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身體一個部位過粗易短命!這些人千萬要注意……

想健康長壽,可別忽視身體的一些細微變化。美國“福克斯新聞網”刊文,列出了幾個可能是疾病徵兆的身體特徵,幫您測測健康狀況。

食指短

美國《關節炎與風濕病》雜誌刊登研究稱,食指比無名指短的女性,體內雌激素水準較低,患膝關節炎的幾率會增加1倍,男性也可能有此問題。

有這類特徵的人群要加強膝部鍛煉:坐直,

抬起雙腿與地面平行,保持10秒再放下,反復做10次。

腿長

英國《流行病學與社區健康雜誌》刊登研究稱,腿長在50.8─73.7釐米之間的女性,4種肝脢水準較高。

這類人需要控制飲酒,每天喝紅酒不要超過142毫升,啤酒不要超過341毫升﹔做家務要戴口罩﹑手套,

避開有毒化學物質。

胳膊短

美國《神經病學》雜誌的一項研究稱,胳膊短的女性患認知障礙症的可能性增加50%。可以通過下面方法測試:站立,展開雙臂與地面平行,量量左手指尖到右手指尖的長度,成年女性最短不能低於152釐米。

手臂過短的人平時要多活動雙臂,還可以培養能使手臂靈活的繪畫或陶藝等愛好。

腰粗

美國《神經病學》雜誌刊登研究稱,在40多歲時長出大肚腩的人,

70歲後患認知障礙症的可能性增加3.6倍。

這類人平時要注意飲食,多吃含單一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堅果﹑黑巧克力等食物,多運動。

胸部大

《加拿大醫學會雜誌》刊登一項為期10年的研究稱,在綜合考慮飲食﹑身體肥胖﹑家族史和是否吸煙等因素後,發現胸部大的女性患糖尿病的幾率會增加1.5倍。

女性胸部的脂肪組織可能對激素很敏感,會影響胰島素抗性,從而引發糖尿病。

這類人群可進行高強度間歇式鍛煉。

腿肚子小

美國《中風》雜誌刊登法國一項研究稱,小腿圍小於33釐米的女性,更容易出現頸動脈斑塊,增加中風風險。腿肚子粗,說明皮下脂肪厚,這種皮下脂肪能吸收並存儲血流中的脂肪酸,從而降低中風危險。

小腿太細的人平時可以多喝綠茶,

保持心臟健康,減少中風幾率。

耳垂有皺紋

《美國醫學雜誌》刊登一項研究稱,如果耳垂上有線形皺紋,日後發生心臟病的幾率更高。一個耳垂有皺紋,心臟病風險會提高 33%;兩耳垂各有一條皺紋,風險會增加77%。雖然尚不明確具體原因,不過專家認為耳垂皺紋或許是因缺乏彈性纖維,而這也會導致動脈血管的硬化。

如果發現耳垂皺紋,就要注意預防心臟病了,努力節食減肥,減少膽固醇攝入量,注意降低血壓等。

嗅覺差

美國《神經學年鑒》刊登研究稱,有些老年人無法分辨香蕉﹑檸檬等水果的氣味,其4年內患帕金森病的幾率要高出5倍。研究人員認為,負責嗅覺功能的大腦區域是帕金森病最先侵襲的區域,這在症狀發作前2─7年就會顯示出徵兆。

這樣的老人可服用魚油等膳食補充劑,以增強大腦的抵禦力。

再看看生活中這9個不良習慣,比吸煙還可怕!千萬不要做!

一坐一整天

長時間坐辦公室或坐車會帶來多種健康疾病,即使經常鍛煉也無法抵消久坐危害。加拿大阿爾伯塔省衛生服務與癌症保健中心新研究發現,每年發生的近16萬例乳腺癌、結腸癌、前列腺癌和肺癌都與缺乏運動有關。

建議:工作中應養成定時起身走動的習慣,在家中也應該多活動身體。

2不開抽油煙機

美國《環境衛生展望》雜誌刊登一項新研究發現,使用燃氣灶時通風不暢會導致室內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甲醛嚴重超標。這三種污染物在二手煙中極為常見。

建議:不論煎炒蒸煮,只要使用燃氣灶,都應打開油煙機,可使污染降低60%~90%。

3肉吃太多

動物蛋白含可促進腫瘤細胞生長的生長激素IGF-1。美國《細胞代謝》雜誌刊登南加州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中年時大量攝入動物蛋白的人群日後癌症死亡率比同齡人高4倍,但對於65歲以上的人就不會有什麼傷害。

建議:以豆類等植物蛋白取代部分動物蛋白。中年人每天應按體重補充蛋白質,每2磅(0.9千克)應補充0.8克。

4愛吃高溫油炸食物

有多項研究表明,食用油溫度過高會產生丙烯醛和大量多環芳烴化合物。此類致癌物同樣存在於香煙中,容易導致呼吸道炎症。

建議:多使用橄欖油,做菜時避免油溫太高。

5長期缺覺

長期睡眠不足容易引發高血壓、心臟病、中風、肥胖和其他健康問題。研究發現,每晚睡眠不足6~7小時導致死亡率的增加比例與吸煙相當。另外,缺乏深度睡眠和晝夜節律紊亂還會加快腫瘤的生長速度。

建議:保證每天7~8小時的充足睡眠對健康至關重要。

6沒有喝足夠的水

即使是輕微程度的脫水(只缺少2%的正常體液)也會影響能量水準。脫水會造成血液更黏稠,降低了心臟向各個組織器官輸送氧氣和營養物質的效率。

建議:一般我們上班的時候,由於長時間的對著電腦,所以要多多補充水分。為了計算您是否達到正常的飲水量,將您的體重轉換為磅,體重除以2,再乘以28.35,這樣就可以得出一天您應該和多少毫升的水了。

