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戰略導彈­­­陸基導彈(蘇聯­­­俄羅斯)

今日就發一篇對毛子戰略導彈完整的介紹,連圖帶文字,希望大家喜歡!有些照片是我親自照的,也有俄羅斯的同學幫助照的。相信有些朋友已經看過了。至於海基的戰略導彈,

在這篇就先不發表了。

蘇聯在1959年設立的戰略火箭軍(Strategic Rocket Forces, SRF)構成了蘇聯戰略武力的基幹;它擁有全部的遠端(射程超過1000公里)陸基導彈,以及總數一萬枚戰略性彈頭中的六千枚,一旦核子衝突發生時,它將對三類目標發動核攻擊:1.敵人的核武力:包括地下建物、導彈發射場、機場、海軍基地、武器儲存場與及核戰指揮管制設施。

2.敵人的戰鬥力量:包括各軍種、港口和交通運輸網。3.敵人的民間與軍事工業。

1980-1988年間,蘇聯全速致力於洲際彈道導彈的現代化和多樣化,戰略火箭軍在歷經30年的改進後,已成為一支具有對全球發動核子攻擊的超級精良部隊,以SS-18重型洲際彈道導彈為主力,光是SS-18ICBM就可毀損全美65%~80%的洲際彈道導彈發射中心,並保有1000枚未用彈頭,

蘇聯海軍擁有全球規模最大的戰略導彈潛艇武力,以新銳的德爾他級和颱風級構成主力,它們都配備了可自蘇聯本土港口或沿岸地帶,投射至北美地區的潛射彈道導彈,以太平洋與北方艦隊為基地的彈道導彈潛艇上,配備了3000枚以上的核子彈頭,這些潛艇中的一部分,將可在核戰之後仍存活下來,進行反擊。

蘇聯的四任戰略火箭軍司令:

戰略火箭軍第一任司令涅傑林元帥

戰略火箭軍第二任司令克雷洛夫元帥

戰略火箭軍第三任司令比留佐夫元帥

戰略火箭軍第四任司令托盧布科元帥

短程彈道導彈

1:蘇聯FROG“蛙”式

這種火箭最早是由蘇聯在50年代研究製造的,在蘇軍中的正式型號是3P1型,“蛙”是由美國給它取的代號FROG翻譯而成的,也有人譯為“夫勞克”火箭,它最初於1957年裝備蘇軍摩托化步兵師和坦克師,以後經過不斷改進,演變出擁有7種不同型號的大家族,不同型號的火箭性能有很大差別。

“蛙1”型火箭採用單級固體燃料發動機,彈體直徑609毫米,長10米左右,翼展1530毫米,最大射程64公里,全重3175公斤,彈頭直徑850毫米,重680公斤,可裝常規或核子彈頭,它在飛行中依靠彈體旋轉和尾翼作用保持穩定,火箭發射車採用史達林式坦克改裝而成,與此同時,蘇聯又製造了一種體積較小的火箭,它的長度減小了1米,直徑減小了一半,重量減到2450公斤,最大射程只有27公里,它採用輕型水陸兩用坦克改裝成發射車,提高了快速機動的能力,這種火箭叫“蛙2”型戰術火箭,60年代前期,“蛙”型火箭又進行多次改進,出現了“蛙3”-“蛙7”等多種火箭,它們的體積、重量略有變化,最大射程45~50公里,都用輕型坦克車改成發射車,在這些武器中,使用最廣、影響最大的是“蛙7”型火箭,它從1965年起裝備蘇軍摩托化步兵師和坦克師的獨立戰術火箭營,並且出口到原來的華約國家,埃及、敘利亞、伊拉克等國也都使用。

“蛙7”火箭在設計中採用了許多先進技術,性能有較大提高,它除了幫助起飛的助推發動機和保持飛行的續航發動機外,還有1個旋轉發動機,使火箭在起飛階段得到1個旋轉力而保持飛行穩定性,它配有常規彈頭、核彈頭和化學彈頭,可根據不同的作戰任務隨意選用,為戰場使用提供了很大的靈活性,核彈頭的威力相當於0.5~2.5萬噸TNT炸藥,常規彈頭內裝有320公斤烈性炸藥,可以炸出16000個破片,為了確保可靠的引爆作用,引信上備有 8個感應裝置,發射車用輪式載重車改裝而成,車體後部裝有狹長的發射機和吊車,可在陣地上裝配好彈體和彈頭後,迅速送上發射軌,火箭的最大射程67公里,最小射程15公里,飛行時間30~60秒,完成射擊任務後立即轉移陣地,“蛙7”火箭從60年代到80年代曾在許多國家廣泛使用,直到蘇聯使用性能更先進的甲蟲導彈取而代之。

