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幢樓年紀最大的93歲老太太,獨自在家,臥病在床,沒逃出來

十五家園火災,消防員在失火人家屋內。 記者 陳中秋 攝

十五家園居民樓起大火

記者 金潔潔

昨天上午9:49,下城區十五家園33幢6樓居民家中起火。消防艮山中隊、湖濱中隊、景芳中隊共9輛車趕到現場,10時26分,火被撲滅。火災中,6樓的一位93歲老太太被困家中,沒能逃出來……

十五家園在絲綢市場旁邊,是市中心的老小區。

這幢樓一共7層,一梯四戶。出事這戶人家陽臺的玻璃窗已被燒穿,外面烏漆抹黑一片,有人把殘存的玻璃窗全部敲碎,以免風一吹砸到路人。

租住在6樓的鄰居葉女士是溫州人,當時正在臥室床上玩手機,女兒在床上睡覺。

“大概9:50,我們店的廚師拼命敲我門,打開門,客廳都是煙。廚師抱著我女兒跑下去,我也穿著家居服和短褲,跑下樓。火來得太突然了,我跑下來這麼點時間,六樓火勢已經很大了。”

從一位元鄰居拍的視頻看,起火時濃煙滾滾,從窗子看進去,明火旺盛。

著火這戶人家右邊鄰居,本來住著老兩口,

最近大伯住院,老伴在醫院陪,家裡沒人。

四樓住著一位坐月子的媽媽,生下孩子才8天,當時由母親照料,聽到有人喊著火,她媽媽抱著寶寶沖下樓,她自己睡衣外面套了件棉襖,逃下樓去。

起火的這戶人家,當時家裡只有一位93歲老太太獨自在家。10點40分左右,她被擔架工抬出來,身上裹著一塊布,直接抬到殯儀館的車上。

一位社工說,老太太姓陳,蕭山一家企業的退休職工,

她不是獨居老人,跟兒子兒媳孫女住一塊,平時老太由兒子照顧,兒子以前做過保安,現在退休在家。早上八點半,兒子幫老母親打點好一切後才出門買菜,媳婦和孫女去上班,老太太一個人在家。

隔壁幾幢的鄰居,尤其是老年人,聽到消息紛紛歎息。

一位95歲老太太拄著拐杖,“嗒嗒嗒”敲地,有點接受不了,“她同我說話時,毛弄得靈清嘞,可惜可惜……”

根據幾位元老鄰居回憶,老太太是一位慈祥的老人,

頭髮花白,皮膚也很白,很清爽、很漂亮的一個人。前幾年,有人經常看到她拄著拐杖,自己下樓配藥,順道和幾個老太太聊聊天,自己的手串斷掉了,就叫比她年輕的老太幫忙穿一穿,有時候還會把水果分給大家吃,她看見人總是笑嘻嘻的,很和善。

去年年底,陳老太在家裡摔了一跤,臥床不起,身體越來越差。

摔跤原因,據趙老太說,當時褲子濕了,她在抬起一條腿換褲子時不小心摔倒。

大家都以為她可能挺不過這一關,過了一段時間,陳老太漸漸好起來了。

去年,為老服務中心的志願者李大姐每兩個月,就要給陳老太送點東西。

“我們敲門,她‘哦喲,謝謝謝謝,你們女人家給我們送東西啊,哦喲,罪古罪古,你們又來看我了,老是拿東西給我’毛客氣嘞,我們一般就在門口拍張照片就走了,也不進門去。今天聽說這個事,第一反應是想到她,這幢樓裡年紀最大的就是她。”

今年,臥床在家的陳老太漸漸淡出大家的視野。鄰居們只知道,老太太眼睛不好,行動不便,她有一個孝順兒子,每天會安排妥當她的生活,把飯菜端到老母親手上。

在隔壁租住了一年的鄰居說,要不是這次出事,他們根本不知道隔壁住著一位老太太。

昨天,他們看到陳老太被抬出來那一刻,唏噓不已。

以往老小區的火災中 很多老人是被消防隊員背出來的

隨著老小區的老人增多,那些行動不便,反應遲鈍,患有各種疾病的老人,一遇火災,不能自救,在火災面前特別脆弱,尤其是那些獨居老人。

2016年12月11日,景芳五區×幢1單元402室發生火災,一個姓馮的86歲孤寡老人不幸喪生。

隔壁鄰居周大伯最早發現的火情。周大伯起來上廁所,發現隔壁冒煙。打開房門一看,老馮家著火,趕緊打119,又叫醒老伴,夫妻倆先用4樓的滅火器滅火,滅不了,又用臉盆接水,接了20多盆,還是滅不了。401的蔣大媽夫婦都已70多歲,蔣大媽走路一瘸一拐,那天他們一直在4樓堅持救火,就是想把馮大伯救出來。然而火勢太大了,他們怎麼都進不去……

2016年6月29日,東新關社區8幢3單元一樓樓道起火。 最先發現起火的一對老夫妻,都70多歲,住在9幢,晚上11點多,他們聞到煙味,看到8幢一樓樓道起火,阿姨拿著鐵臉盆從家裡跑出來,一邊跑一邊敲打呼喊,她老伴沖到社區門衛室,通知了值班保安。

保安來到8幢時,已經有很多人被阿姨的臉盆聲和呼喊聲叫起來了,大家都幫忙疏散8幢的住戶。“當時有人說,8幢一樓一個阿姨一個人住,有個大哥馬上跑去敲門,然後背著阿姨跑了出來。”一位住8幢2樓的居民說。

2016年3月29日,塘河新村15幢2單元居民樓發生火災,大多數樓上居民都是被消防員幫忙疏散出來的,其中不少老人是被消防員背下來的。

居民葉先生昨天來看他獨居的母親,結果樓下突然著火,出不去了,“消防戰士一邊背著我媽媽,一邊扶我下樓。下樓時樓道內煙霧太大,眼睛根本就睜不開,還好帶了塊濕毛巾!”