7累了就不再鍛煉

這種做法會適得其反。研究發現,習慣於久坐但身體健康的成年人每週進行3次鍛煉,每次20分鐘,6周後他們就不再感覺疲勞,反而更有精力。經常鍛煉能增強身體力量和耐力,有助於心血管系統將氧氣和營養物質輸送到身體各處。

建議:幾乎所有活動都有助於緩解疲勞,比如唱歌、深呼吸、散步等。實在提不起力氣時,可以平躺下來,把枕頭墊在腳下,使雙腳略高於頭部,可以使血液向頭部流動,從而保持清醒。

8躺在床上玩手機

平板電腦、智慧手機等的顯示幕所發出的藍光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擾亂人體自然的生理節奏,從而造成疲勞。

建議:至少在睡前半小時關機。

9臨睡前小酌一杯

酒精會降低血糖含量,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產生鎮靜效應,最終擾亂睡眠。這是因為酒精在代謝過程中會造成腎上腺分泌紊亂,讓飲酒者在夜間很容易醒來。

建議:睡前3~4個小時內不要飲酒。

山東商報新媒體綜合

(央視財經 人民日報)

編輯 崔妮娜

山東商報官微

領導說了

你點山東商報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

努力節食減肥,減少膽固醇攝入量,注意降低血壓等。

嗅覺差

美國《神經學年鑒》刊登研究稱,有些老年人無法分辨香蕉﹑檸檬等水果的氣味,其4年內患帕金森病的幾率要高出5倍。研究人員認為,負責嗅覺功能的大腦區域是帕金森病最先侵襲的區域,這在症狀發作前2─7年就會顯示出徵兆。

這樣的老人可服用魚油等膳食補充劑,以增強大腦的抵禦力。

再看看生活中這9個不良習慣,比吸煙還可怕!千萬不要做!

一坐一整天

長時間坐辦公室或坐車會帶來多種健康疾病,即使經常鍛煉也無法抵消久坐危害。加拿大阿爾伯塔省衛生服務與癌症保健中心新研究發現,每年發生的近16萬例乳腺癌、結腸癌、前列腺癌和肺癌都與缺乏運動有關。

建議:工作中應養成定時起身走動的習慣,在家中也應該多活動身體。

2不開抽油煙機

美國《環境衛生展望》雜誌刊登一項新研究發現,使用燃氣灶時通風不暢會導致室內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甲醛嚴重超標。這三種污染物在二手煙中極為常見。

建議:不論煎炒蒸煮,只要使用燃氣灶,都應打開油煙機,可使污染降低60%~90%。

3肉吃太多

動物蛋白含可促進腫瘤細胞生長的生長激素IGF-1。美國《細胞代謝》雜誌刊登南加州大學一項新研究發現,中年時大量攝入動物蛋白的人群日後癌症死亡率比同齡人高4倍,但對於65歲以上的人就不會有什麼傷害。

建議:以豆類等植物蛋白取代部分動物蛋白。中年人每天應按體重補充蛋白質,每2磅(0.9千克)應補充0.8克。

4愛吃高溫油炸食物

有多項研究表明,食用油溫度過高會產生丙烯醛和大量多環芳烴化合物。此類致癌物同樣存在於香煙中,容易導致呼吸道炎症。

建議:多使用橄欖油,做菜時避免油溫太高。

5長期缺覺

長期睡眠不足容易引發高血壓、心臟病、中風、肥胖和其他健康問題。研究發現,每晚睡眠不足6~7小時導致死亡率的增加比例與吸煙相當。另外,缺乏深度睡眠和晝夜節律紊亂還會加快腫瘤的生長速度。

建議:保證每天7~8小時的充足睡眠對健康至關重要。

6沒有喝足夠的水

即使是輕微程度的脫水(只缺少2%的正常體液)也會影響能量水準。脫水會造成血液更黏稠,降低了心臟向各個組織器官輸送氧氣和營養物質的效率。

建議:一般我們上班的時候,由於長時間的對著電腦,所以要多多補充水分。為了計算您是否達到正常的飲水量,將您的體重轉換為磅,體重除以2,再乘以28.35,這樣就可以得出一天您應該和多少毫升的水了。

7累了就不再鍛煉

這種做法會適得其反。研究發現,習慣於久坐但身體健康的成年人每週進行3次鍛煉,每次20分鐘,6周後他們就不再感覺疲勞,反而更有精力。經常鍛煉能增強身體力量和耐力,有助於心血管系統將氧氣和營養物質輸送到身體各處。

建議:幾乎所有活動都有助於緩解疲勞,比如唱歌、深呼吸、散步等。實在提不起力氣時,可以平躺下來,把枕頭墊在腳下,使雙腳略高於頭部,可以使血液向頭部流動,從而保持清醒。

8躺在床上玩手機

平板電腦、智慧手機等的顯示幕所發出的藍光會抑制褪黑素的分泌,擾亂人體自然的生理節奏,從而造成疲勞。

建議:至少在睡前半小時關機。

9臨睡前小酌一杯

酒精會降低血糖含量,抑制中樞神經系統,產生鎮靜效應,最終擾亂睡眠。這是因為酒精在代謝過程中會造成腎上腺分泌紊亂,讓飲酒者在夜間很容易醒來。

建議:睡前3~4個小時內不要飲酒。

山東商報新媒體綜合

(央視財經 人民日報)

編輯 崔妮娜

山東商報官微

領導說了

你點山東商報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