2:蘇聯SS-1B/C飛毛腿戰術導彈

在震驚世界的波斯灣戰爭中,伊拉克用蘇聯“飛毛腿”導彈頻頻攻擊以色列和沙烏地阿拉伯,引起世界各國的強烈反應。直到戰爭結束前幾小時,一枚“飛毛腿”導彈還擊中了美軍的一個餐廳,造成數十名士兵傷亡。美軍稱這是戰爭期間遭受的最大傷亡,是“最黑暗的時刻”。實際上這種武器在蘇聯叫作R-11型戰術導彈,“飛毛腿”是北約國家給它起的名字,美國人則叫它SS一1型導彈,蘇聯代號“月亮”。它首次出現在1957年的莫斯科紅場閱兵式上,導彈直徑840毫米,長約10.4 米,發射車用史達林Ⅱ型坦克改裝而成。行軍狀態導彈發射架橫置在坦克頂部,使用時向車體後方傾轉,直立於地面。

飛毛腿導彈採用單級液體燃料火箭推進,最大飛行速度達到5倍音速,最大射程 160千米,最小射程80千米,全重4500千克。它配用兩種不同類型的戰鬥部,一種是常規戰鬥部,重 700千克;另一種是核彈頭,重 400千克。核爆炸的威力相當於20萬噸TNT炸藥。8年後的蘇聯紅場閱兵上,出現了另一種新式戰術導彈,它的外形與“飛毛腿”十分相似,只是長度增加了 0.6米左右,西方專家分析這是“飛毛腿”的改進型,因此稱它“飛毛腿B”。彈體加長後,它的最大射程也從160千米增加到280千米。導彈重量增到 6300千克,核彈頭重量 700千克,威力只有10萬噸TNT當量。增大射程和減小威力以後,可以提高戰場使用的靈活性,便於攻擊各種不同距離不同性質的戰術目標。新彈的運載車不再用坦克車體,而是用越野載重車改裝而成。採用這種8輪式載重車作為運輸、起豎、發射車,便於在公路上高速行駛,並且可以在發射以後迅速裝彈。

繼“飛毛腿B”之後還出現過一種“飛毛腿C”導彈,據稱它的射程進一步增至480千米。美軍有的情報報告則稱見到了射程為450千米的“飛毛腿KY-3”型導彈。但是這些導彈至今沒有詳細報導。

“飛毛腿”導彈裝備蘇軍統帥預備隊和集團軍戰役戰術火箭旅,每個旅編有18輛發射車,每輛車配備4枚導彈,全旅共有72枚。主要用於對敵實施縱深打擊,消滅敵核子襲擊兵器,摧毀敵主要軍事集團,尤其是摧毀敵坦克機械化部隊及戰役預備隊,破壞敵地面軍隊和航空兵的作戰指揮體系;消滅敵防空兵器,牽制敵軍作戰機動,阻止敵戰役預備隊的開進,破壞其戰役後方工作,摧毀敵軍重要通信交通樞紐。除了蘇聯和華約國家外,埃及、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等國也都擁有了這種武器。兩伊戰爭中,伊拉克和伊朗相互發射大量“飛毛腿”導彈,攻擊對方的重要城市,成為現代軍事史上有名的“襲城戰”。“飛毛腿”導彈雖在海灣戰爭中大量使用而名噪一時,可是它有個致命的弱點就是精准度太差。一般報導它的圓公算偏差範圍為300米,實際上在戰場上使用時偏差達到1000米以上。第四次中東戰爭的最後一天,埃及發射3枚導彈攻擊以色列的三個目標,結果都末命中要害部位。

3:蘇聯SS-12/SS-22 SCALEBOARD彈道導彈

型號:SS-12

綽號:“薄板”。總長:11.25米。直徑:1.01米。總重量:9700千克。最大射程:800千米。發射方式:車載機動發射。命中精度:900米。戰鬥部型號:常規彈頭或核彈頭(50萬噸當量)。戰鬥部重量:800千克。制導方式:慣性。服役時間:1969年。

