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莊裡人的晚年生活都是咋過的?

提起老年人的生活,不少人第一反應都會是“ 廣場舞”。石家莊早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莊裡的老人們每天到底都在做些什麼? 日前,記者對老年人的生活進行了一番探訪,發現不少老年人在退休後找到了屬於自己的生活。

剛看大孫女,又得接著看孫子

4 月20 日上午,槐北公園裡有不少帶著一兩歲的孩子來遊玩的老人。60 歲的吳阿姨懷裡抱著不滿一歲的小孫子來公園遛彎兒,她告訴記者,幾年前退休之後,家裡剛好添了個小孫女。

兒子兒媳工作都比較忙,孫女一直是由她照料。從此,她的生活便是圍著小孫女打轉了。

“孫女小的時候我也沒法出來,每天都是在家裡忙。等她大一些了,才能帶著她到公園裡轉一圈。”好不容易孫女長到3 歲上了幼稚園,吳阿姨以為終於“熬”出頭,可以有些自己的生活了,沒想到兒媳又生了二胎,只能繼續看孫子。“一切從頭開始了。”吳阿姨既開心,又有些無奈。

同樣帶孩子來公園遛彎兒的李阿姨,

與吳阿姨有類似的經歷,不過她在孫輩出生前,還過了兩年輕鬆的退休生活。“每天起床後,收拾收拾就趕緊去社區廣場上跳廣場舞,然後和老姐妹們聊聊天、打打牌,下午睡醒覺後再去公園裡溜達溜達。”想起當年那段日子,李阿姨一臉沉醉。現在因為每天都要看孩子,和那些老姐妹們聯繫也不多了。“我的那些老姐妹們,現在的生活也大多都是圍著孩子轉。
只能等到孩子們大一些了,我們再重新聚在一起。”

現在社會生活壓力大,年輕夫妻裡雙職工占了大多數,照看下一代的重任,只好落在了老人們頭上。記者發現,像吳阿姨和李阿姨這樣,把自己的時間幾乎全“奉獻”給了孫輩的老年人不在少數。

唱歌治癒了“退休後失落症”

公園裡也不全是帶孩子遛彎兒的老人。採訪過程中,一陣悠揚的歌聲引起了記者的注意。趙大爺是其中一位演唱者。

在唱歌的間歇,他與記者聊了起來。

趙大爺曾是一名中學教師,剛退休時感覺有些不適應。“退休前每天都和學生們在一起,一直覺得很年輕,退休後很難接受自己年紀已經不小了這個事實,有話也不知道和誰去說,整天憋得慌。”一次偶然的機會,趙大爺來逛槐北公園,發現有好幾個老人在這裡唱歌,本來就喜歡唱歌的他立即加入了這個團體。“大家在一起唱唱歌,

聊聊天,感覺心情特別舒暢。”

記者在槐北公園轉了一圈,發現老年人組成的這類興趣團體還有很多,唱歌的,跳舞的,健身的,都是七八個人聚在一起活動。對於這些老年人們來說,這類活動既是娛樂,也是社交。

居委會組織的活動也不少

除了老人自發組成的興趣團體外,石家莊各大居委會也為社區的老年人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活動。

裕東辦事處金馬一社區居委會書記王玲告訴記者,他們不定期會在社區裡組織科普宣傳和展覽,向社區居民們發放宣傳品等。“活動的參與者80%以上都是老年人。老年人平時外出參觀科普展覽的機會相對比較少,這類活動讓他們開擴了眼界,豐富了晚年生活。”

金馬三社區居委會一直在組織社區內的老年人向剪紙老藝人學習剪紙手藝,廚藝大比拼等活動更是充分調動了老人們的積極性,大家在相互比試的過程中獲得了更大的樂趣。社區居委會書記胡景鳳告訴記者,他們還曾組織老年人去太平河看花海。“ 有的老人行動不便,志願者們就用輪椅推著他們一起去。老人們一起外出遊玩時都特別高興。”胡景鳳說,這些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豐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讓他們老有所樂。

年輕時沒學的,現在有空學了

每到週五中午,安阿姨匆忙吃過午飯後,便急忙趕到石家莊市老年大學上課。安阿姨從2016 年開始在老年大學學習,先後學習了素描、唱歌等課程,現在又在上電腦班。

“我學的這些都是自己早就想學的東西,年輕的時候想學習,卻沒有時間,現在有時間了,趕快學習學習,活到老學到老嘛。”安阿姨笑著對記者說,和她情況類似的同學非常多,“我們雖然上了年紀,但是學習起來還是很認真的,絕不糊弄。我們有和年輕人一樣的求知欲,這讓我們變得更年輕、更快樂了。”

