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心內科醫生提醒:血壓升高怎麼辦?判斷是否得高血壓需要這幾步

今年43歲的秦女士急匆匆地來心內科看診,一進門就開門見山的說道:“醫生,今天我感到頭很暈,一量血壓150/90mmHg,我肯定得了高血壓……”

其實,一次血壓升高,不足以被診斷為高血壓。要確定秦女士是否真的患上高血壓,需要進行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多次測量血壓

發現血壓升高,應該首先重複多次測量,以保證結果是準確的。因為不論是血壓正常的人還是高血壓患者,一天當中,血壓都是持續波動的。在過度勞累、緊張焦慮、過度用力、寒冷或者炎熱等多種因素下,

血壓都會發生改變,在比較敏感的人群身上就會出現頭暈、頭痛等反應。

像秦女士這樣,現在處於焦急狀態,是不適合立即測量血壓的。先靜下心來休息10分鐘到半小時,然後按照標準姿勢重新測量2-3次。不論結果是否正常,在之後的幾天裡,再反復測量幾遍,看看結果是不是正常。

如果連續3次(不同日測量)血壓大於140/90mmHg就要當心真的得了高血壓了,

這時候就要及時去心內科就診治療了。

第二步:明確診斷,對症下藥

如果真的得了高血壓,不要過於著急想吃降壓藥趕緊把血壓降下來,因為高血壓分為原發性與繼發性,像腎病、內分泌疾病、血管炎等疾病,都有可能引起高血壓。醫生會根據患者的情況,

選擇適合的檢查方式,來明確高血壓的原因,便於制定個體化的治療方案。

第三步:服用降壓藥的問題

很多朋友會有這種想法:發現血壓升高,就問問身邊有高血壓的朋友吃的什麼藥,或者什麼藥比較好,然後自己也選同樣的藥。在這裡,先告訴大家,

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原因有兩個。

第一,有些高血壓,先不急著吃藥

高血壓需不需要吃藥,不僅僅是看血壓的高低情況,還要看發生心血管意外的風險大小。醫生在指定患者治療方案之前,一定會詳細詢問患者的年齡、家裡有沒有心臟病患者、有沒有肥胖、高血脂、糖尿病等,還要做一些檢查,瞭解心臟、血管的健康情況。所以,有的患者覺得醫生諮詢這麼多,還開了一些與血壓沒有關係的檢查,

就拒絕了。殊不知,這些都是為確診你患的高血壓類型判斷及風險評估。

第二,該吃什麼降壓藥,要由醫生判斷

降壓藥的種類有很多,不同的類別適宜的人群也不同,副作用、禁忌也是有區別的,醫生會根據指南、經驗、患者的個體情況來制定適合的高血壓用藥方案。

我們之前有一期《臨床一線5大類降壓藥》的總結,是為了讓患者瞭解目前一線用的比較多的各大降壓藥的作用及注意事項。然後我們在留言中看到很多患者諮詢自己該服用哪種藥物或者是如何聯合用藥,這裡我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所有高血壓患者都是一個個體,在醫生沒有看過你的各項指標的檢查報告,沒有詳細詢問你的家族史、疾病史等情況之下,是無法做出精准的判斷。還要提醒廣大患者,切勿輕信別人推薦的高血壓用藥方案,別人的用藥方案並不適合你的病情。

除此之外,高血壓患者除了服用降壓藥,還有一些不降壓,但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幫助的藥物,如阿司匹林、他汀類的調脂藥,也是需要醫生評估風險之後決定是否給患者服用,切勿自行購買後亂服用,以免對身體造成傷害。

然後我們在留言中看到很多患者諮詢自己該服用哪種藥物或者是如何聯合用藥,這裡我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你,所有高血壓患者都是一個個體,在醫生沒有看過你的各項指標的檢查報告,沒有詳細詢問你的家族史、疾病史等情況之下,是無法做出精准的判斷。還要提醒廣大患者,切勿輕信別人推薦的高血壓用藥方案,別人的用藥方案並不適合你的病情。

除此之外,高血壓患者除了服用降壓藥,還有一些不降壓,但對預防心血管疾病有幫助的藥物,如阿司匹林、他汀類的調脂藥,也是需要醫生評估風險之後決定是否給患者服用,切勿自行購買後亂服用,以免對身體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