3:蘇聯SS-21“聖甲蟲”戰術導彈

“聖甲蟲”導彈是蘇聯於70年代裝備的短程地對地戰術導彈,蘇軍稱它“圓點”或“托契卡”導彈,西方國家叫它SS-21型導彈。它的主要用途是取代以前的“蛙-7”火箭,攻擊敵人的導彈發射陣地、指揮所、彈藥庫、燃料庫等重要軍事目標。早期的“甲蟲”導彈最大射程只有70千米,不能滿足攻擊縱深目標的需要。1989年以後裝備的導彈經過重大改進,採用先進的固體燃料發動機,飛行速度300~500米/秒,最大射程增加到 120千米。彈上裝有數位式計算器和自主式慣性控制系統,尾部有空氣動力舵。導彈全長6.4米,直徑650毫米,發射重量2噸,它可以配用常規彈頭、核子彈頭、化學彈頭、末制導彈頭或子母彈彈頭。

每套“聖甲蟲”武器系統由1輛發射車和1輛彈藥車組成,兩種車都有較高機動能力。車上6個輪胎的氣壓可以隨時調節,以便在各種崎嶇不平的地形行駛。最大行程650千米,行駛速度70千米/小時。車上裝備核、生、化防護裝置,此外還有噴水式推進器,具有一定的兩栖作戰能力,可用每小時10千米的速度在水中行駛。發射車上備有準備射擊的各種設備,導彈發射時不用對發射陣地進行測地和氣象準備、只用16分鐘就可以從行軍狀態轉入戰鬥狀態。發射完畢後,1.5分鐘內撤出陣地,以避免遭到對方火力破壞。彈藥車上部有兩個密封式隔艙,裡面裝有2枚裝配好的導彈供隨時使用。車上還有吊杆式起重機和液壓傳動裝置,可在 20分鐘內為發射軍裝填好導彈,據稱偏差不到10米。據西方情報部門估計,蘇聯自1976年起裝備了“聖甲蟲”導彈,每年生產200枚,總庫存量可達到 2500枚。除供本國使用外,還出口到波蘭、匈牙利、敘利亞等國家。

4:蘇聯SS-23“蜘蛛”式戰術導彈

SS-23導彈是蘇聯80年代製成的第三代地對地戰術導彈,蘇聯代號“奧卡河”。它在射程、精度和作戰使用方面都大大超過“飛毛腿”導彈。“飛毛腿”是在準備打核子大戰的思想指導下產生的,研究SS-23導彈時,蘇軍的戰略思想發生了重大變化,強調既要打核子大戰,又要打常規戰爭,尤其重視提高炮兵在常規戰爭中攻擊縱深目標的能力。

SS-23導彈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研究成功的。這種導彈在蘇軍中叫OTP一23型地對地戰術導彈,裝備在方面軍和集團軍的戰役戰術火箭旅,取代了原來裝備的“飛毛腿”導彈。每個旅有3個營,共12輛導彈發射車。它不僅用於打擊戰場上的戰術目標,而且要用來打擊戰役範圍的縱深目標,因此在設計這種武器時,特別強調提高遠射能力。它採用了先進的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導彈的長度只有7~5米,比“飛毛腿”導彈減短了3~6米,可是最大射程卻從300千米增大到 500千米,提高了60%,為了使這種導彈進一步提高常規戰鬥能力,當時的蘇軍炮兵元帥親自提出建議,為這種導彈研究一種500~1000千克重的高爆破彈頭,以便用來摧毀敵人的核武器發射陣地、指揮控制系統、空軍基地等重要軍事目標。他還建議製造一種大威力予毋彈,在目標區爆炸後撤出大量高速飛行的子彈,襲擊敵人裝甲防護較薄弱的戰鬥車輛,殺傷敵人有生力量。為了提高對遠距離目標的射擊精度,還採用了先進的慣性制導技術,使它的偏差距離減小別350米以內。