2015年12月20日,保俶路一幢居民樓起火,消防隊員從樓裡背出十幾個老人。老房子起火最難逃出的是樓層住得高的老人。

這幢1985年的老房子,差不多每戶人家都有老人。401近70歲的王大伯用濕毛巾捂住4歲孫女口鼻,站在陽臺上揮舞毛巾,向路人求助。

602住著吳大伯和老伴,都快80歲了,吳大伯腰不好,正在午睡,發現起火也沒法逃,趕緊關了門窗和家用電器,防止火勢蔓延進來,幸好消防及時趕到,把吳大伯和老伴背到樓下。

消防隊員挨家挨戶搜尋被困人員,又一個個把他們從樓上背下,一共背出了十多個,幾乎都是老人。

2015年3月24日,西湖區三墩鎮都市水鄉水秀苑一棟居民樓8層發生火災,一名老人被困家中。消防隊員迅速行動,一組人員對8層以上的房間挨家挨戶搜索,將被困居民疏散到安全地帶。另一組人員在水槍的掩護下,用無齒鋸強行對起火住戶的防盜門進行破拆。防盜門破拆後,客廳裡是一片火海,消防官兵在水槍的掩護下,迅速進入屋內,發現了趴在客廳地板上奄奄一息的老人,消防官兵迅速將這位老人轉移至樓梯口進行現場急救,隨後交給120送往醫院。

編輯:xx

這幢樓裡年紀最大的就是她。”

今年,臥床在家的陳老太漸漸淡出大家的視野。鄰居們只知道,老太太眼睛不好,行動不便,她有一個孝順兒子,每天會安排妥當她的生活,把飯菜端到老母親手上。

在隔壁租住了一年的鄰居說,要不是這次出事,他們根本不知道隔壁住著一位老太太。

昨天,他們看到陳老太被抬出來那一刻,唏噓不已。

以往老小區的火災中 很多老人是被消防隊員背出來的

隨著老小區的老人增多,那些行動不便,反應遲鈍,患有各種疾病的老人,一遇火災,不能自救,在火災面前特別脆弱,尤其是那些獨居老人。

2016年12月11日,景芳五區×幢1單元402室發生火災,一個姓馮的86歲孤寡老人不幸喪生。

隔壁鄰居周大伯最早發現的火情。周大伯起來上廁所,發現隔壁冒煙。打開房門一看,老馮家著火,趕緊打119,又叫醒老伴,夫妻倆先用4樓的滅火器滅火,滅不了,又用臉盆接水,接了20多盆,還是滅不了。401的蔣大媽夫婦都已70多歲,蔣大媽走路一瘸一拐,那天他們一直在4樓堅持救火,就是想把馮大伯救出來。然而火勢太大了,他們怎麼都進不去……

2016年6月29日,東新關社區8幢3單元一樓樓道起火。 最先發現起火的一對老夫妻,都70多歲,住在9幢,晚上11點多,他們聞到煙味,看到8幢一樓樓道起火,阿姨拿著鐵臉盆從家裡跑出來,一邊跑一邊敲打呼喊,她老伴沖到社區門衛室,通知了值班保安。

保安來到8幢時,已經有很多人被阿姨的臉盆聲和呼喊聲叫起來了,大家都幫忙疏散8幢的住戶。“當時有人說,8幢一樓一個阿姨一個人住,有個大哥馬上跑去敲門,然後背著阿姨跑了出來。”一位住8幢2樓的居民說。

2016年3月29日,塘河新村15幢2單元居民樓發生火災,大多數樓上居民都是被消防員幫忙疏散出來的,其中不少老人是被消防員背下來的。

居民葉先生昨天來看他獨居的母親,結果樓下突然著火,出不去了,“消防戰士一邊背著我媽媽,一邊扶我下樓。下樓時樓道內煙霧太大,眼睛根本就睜不開,還好帶了塊濕毛巾!”

2015年12月20日,保俶路一幢居民樓起火,消防隊員從樓裡背出十幾個老人。老房子起火最難逃出的是樓層住得高的老人。

這幢1985年的老房子,差不多每戶人家都有老人。401近70歲的王大伯用濕毛巾捂住4歲孫女口鼻,站在陽臺上揮舞毛巾,向路人求助。

602住著吳大伯和老伴,都快80歲了,吳大伯腰不好,正在午睡,發現起火也沒法逃,趕緊關了門窗和家用電器,防止火勢蔓延進來,幸好消防及時趕到,把吳大伯和老伴背到樓下。

消防隊員挨家挨戶搜尋被困人員,又一個個把他們從樓上背下,一共背出了十多個,幾乎都是老人。

2015年3月24日,西湖區三墩鎮都市水鄉水秀苑一棟居民樓8層發生火災,一名老人被困家中。消防隊員迅速行動,一組人員對8層以上的房間挨家挨戶搜索,將被困居民疏散到安全地帶。另一組人員在水槍的掩護下,用無齒鋸強行對起火住戶的防盜門進行破拆。防盜門破拆後,客廳裡是一片火海,消防官兵在水槍的掩護下,迅速進入屋內,發現了趴在客廳地板上奄奄一息的老人,消防官兵迅速將這位老人轉移至樓梯口進行現場急救,隨後交給120送往醫院。

編輯: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