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波及20多個行業,共用經濟果真開掛了麼?

去年下半年,各類共用單車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在各大城市的路邊,而今年上半年共用充電寶的項目又橫空出世,成功吸引了資本的注意力。一時間,共用經濟風起雲湧,引發了市場對未來無限的想像。

共用果真開掛了麼?

什麼是共用

當你在百度裡面輸入“共用”兩字,百度會為你找到約100,000,000個相關結果。今天我們所聊的共用當然不只是單純的資訊共用,我們所定義的共用大致包含以下幾種含義:

a) 閒置資源價值最大化

將私有物品放置於共用服務平臺,

從而使得使用價值最大化。比如說uber匹配私家車司機閒置座位、司機與乘客的供需關係,從而讓用戶雙方都受益。

b) 通過再分配增加產品週期

重新分配意味著減少(reduce)、迴圈(recycle)、再利用(reuse),修補(repair),再分配(redistribute)現有資源。最直接的例子便是阿裡旗下的閑魚市場,提供一個連接閒置產品與需要物品的雙方一個平臺,增加產品的使用週期,更合理地利用產品。

c) 協同生活方式

通過分享或者交換各自的時間、空間、技能、資金等一系列虛擬資產來促進人與人之間的社交。

d) 勞動力的自我解放

從社會化大生產當中脫離出來,成為了分享經濟當中的“自由人”應該是我們一代人都渴望, 二恰恰也是這種模式為分享經濟注入大量活力。

共用經濟企業成立時間分佈

基於以上特徵智投雲收錄共用相關創業公司329起。從公司成立時間看,在2012年之前公司數量基本處於平穩。

從12年到15年共用經濟企業呈現井噴式爆發,涉及到20多個行業。到2016年投資者熱情退卻,逐步回歸理性,少數諸如Uber以及Airbnb等共用經濟初創企業逐步發展壯大,走向成功;而更多的同行則走上了下坡路,甚至已經淡出公眾視野。

共用經濟企業成立地域分佈

從地域分佈上看,北京和上海幾乎佔據了一半的共用經濟企業,深圳、杭州、廣州緊隨其後。

共用經濟企業行業滲透

從細分上看,智投雲將329個公司歸為26個細分,最為火爆的包括共用汽車,共用辦公,共用單車以及共用車位。從顯示的融資資料看,近23%的公司獲得投資,由於行業的特殊性,不排除未披露的融資資訊,所以這個比例會相對比較高一些。

共用背後的投資邏輯

共用經濟的概念並不新穎,Airbnb、滴滴和Uber這些第一代共用經濟相關的企業目前已經十分成熟。從形式上來看,共用經濟調動了社會的部分閒置資源,供其他需要這部分資源的群體使用,而使用者並不獲得所有權。閒置資源為其所有者帶來了部分收益的同時,使用者僅需承擔使用這部分資源的費用,節約了大量的社會成本。且不說共用是否真的已經火了,我們不妨來說說各種共用背後的投資邏輯。

共用汽車/住宅

以Uber和Airbnb這倆共用經濟開創者為例分析可得出:

投資亮點一:龐大的市場需求使得這兩家企業成為巨大的流量入口

在Uber這樣的企業出現之前,打車困難幾乎是一個在全球普遍存在的問題。一方面,乘客在用車高峰期很難打到車,另一方面,整個社會存在大量閒置或空載的車輛。美國人口總量大約3.15億,而汽車保有量達到了2.5億,社會閒置的運力驚人。然而,在移動互聯網技術普及之前,需求和供給的匹配成本很高,

另外,陌生的司機和乘客之間互相缺乏信任,導致這部分運力很難和需求大規模地結合。而Uber的出現恰恰解決了這一難題,司機和乘客可以通過平臺匹配最佳的行程,同時Uber平臺為雙方提供的互相評價功能,使得未來的司機和乘客有可參考的標準。

Airbnb與Uber有相似之處,它的出現使得社會閒置房源得以與短途出行的人們的居住需求相匹配。Airbnb之所以成功的另一個原因是,在創業初期,Airbnb雇用了專業攝影團隊為每一個在其網站上發佈房源的房東免費上門拍攝照片。這一舉動使得其在各地的訂單量顯著增長。

投資亮點二:商業模式已得到驗證

Airbnb與Uber這兩家企業的業務模型都是可盈利的。Airbnb會向每個訂單的雙方收取一筆傭金,房東3%,房客6%-12%。而Uber則會向專車司機收取約20%的傭金。在這種情況下,Airbnb於2016年宣佈實現盈利,而Uber也於2015年宣佈在美國地區實現盈利。

投資亮點三:與其它風口齊頭並進

通過打車這個巨大的市場需求帶來的流量,騰訊和阿裡成功地培養了中國用戶的移動支付習慣,進而瓜分了移動支付這一市場,這才是它們投資打車應用的真實目的。

共用單車

去年下半年的共用單車的瘋狂融資一度也讓人們想起了當年的打車應用。但共用單車資產重,客單價低,即使沒有補貼也很難盈利。更重要的是,去年已經沒有了一個像移動支付這樣一個可以協同發展的領域可以與共用單車捆綁,資本爭先恐後的入局到底是出於什麼目的呢?