為了提高快速機動能力,導彈採用第三代大型輪式車作為運輸兼發射車,在長長的車體後部,裝有兩個長方形的發射箱,每個箱內存放一枚導彈。平時兩個發射箱平放在車上,外面塗有迷彩偽裝,看上去就像普通的軍用運輸車,既可以隱蔽自己,免遭敵人意外襲擊,又可以保護導彈,免受戰場塵土侵襲,有利於日常維護保養。作戰時豎起發射箱,向敵人發動猛烈攻擊。“蜘蛛”導彈原計劃部署250枚,但是美、蘇簽訂的中程核子武器條約規定不得部署和生產射程500千米以上的核武器,因此實際上部署167枚以後就停止裝備,已生產的200枚也必須銷毀,它實際上成了蘇聯戰術核武庫中的“末代皇帝”。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中程彈道導彈

1:蘇聯SS-2 Sibling中程彈道導彈,蘇聯當時仿製的德國V-2導彈,也是我國東風-1導彈的鼻祖。

型號:SS-2

綽號:“同胞”(Sibling)。總長:17.68米。直徑:1.65米。總重量:19632千克。飛行時間:7.5分鐘。最大速度:2175米/秒。最大射程:600千米。發射方式:地面發射架發射。戰鬥部型號:常規彈頭。戰鬥部重量:508千克。推進劑:液氧/酒精(燃燒時間85秒)。制導方式:無線電指令+慣性制導。服役時間:1954年。

2:蘇聯SS-3 Shyster中程彈道導彈

型號:SS-3

綽號:“訟棍”(Shyster) 。總長:20.747米。直徑:1.652米。總重量:28900-29100千克。最大射程:1200千米。發射方式:地面發射架垂直發射。命中精度:1250-1500米(俄羅斯資料)、2500-5000米(西方資料)。戰鬥部型號:常規彈頭或核彈頭。主動力型號:單級液體火箭發動機。氧化劑/燃料:液氧/92%酒精+8%水(總重量24400千克)(燃燒時間115.4秒)。制導方式:慣性制導。

3:蘇聯SS-4 Sandal.中程彈道導彈,古巴導彈危機的始作俑者,我國東風-4導彈的鼻祖。

型號:SS-4

綽號:討厭者。全長:21公尺。直徑:1.65公尺 (最大)。最大射程:1930公里。起飛重量:27.2噸。制導方式:慣性制導。彈頭重量:1360公斤。核彈當量:50萬噸。命中精度:2300公尺。反應時間:60-90秒。發射方式:地面陣地或發射井發射。

4:蘇聯SS-5中程彈道導彈(左),右為美國“潘興”地地導彈。

SS-5是蘇聯第一代戰略導彈,為戰略火箭軍一級液體燃料單彈頭中程彈道導彈,SS-4式的發展型。50年代後期初始設計,1961年起生產裝備部隊。至1971年裝備總數100餘枚。1977年起,為SS-20式取代,用作運載火箭。80年代初尚餘16枚。全長:24.5公尺。直徑:2.44公尺 (最大)。最大射程:4200公里。起飛重量:55噸。制導方式:慣性制導。彈頭重量:1600公斤。核彈當量:100萬噸。命中精度:1200公尺。

5:蘇聯SS-14 Scamp中程彈道導彈

型號: SS-14

綽號:“替罪羊”(Scamp) 。總長:10.6米。直徑:1.4米。總重量:28000千克。最大射程:4000千米。發射方式:車載式發射。命中精度:2000米。戰鬥部型號:核彈頭。戰鬥部重量: 500千克。戰鬥部裝藥:50萬噸當量。制導方式: 慣性制導。服役時間:1965年至1967年。產量:900枚。

6:蘇聯SS-20中程彈道導彈,從一定意義上說,它應該屬於遠端戰略導彈了。

SS-20為蘇聯第四代戰略導彈,為戰略火箭軍兩級固體燃料分導多彈頭機動中程彈道導彈。60年代後期初始由格魯吉亞設計師納季拉澤設計,1977年起裝備戰略火箭部隊。裝備總數450枚。導彈戰時置於發射車上,機動範圍50-80公里。也可地下井發射。兼配分導或單彈頭,必要時可加裝第三級,則具有遠端打擊能力。

全長:16.5公尺。直徑:1.7公尺 (最大)。最大射程:5000(分導)~10000公里(三級、單彈頭)。起飛重量:33噸。制導方式:慣性制導。彈頭重量:1100公斤。核彈當量:3×15萬噸(分導、每個)。命中精度:400公尺。反應時間:30秒(地下井)15分(地面機動)。

