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600抗日英雄亂葬南太平洋島國,如今碑倒墓塌,屍骸支離破碎

在巴布新幾內亞前首府拉包爾市郊區,有一座埋葬了600多名中國軍人的墓地,他們被埋葬在異國他鄉,半個多世紀未曾有人知曉。在這其中不僅有緬甸遠征軍和新四軍等抗戰英雄的遺骸,

還有當年淞滬會戰堅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墓。

被掩埋在火山灰下的中國軍人墓碑

這些在二戰中英勇抵抗日寇的英雄為何淪落到南太平洋上的巴布新幾內亞?我們還要從二戰說起,當時日軍向澳大利亞宣戰,攻佔了澳大利亞統治下的巴布新幾內亞,

而拉包爾作為島上最大的城市,成為了日軍在西南太平洋上的重要前進基地。

為了建設拉包爾,日本先後押解1600多位中國軍人到拉包爾戰俘營做勞工,拉包爾地處熱帶,氣候十分惡劣,再加上日軍殘酷的壓榨,在二戰結束後被運送來的1600多名中國軍人只剩下了1000人不到,有653人永遠長眠在了拉包爾,而這六百多名抗日英雄的屍骨也從此流落異國。

“八百壯士”中三位軍人的墓碑

在這些墳墓中,最受人關注的就是曾參加過淞滬會戰最後一戰——“四行倉庫保衛戰”的三名中國軍人墓,他們的經歷可以用顛沛流離來形容。

淞滬會戰期間,德械師88師524團的謝晉元中校和幾百名士兵為了掩護88師主力撤離,堅守四行倉庫四天之久,

後來蔣介石接受英國調解,命令堅守四行倉庫的“八百壯士”撤退到公共租界。在公共租界中,“八百壯士”被英國繳械並軟禁了四年時間。

中國大使館維護前,墓碑四周已經全是亂草

後來太平洋戰爭爆發,日軍攻入英租界,除了少部分逃脫的戰俘外,

“八百壯士”也就成為了日軍的戰俘,“八百壯士”中的50名官兵,在二排長薛榮鑫的帶領下,被日軍押解到了拉包爾,過著非人的地獄生活。

根據“八百壯士”倖存者回憶,他們上島後就被拆散,他所在的“中國軍人勤勞隊”中大部分都是新四軍的戰俘,戰俘們每天需要工作10多個小時,卻只能住在岩洞中,吃也只能吃地瓜,如此惡劣的環境,50名“八百壯士”最終只有34人活著回到了家鄉。

澳大利亞軍人向這些中國抗日軍人獻上花圈

1945年,日軍投降後,倖存官兵曾和當地華僑一起修建了一座公墓,安葬了兩百多名官兵的遺骸和四百多名官兵的衣冠塚。但隨著十幾年後,巴布新幾內亞獨立,大量華僑遷居澳大利亞,這座公墓也逐漸被人遺忘。1999年,拉包爾火山大爆發,火山爆發不僅毀滅了市區,還將中國軍人的公墓破壞殆盡。

不過故事還沒有結束,祖國永遠不會忘記他們,2009年,外交部安排駐巴布新幾內亞大使館對墓地進行了確認,核實了具體人數和姓名,並對墓地進行了維護。2009年年底,國家正式開始迎接這些烈士的遺骸歸國,希望這次一個也不會少!

1999年,拉包爾火山大爆發,火山爆發不僅毀滅了市區,還將中國軍人的公墓破壞殆盡。

不過故事還沒有結束,祖國永遠不會忘記他們,2009年,外交部安排駐巴布新幾內亞大使館對墓地進行了確認,核實了具體人數和姓名,並對墓地進行了維護。2009年年底,國家正式開始迎接這些烈士的遺骸歸國,希望這次一個也不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