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鐵人”醫生去世5天,他主攻的項目傳來好消息

“我們都是幹活路的,

有幸成為生產小隊長,

帶領大家把活路幹好……”

僅僅是一些日常的口頭禪,

肛腸科的同事們卻記得清清楚楚!

2017年3月9日晚21點零09分,原區一醫院肛腸科主任彭旭東因病去世了,他永遠地離開了我們,但他說過的話,做過的事,我們將永遠銘記!

就在他去世後的第五天,肛腸科傳來令人振奮的消息:由彭旭東主任生前嘔心瀝血,歷時4年多為患者謀福利的惠民專案——生物回饋聯合中醫制定個體化方案治療慢性便秘的臨床應用,目前已經準備完畢,不久前已經報請醫保局備案,即將開展實施。

命運帶走了彭旭東,卻帶不走他的……

他給科室留下了滿滿的榮譽

彭旭東有很多響亮的頭銜:中華中醫藥學會肛腸分會第六屆理事會理事、中醫藥高等教育學會臨床教育研究會肛腸分會理事、四川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大腸肛門專業委員會第四屆委員會委員、成都市龍泉驛區醫學會肛腸學會會長(主任委員)、成都名中醫……這些榮譽,

將帶領著肛腸科的同事們繼續努力前行。

他給團隊注入新的血液

2014年,彭旭東的新項目"一種用於PPH手術的癒合遮擋裝置"研發成功,並申請了國家專利,如今廣泛用於肛腸類手術,這項發明不但減輕了病人的痛苦,

也減少了病人的經濟負擔,每台手術病人至少節約500元。到目前為止,他已擁有專利1項,科研專案3項。

他帶出了一支“鐵人”團隊

在彭旭東的帶領下,科室的每個醫生都能掌握和熟練運用先進的痔上粘膜吻合器切除術(PPH)及痔瘡、直腸粘膜套紮術治療痔瘡、肛墊下移、直腸黏膜內脫垂、直腸前突等疾病,

成功地將鎮痛泵、長效止痛針等技術與手術技巧相結合,大大地減輕了患者手術時的痛苦。

他走了,留下了一條鐵的紀律

每個月第二周的星期二下午,是科室固定學習日,這是彭旭東10多年前就定下的規矩,從來沒變過,而科室每天的交接班時間,彭旭東又把它定為"晨教班"。每一個人把當天的工作心得與大家分享,共同提高,常常一個交接班就會進行一個小時。

他走了,科室工作依然有序進行

在他的帶領下,科室的所有人都迅速成長。去年10月份彭旭東住院以後,李剛作為代理主任,帶領大家有條不紊的開展各項工作,肛腸科並沒有出現因為主任生病離開了,發生“淩亂”的現象。

作為科室裡的一名年輕醫生,昝朝元在彭旭東的感染下,每天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和得失,提高很快,如今已經成為科室的得力幹將。

命運雖然帶走了彭醫生,

卻帶不走他留給我們的那些寶貴東西——科研成果和高尚品德。

願天堂裡沒有病魔

彭老師,一路走好!

主管:中共龍泉驛區委宣傳部

主辦:龍泉驛區互聯網資訊辦公室

承辦:龍泉驛區新聞中心

顧問:劉榮均 曾元平

主編:王永鳳

副主編:鄧晴風 曹思涵

編輯:蔣煜

記者:林萍

校對:李德玉

從來沒變過,而科室每天的交接班時間,彭旭東又把它定為"晨教班"。每一個人把當天的工作心得與大家分享,共同提高,常常一個交接班就會進行一個小時。

他走了,科室工作依然有序進行

在他的帶領下,科室的所有人都迅速成長。去年10月份彭旭東住院以後,李剛作為代理主任,帶領大家有條不紊的開展各項工作,肛腸科並沒有出現因為主任生病離開了,發生“淩亂”的現象。

作為科室裡的一名年輕醫生,昝朝元在彭旭東的感染下,每天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和得失,提高很快,如今已經成為科室的得力幹將。

命運雖然帶走了彭醫生,

卻帶不走他留給我們的那些寶貴東西——科研成果和高尚品德。

願天堂裡沒有病魔

彭老師,一路走好!

主管:中共龍泉驛區委宣傳部

主辦:龍泉驛區互聯網資訊辦公室

承辦:龍泉驛區新聞中心

顧問:劉榮均 曾元平

主編:王永鳳

副主編:鄧晴風 曹思涵

編輯:蔣煜

記者:林萍

校對:李德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