洲際導彈【陸基】

1:蘇聯SS-6洲際導彈,北約代號“警棍”,這是世界第一枚洲際導彈。1957年8月21日,蘇聯在世界上首次發射了射程可達8000公里的SS-6型洲際導彈,從此具備了運載核武器有效攻擊美國的手段。

1957年8月22日,蘇聯塔斯社帶著抑制不住的興奮宣佈,本國已於8月21日成功發射了一枚洲際導彈,射程達8000公里,並特別說明它“可向世界上任何地方發射”。聽到這一消息的美國,立即被一派驚慌恐怖的氣氛所籠罩,世界戰略力量的對比就此有了重大改變。

SS-6的北約綽號是“警棍”,蘇聯編號是R-7,它是世界上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但是由於當時的技術有限,SS-6的命中精度是非常差的,因此它很快就被其他型號所取代,轉行當上了運載火箭。蘇聯“月球一號”衛星的運載工具就是SS-6運載火箭。

型號: SS-6。綽號:“警棍”。總長:30米。直徑:8.5米。總重量:300000千克。最大射程:8000千米。發射方式:地面發射架發射。命中精度: 8000米。戰鬥部型號:500萬噸當量核彈頭。戰鬥部重量:3000千克。制導方式:無線電制導。服役時間:1959年。產量:10枚。

2:蘇聯SS-7洲際導彈,北約代號“鞍工”。

是蘇聯第二個洲際導彈型號,1961年發射成功,射程11000公里,前兩種亞型號從地面發射台發射,第三種亞型號從發射井發射。該彈曾發生嚴重事故,造成蘇聯陸軍元帥涅傑林和160名導彈專家葬身火海。

3:蘇聯SS-8洲際導彈,北約代號“黑羚羊”。

是一種兩級液體單單頭洲際導彈。外形像一顆巨大的步槍子彈,射程11000公里。從發射井發射。

4:蘇聯SS-9洲際導彈,北約代號“懸崖”。

1965年開始服役,1967年11月在莫斯科紅場閱兵式上首次展出。到1970年,蘇聯共部署288枚SS-9導彈,另有25個新的SS-9地下井正在建造。1975年後,一部分SS-9導彈被拆除,地下井加以改造,以便換裝SS-18導彈。SS-9導彈部署在從普列謝茨克周圍的西北角延伸到東南部滿洲里北部寬闊地帶的地下井中。1977年還有210枚SS-9導彈服役,現已退役,由SS-18導彈取代。SS-9V型在SS-9基本型上增加一個入軌第三級和一個帶戰鬥部的第四級,用作試驗型反衛星導彈。

5:蘇聯SS-10洲際導彈,北約代號“瘦子”。

這是蘇聯三級地對地洲際彈道導彈,也是蘇聯最後一種使用低溫推進劑的導彈。SS-10於1965年在莫斯科紅場首次公開展出。它是與SS-9導彈平行發展的一種型號,但在性能上不如SS-9那樣先進。SS-10導彈因為採用低溫液體推進劑,不適合作戰使用要求,最後沒有得到部署。

6:蘇聯SS-11洲際導彈,北約代號“賽果”。

SS-11是蘇聯兩級洲際彈道導彈,採用可貯存液體推進劑,1972年11月在莫斯科紅場閱兵式上首次展出。它是蘇聯部署數量最多的一種洲際導彈。自1966年以來廣泛部署在經過偽裝的地下井中。運輸時裝在直徑3米,長約20米的圓筒內,放在運輸拖車上由牽引車牽引。

規格:長19米;寬2.44米。射程:(一型)6000海裡(11000公里);(二型)7000海裡(13000公里);(三型)5710海裡(10600公里)。發射重量:48000公斤。投擲重量:(一型)998公斤;(二、三型)1134公斤。發射方式:二節推進;可儲存式液態燃料;溫射。導引系統:慣性。彈頭:(一型)1枚100萬噸;(二型)1枚100萬噸;(三型)3枚25萬噸(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圓周公算偏差值:(一型)0.75海裡(1400米);(二、三型)0.59海裡(1100米)。

