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平塘:做特色 增效益 現代農業結碩果

一個個大棚連接成片,一塊塊荒蕪的土地被快速流轉,一個個專案扎實推進;新嫩的茶葉在春天裡散發著陣陣清香,綠色蔬菜令人垂涎欲滴,“兩河”桃子使人胃口大開,成群的羊兒在山坡上悠閒地吃草;農業園區、基地、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組織蓬勃發展……走進平塘的新農村,

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幅幅山地特色農業的絕美立體畫卷。

近年來,平塘縣以糧食增產、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三增”為目標,以創建省級重點農業示範園區為抓手,大力推進綠茶、商品蔬菜、畜禽養殖、精品水果、烤煙等農業優勢產業發展。並按照“優勢產品區域化、基地建設規模化、標準化”原則,

提出了在苗二河、平裡河重點打造精品四月桃和高效蔬菜,在平舟鎮重點打造精品楊梅和高效蔬菜,在牙舟重點打造煙糧牧,著力打造“金山銀坡”。不斷打破過去千家萬戶分散的經營模式,靠天吃飯、簡單粗放、廣種薄收已不再是農業發展的標籤,平塘逐步形成了以“茶、菜、畜”為三大主導的山地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新格局。

當地姑娘正在採茶

由點及面 基地“攪活”大格局

龍頭企業是農業產業化的鏈條核心,農業產業化經營離不開龍頭企業的大力發展。在農業產業化進程中,平塘縣高度重視農業產業化體系建設,按照“上規模、多品種、大膽試,政府扶優扶強”的思路,把龍頭企業作為產業化建設的主陣地,想方設法引進項目,

千方百計培育龍頭。在政策、專案和資金等方面的大力扶持下,已吸引了山海原生茶業、玉水一壺春茶業、玉水禽蛋等多家農業企業“下嫁”平塘,並建成高效蔬菜、精品水果、綠茶、油茶等農業優勢產業生產基地,帶動農業產業朝著規模化和產業化方向發展。

通州鎮平裡河村通過基地建設,輻射帶動了周圍18個村民組3800多人發展種植,農戶戶均年純收入達3.24萬元,全縣蔬菜種植達98萬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