讀書讓學生認識人生、思考生命,能夠有自己獨特且正確的生命價值觀,讓生命更有意義。”

記者 李輝 實習生 金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