7:蘇聯SS-13洲際導彈 ,北約代號“野人”。

發展:這型獨特的導彈(蘇聯命名為RS-12)是第一款使用固態燃料的陸基洲際彈道導彈。不同于其它已知的蘇聯導彈,它具有三節推進器,每節均有四座噴嘴,每節之間以開放式的欄柱連結,這種構造只有中國導彈(如CSS-3)與之相似。SS-13N與SS-11洲際彈道導彈同期發展,但它要小些。它在1965年5月公開亮相,並在1968年起開始服役,這些已經服役了20多年的老傢伙,總共部署了60枚,全都有接近佩斯克試爆中心附近的雅西卡歐拉一帶。同時,並沒有開發裝備有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的改良型,但是它的上兩節結構被用來製造成陸上機動的SS-14中程彈道導彈。

70年代初期,有報導說SS-13洲際彈道導彈已可用來機動發射,但目前所知它只部署在掩體內。蘇聯曾爭辯SS-25洲際彈道導彈其實就是第二階段戰略武器限制協議所允許的SS-13洲際彈道導彈的機動型,但是美國不相信,為此蘇聯不還在1986年試射兩枚SS-13導彈供美方觀察其飛行以對比美方手中的SS-25導彈的資料。

部署:雅西卡歐拉的60枚。

使用:由於較差的圓周公算偏差值與當量在60萬噸至70萬噸的彈頭,它應該是用來攻擊北美、歐洲或亞洲的大範圍軟性目標。重訂目標的功能應也具備。

8:蘇聯SS-15洲際導彈,北約代號:“嗇徒”(Scrooge)

總長:約17.48-18.8米,18.9米(發射筒長)。直徑:1.7米、2米(發射筒直徑)。總重量:26000千克。最大射程:5000千米。發射方式:車載式發射。命中精度:2000米。戰鬥部型號:100萬噸當量核彈頭。戰鬥部重量:500千克。制導方式:慣性制導。首次發射: 1967年10月。服役時間: 1970年。

9:蘇聯SS-16洲際導彈,北約代號“罪人”。

是蘇聯第三代三級固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最大射程10500公里。該彈雖然於1975年定型,但未裝備部隊。總長:20米。直徑:2米。總重量:36000千克。最大射程:9000千米。發射方式:地下井發射。命中精度:500米。戰鬥部型號:100萬噸當量核彈頭。戰鬥部重量:900千克。制導方式:慣性制導。

10:蘇聯SS-17洲際導彈,北約代號“疾行者”。

發展:SS-17洲際彈道導彈(蘇聯命名為RS-16)與SS-19洲際彈道導彈同時采競爭方式平等發展,SS-17導彈是SS-11導彈的後續發展型,它可以部署在後者的掩體內。它比SS-11導彈稍大些,使用液態燃料推進與先進實用的泠射技術,在瓦斯推進器將導彈完全推出掩體後,它的第一節火箭才會點燃。掩體因而不會受到損傷並可再次利用。導彈將在發射罐中然後再裝入掩體中,不但可提供掩體在導彈發射時的額外保護,同時也方便再填裝。SS-17一型彈裝載4具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的彈頭,其當量不少於20萬噸,SS-17二型導彈攜行單一高當量彈頭。但主要的服役型是SS-17三型導彈。

部署:蘇聯西北雅朵夫及克斯托馬,共部署了150枚。

使用:美國認為SS-17三型導彈只能算是蘇聯陸基洲際彈道導彈中的第二戰備彈。也就是說,儘管以它重返大氣層載具的大小及相對準確度,要摧毀強化工事目標的機率並不大,但是它可以攻擊軍事基地、機場以及末經妥善保護的硬性目標,而非導彈掩體或指揮部。

規格:長21米;寬2.1米。射程:5400海裡(10000公里)。發射重量:65000公斤。投擲重量:2903公斤。投擲方式:二節推進;可儲存式液態燃料;冷射。導引系統:慣性。彈頭:(一型)4枚20萬噸(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二型)一枚3600萬噸;(三型)4枚75萬噸(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圓周公算偏差值:0.22海裡(400米)。

11:蘇聯SS-18洲際導彈,北約代號“撒旦”。洲際導彈之王。

發展:SS-18洲際彈道導彈(蘇聯命名為RS-20)在60年代末期發展成功,是SS-9導彈的後續型,而且在尺寸上超過任何蘇聯現今第四代陸基洲際彈道導彈。事實上,當1987年美國泰坦二型導彈除役之後,在體積與投擲擲重量上,SS-18導彈都遠大過於任何已部署的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它在1974年開始部署經整修及升級的前SS-9導彈的掩體中。這些掩體後來在80年代初期再度改良,據報導現在已可承受超過每平方英寸5000磅(每平方公分365公斤)的壓力,美方稱之為“超級強化工事“,實當之無愧。