投資亮點一:短途出行需求得以滿足

首先,市場一直沒有為短途出行提供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從住處和公司到臨近地鐵站的這段路程一直是一個痛點。此前的許多市政建設會提供有樁的公共自行車,但始終受限於借還地點,還是有許多需求無法滿足。於是在各大城市的地鐵口,常常集結了大量摩的為市民提供這部分出行服務。共用單車的出現,使得這最後一公里的行程得以解決。隨處借,隨處還的特點使得用戶不必再為去哪找車和還車而煩惱。

投資亮點二:財務模型暗藏巨大利潤空間

另外,從財務模型來看,共用單車的主營業務雖然不能盈利,但是用戶在使用單車的時候都會繳納一筆押金。以摩拜和ofo為例,它們分別向用戶收取299元和99元。由於大部分是用其服務的客戶每日都會有租車需求,所以他們的押金會長期在平臺上沉澱。

未來預計兩家公司的活躍用戶均有望達到千萬級,如此一來它們的帳戶上將分別有30億和10億的流動資金。如此巨大的現金流可以十分輕鬆地在金融市場獲得1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這對於兩家公司來說都是過億的營收。資本或許是看准了這樣的財務模型,才會瘋狂的對共用單車下注。

共用充電寶

投資亮點:較輕的資產加上足夠痛的痛點

與共用單車相比,今年橫空出世的共用充電寶具有更輕資產、更容易維護的特點。據業內人士估算,每台充電寶每天被借出0.7~0.8次,單日收益平均2元。一台充電寶成本在90元左右,迴圈使用次數約為800次。在不考慮充電寶櫃檯成本、場地費用外,一台充電寶平均45天就能回收成本。與單車相比,共用充電寶甚至有望通過主營業務在一年內實現盈利。除此之外,共用充電寶同樣會對用戶收取一定押金。這樣的模式,使得經歷了去年單車火爆融資的投資人們,今年紛紛佈局共用充電寶。

共用停車位

投資亮點:痛點明顯,供需也很充分

另一類與出行相關的共用經濟是共用停車位,這個市場的痛點也十分明顯,隨著城市汽車保有量的增加,有車一族每天出行停車越來越困難。另一方面,當人們都去工作以後,很多社區白天的停車位空置率高達80%。共用停車類專案便是收集合作社區內每天空置的停車位元資訊,供前來附近活動的車主停車。

據瞭解,分享車位的車主每個月平均可獲得150-200元的收入。從業務模式來看,停車的痛點足夠痛,同時社區的停車位確實也比較充足。但這一模式除了供需雙方,還需與各社區物業線上下進行深入合作。而這樣的業務實際上是給物業的管理帶來更多負擔的,在沒有投入的情況下,物業很難有動力開展合作。所以該模式在未來能否成功,關鍵在於如何調動物業公司的積極性。

美國共用經濟的概況

美國作為引領世界的創業先驅,他們目前在共用經濟領域的創業方向很可能在未來成為中國的風口。

供其他需要這部分資源的群體使用,而使用者並不獲得所有權。閒置資源為其所有者帶來了部分收益的同時,使用者僅需承擔使用這部分資源的費用,節約了大量的社會成本。且不說共用是否真的已經火了,我們不妨來說說各種共用背後的投資邏輯。

共用汽車/住宅

以Uber和Airbnb這倆共用經濟開創者為例分析可得出:

投資亮點一:龐大的市場需求使得這兩家企業成為巨大的流量入口

在Uber這樣的企業出現之前,打車困難幾乎是一個在全球普遍存在的問題。一方面,乘客在用車高峰期很難打到車,另一方面,整個社會存在大量閒置或空載的車輛。美國人口總量大約3.15億,而汽車保有量達到了2.5億,社會閒置的運力驚人。然而,在移動互聯網技術普及之前,需求和供給的匹配成本很高,