還有不少老年人熱心公益活動

還有不少老年人熱心參與公益活動。王玲告訴記者,金馬一社區有一位趙大爺去年得了重病,需要人照顧,老伴又不會做飯,關鍵時刻,老鄰居們站了出來。“趙大爺所在樓的樓長曹鳳錦已經67 歲了,她帶著同樓的幾位老人為趙大爺做飯送飯。趙大爺住院時,老鄰居們天天過去陪護,還幫著趙大爺家打掃衛生、晾曬被褥。在老鄰居們的照顧下,趙大爺身體已大有好轉,現在又能和大家一起搞活動、唱歌了。”

金馬一社區居民很多,活動室內桌椅利用率很高。一些老人經常會自發檢查活動室的桌椅,發現問題就趕緊維修。“在我們的社區內,每棟樓每個單元都有熱心的老年人向鄰里提供幫助。”王玲說。

〓說法〓

老年是需要努力把握住的階段

老年人應如何利用好自己的時間?石家莊的社會學家李芳認為,很多老年人認為上了年紀就只能混日子,過一天算一天。這種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老年是人生的一個階段,這個時期的老人有更充足的時間,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多學習新東西來適應不斷進步的社會,多做一些公益活動去幫助別人,從而令自己的生活更為豐富充實。從這個角度來說,老年是人生一個非常好同時也要努力把握住的階段。”

針對一些老年人為了看孩子不能自由支配時間的問題,李芳說,為了支持下一代的工作和生活,很多老人確實做出了很大犧牲,雖說有些老人是心甘情願地奉獻,但是年輕人也不應該就此把看孩子當成老人的工作,理所當然地享受老人們的付出。“年輕人應該在休息時主動看孩子,把這部分時間還給老人,讓老人能夠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李芳建議。

石家莊各大居委會也為社區的老年人組織了豐富多彩的活動。

裕東辦事處金馬一社區居委會書記王玲告訴記者,他們不定期會在社區裡組織科普宣傳和展覽,向社區居民們發放宣傳品等。“活動的參與者80%以上都是老年人。老年人平時外出參觀科普展覽的機會相對比較少,這類活動讓他們開擴了眼界,豐富了晚年生活。”

金馬三社區居委會一直在組織社區內的老年人向剪紙老藝人學習剪紙手藝,廚藝大比拼等活動更是充分調動了老人們的積極性,大家在相互比試的過程中獲得了更大的樂趣。社區居委會書記胡景鳳告訴記者,他們還曾組織老年人去太平河看花海。“ 有的老人行動不便,志願者們就用輪椅推著他們一起去。老人們一起外出遊玩時都特別高興。”胡景鳳說,這些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豐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讓他們老有所樂。

年輕時沒學的,現在有空學了

每到週五中午,安阿姨匆忙吃過午飯後,便急忙趕到石家莊市老年大學上課。安阿姨從2016 年開始在老年大學學習,先後學習了素描、唱歌等課程,現在又在上電腦班。

“我學的這些都是自己早就想學的東西,年輕的時候想學習,卻沒有時間,現在有時間了,趕快學習學習,活到老學到老嘛。”安阿姨笑著對記者說,和她情況類似的同學非常多,“我們雖然上了年紀,但是學習起來還是很認真的,絕不糊弄。我們有和年輕人一樣的求知欲,這讓我們變得更年輕、更快樂了。”

還有不少老年人熱心公益活動

還有不少老年人熱心參與公益活動。王玲告訴記者,金馬一社區有一位趙大爺去年得了重病,需要人照顧,老伴又不會做飯,關鍵時刻,老鄰居們站了出來。“趙大爺所在樓的樓長曹鳳錦已經67 歲了,她帶著同樓的幾位老人為趙大爺做飯送飯。趙大爺住院時,老鄰居們天天過去陪護,還幫著趙大爺家打掃衛生、晾曬被褥。在老鄰居們的照顧下,趙大爺身體已大有好轉,現在又能和大家一起搞活動、唱歌了。”

金馬一社區居民很多,活動室內桌椅利用率很高。一些老人經常會自發檢查活動室的桌椅,發現問題就趕緊維修。“在我們的社區內,每棟樓每個單元都有熱心的老年人向鄰里提供幫助。”王玲說。

〓說法〓

老年是需要努力把握住的階段

老年人應如何利用好自己的時間?石家莊的社會學家李芳認為,很多老年人認為上了年紀就只能混日子,過一天算一天。這種想法和做法都是不可取的。“老年是人生的一個階段,這個時期的老人有更充足的時間,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比如多學習新東西來適應不斷進步的社會,多做一些公益活動去幫助別人,從而令自己的生活更為豐富充實。從這個角度來說,老年是人生一個非常好同時也要努力把握住的階段。”

針對一些老年人為了看孩子不能自由支配時間的問題,李芳說,為了支持下一代的工作和生活,很多老人確實做出了很大犧牲,雖說有些老人是心甘情願地奉獻,但是年輕人也不應該就此把看孩子當成老人的工作,理所當然地享受老人們的付出。“年輕人應該在休息時主動看孩子,把這部分時間還給老人,讓老人能夠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李芳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