持續的部署直到1982年止,從那時數量就保持在308枚,主要部署於俄中部泰瑞坦導彈試驗中心附近半圓地區中6個發射陣地裡。一型與三型均配備單一的大當量彈頭。二型則有8到10枚50萬噸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的彈頭;四型則有10枚50萬噸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的彈頭。

也有報導說:SS-18洲際彈道導彈已具有攜行10個以上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的能力。在1978與1979年兩次測試中,攜帶10枚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的SS-18導彈投放穿透大氣層並改變方向十次以上。1983年的另一次測試中,據報沒有攜帶任何重返大氣層載具的SS-18導彈也投放穿透大氣層達14次。有兩種可能:要不該型導彈可裝載14個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不然就是它可以攜行10個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及4個輔助穿透裝置、金屬片或誘餌。

尺寸:長33米;寬3米。射程:(一型)6480海裡(12000公里);(二、四型)5940海裡(11000公里);(三型)8640海裡(16000公里)。發射重量:78000公斤。投擲重量:7575公斤。發射方式:二節推進;液態燃料;冷射。導引系統:慣性。彈頭:(一型)1枚2500萬噸;(二型)8或10枚萬噸(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三型)1枚2000萬噸;(四型)10枚55萬噸(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圓周公算偏差值:0.14海裡(260米)

12:蘇聯SS-19洲際導彈,北約代號:“匕首”。

發展:與SS-17洲際彈道導彈平行發展用來取代SS-11導彈的SS-19洲際彈道導彈(蘇聯命名為RS-18)無疑較之前二者更為成功。共有360枚進入部署,是蘇聯現役導彈中數量最多的。與SS-17導彈與SS-18導彈的冷射方式不同,SS-19是使用溫射發射方式的,但是它置於發射匣中發射仍可有效防止掩體受損。

所有SS-19洲際彈導彈陣地均在蘇聯西部,末經證實的報導說它也將取代原部署在蘇聯東部的SS-11導彈。SS-19一型導彈具有4至6個當量在20萬噸的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的彈頭;二型則使用單一的大彈頭;三型則6枚當量在55萬噸的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的彈頭。SS-19洲際彈道導彈的圓周公算偏差值原被認為在0.16海裡(300米),但在1985年更正為0.22海裡(400米)。

部署:所有已部署的SS-19導彈均被假定為第三型,計有360枚導彈部署在蘇聯西部的四個陣地中:庫劄斯克、德艾茲漢尼亞、彼弗邁斯克、泰提須夫。均在莫斯科以西,德艾茲漢尼亞是俄方極西的陸基洲際彈道導彈陣地。

使用:美方認為SS-19三型導彈“儘管沒有SS-18導彈來得准,但仍然足以攻擊強化工事以外的目標,而且它也有可能被用在歐亞地區。“同樣的報導也指出SS-19導彈要比SS-17導彈來得厲害。因此,較為公允的說法應是:SS-19導彈所瞄準的應是除了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掩體以外強化工事目標是對抗武力取向的。

規格:長24米;寬2.35米。射程:5400海裡(10000公里)。發射重量:35000公斤。投擲重量:3402公斤。發射方式:二節推進;液態燃料;溫射。導引系統:慣性。彈頭:(一型)6枚20萬噸(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二型)1枚400萬噸;(三型)6枚55萬噸(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圓周公算偏差值:0.22海裡(400米)

13:蘇聯SS-24洲際導彈,北約代號“手術刀”。

用於在任何作戰條件下摧毀洲際距離的各類戰略目標。第一種型號為地下發射井發射,第二種型號為鐵路機動發射,也是世界唯一的可以在鐵路上隱蔽發射的導彈。

發展:SS-24洲際彈道導彈(蘇聯命名為RS-23)當它在1987年開始服役時,可說是第一種以鐵路機動部署的現代陸基洲際彈道導彈。五十年代末期,美國曾考慮要把當時開發中的民兵一型導彈部署三個中隊在火車上,當時的想法是在十節火車中以三至五節有可掀蓋的車廂充作導彈發射車,其它六至九節則為支持車廂。