另外,陌生的司機和乘客之間互相缺乏信任,導致這部分運力很難和需求大規模地結合。而Uber的出現恰恰解決了這一難題,司機和乘客可以通過平臺匹配最佳的行程,同時Uber平臺為雙方提供的互相評價功能,使得未來的司機和乘客有可參考的標準。

Airbnb與Uber有相似之處,它的出現使得社會閒置房源得以與短途出行的人們的居住需求相匹配。Airbnb之所以成功的另一個原因是,在創業初期,Airbnb雇用了專業攝影團隊為每一個在其網站上發佈房源的房東免費上門拍攝照片。這一舉動使得其在各地的訂單量顯著增長。

投資亮點二:商業模式已得到驗證

Airbnb與Uber這兩家企業的業務模型都是可盈利的。Airbnb會向每個訂單的雙方收取一筆傭金,房東3%,房客6%-12%。而Uber則會向專車司機收取約20%的傭金。在這種情況下,Airbnb於2016年宣佈實現盈利,而Uber也於2015年宣佈在美國地區實現盈利。

投資亮點三:與其它風口齊頭並進

通過打車這個巨大的市場需求帶來的流量,騰訊和阿裡成功地培養了中國用戶的移動支付習慣,進而瓜分了移動支付這一市場,這才是它們投資打車應用的真實目的。

共用單車

去年下半年的共用單車的瘋狂融資一度也讓人們想起了當年的打車應用。但共用單車資產重,客單價低,即使沒有補貼也很難盈利。更重要的是,去年已經沒有了一個像移動支付這樣一個可以協同發展的領域可以與共用單車捆綁,資本爭先恐後的入局到底是出於什麼目的呢?

投資亮點一:短途出行需求得以滿足

首先,市場一直沒有為短途出行提供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從住處和公司到臨近地鐵站的這段路程一直是一個痛點。此前的許多市政建設會提供有樁的公共自行車,但始終受限於借還地點,還是有許多需求無法滿足。於是在各大城市的地鐵口,常常集結了大量摩的為市民提供這部分出行服務。共用單車的出現,使得這最後一公里的行程得以解決。隨處借,隨處還的特點使得用戶不必再為去哪找車和還車而煩惱。

投資亮點二:財務模型暗藏巨大利潤空間

另外,從財務模型來看,共用單車的主營業務雖然不能盈利,但是用戶在使用單車的時候都會繳納一筆押金。以摩拜和ofo為例,它們分別向用戶收取299元和99元。由於大部分是用其服務的客戶每日都會有租車需求,所以他們的押金會長期在平臺上沉澱。

未來預計兩家公司的活躍用戶均有望達到千萬級,如此一來它們的帳戶上將分別有30億和10億的流動資金。如此巨大的現金流可以十分輕鬆地在金融市場獲得10%以上的年化收益率,這對於兩家公司來說都是過億的營收。資本或許是看准了這樣的財務模型,才會瘋狂的對共用單車下注。

共用充電寶

投資亮點:較輕的資產加上足夠痛的痛點

與共用單車相比,今年橫空出世的共用充電寶具有更輕資產、更容易維護的特點。據業內人士估算,每台充電寶每天被借出0.7~0.8次,單日收益平均2元。一台充電寶成本在90元左右,迴圈使用次數約為800次。在不考慮充電寶櫃檯成本、場地費用外,一台充電寶平均45天就能回收成本。與單車相比,共用充電寶甚至有望通過主營業務在一年內實現盈利。除此之外,共用充電寶同樣會對用戶收取一定押金。這樣的模式,使得經歷了去年單車火爆融資的投資人們,今年紛紛佈局共用充電寶。

共用停車位

投資亮點:痛點明顯,供需也很充分

另一類與出行相關的共用經濟是共用停車位,這個市場的痛點也十分明顯,隨著城市汽車保有量的增加,有車一族每天出行停車越來越困難。另一方面,當人們都去工作以後,很多社區白天的停車位空置率高達80%。共用停車類專案便是收集合作社區內每天空置的停車位元資訊,供前來附近活動的車主停車。

據瞭解,分享車位的車主每個月平均可獲得150-200元的收入。從業務模式來看,停車的痛點足夠痛,同時社區的停車位確實也比較充足。但這一模式除了供需雙方,還需與各社區物業線上下進行深入合作。而這樣的業務實際上是給物業的管理帶來更多負擔的,在沒有投入的情況下,物業很難有動力開展合作。所以該模式在未來能否成功,關鍵在於如何調動物業公司的積極性。

美國共用經濟的概況

美國作為引領世界的創業先驅,他們目前在共用經濟領域的創業方向很可能在未來成為中國的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