部署:SS-24導彈部署在三節車廂的火車中,其中一節裝有可直立起來的發射座,另外兩節用來提供支援與搭載人員的。蘇聯也打算部署100枚SS-24導彈到以前SS-17導彈的掩體裡。在90年中期前將有600枚SS-24完成部署。

使用:SS-24洲際彈道導彈有至多10枚當量在10萬噸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的彈頭,其圓周公算偏差值又高達0.11海裡(200米),因此可攻擊任何強化工事目標。

規格:長21米;寬2.35米。射程:5495海裡(10000公里)。發射重量:不詳。投擲重量:3629公斤。發射方式:三節推進;固態燃料;機動發射;冷射。導引系統:慣性。彈頭:8或10枚10萬噸(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圓周公算偏差值:0.11海裡(200米)。

14:蘇聯SS-25洲際導彈,北約代號“白楊”。

發展:SS-25洲際彈道導彈(蘇聯命名為SS-12M)部署是蘇聯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武力中最新近的部署。SS-25導彈是與美方民兵三型導彈大小相近的公路機動發射導彈。它僅攜帶一枚准度極高、當量在55萬噸的核彈頭。最先的18枚SS-25洲際彈道導彈在1985年初完成部署,為此蘇聯淘汰了20枚老舊的SS-11導彈以符合戰略武器限制協議中的上限。到了1985年年底,計有45枚SS-25導彈部署為5個團(每個團有九具發射器)。同時,在此階段將有為數70枚SS-11導彈除役,其中50枚是為了已成軍的五個SS-25導彈團,其它20枚則為了準備部署的兩個團。加上這兩個團,SS-25導彈的總量將達到72枚。現在有72枚服役中的SS-25導彈。

SS-25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射車大都是大型的十車輪型車輛,雖然類似SS-20導彈的機動發射車,但它的輪子要來得多。導彈是裝在發射管並放置在載具上,其後有鎖鏈相連,在進行發射時液壓裝置便裝發射管推成直角。SS-25導彈的基地包括了有可開啟式屋頂的車庫與許多備有支援設備的建築。這種可開啟式的屋頂可能不僅用來測試直立的發射架,在緊要關頭將會用來充作後備的發射場。

SS-25洲際彈道導彈極有可能正在改良成具有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的能力。在SS-25導彈的測試中俄方第一次在地面的觀測通信中使用密碼,被美方指責違反了第二階段戰略武器限制協議。

部署:現有72座發射器服役中。有三處基地已被偵測知,全在俄境西北部,艾雅與夫克尼亞薩拉達以及部署目前僅剩的60枚SS-13導彈的雅西卡歐拉。為了機動發射車所作的燃料補給部署將分佈在此三處基地外的160公里內,其它支援的部署則可廷伸到640至800公里範圍中。

使用:因為SS-25洲際彈道導彈可在公路機動發射車上進行發射,使得本型導彈不僅再裝填十分方便,而且也不容易為敵方鎖定攻擊。美方推測SS-25導彈就是像是SS-24導彈是被設計來在擴大的核戰中當作預備武器來使用;它是用來躲過美國對俄境的第一波核子攻擊後,選定目標輸入彈頭即行展開報復。單一彈頭的SS-25導彈可以輕而易舉地迅速重新輸入目標,並有足夠能力攻擊除了那很有可能已在第一擊中被摧毀殆盡的極強化目標外的任何目標。

尺寸:長18米;寬1.8米。射程:5670海裡(10500公里)。發射重量:35000公斤。投擲重量:762公斤。發射方式:三節推進;液態燃料;機動發射。導引系統:慣性。彈頭:三枚55萬噸核彈頭。

15:蘇聯SS-27洲際導彈,北約代號“白楊-M”。

是蘇/俄最新一代洲際彈道導彈,是SS-25的改進型。射程超過10000公里,固體燃料,星光慣性制導,地下發射井或者公路機動發射,是21世紀俄羅斯陸基戰略核力量的支柱裝備。

“蛙1”型火箭採用單級固體燃料發動機,彈體直徑609毫米,長10米左右,翼展1530毫米,最大射程64公里,全重3175公斤,彈頭直徑850毫米,重680公斤,可裝常規或核子彈頭,它在飛行中依靠彈體旋轉和尾翼作用保持穩定,火箭發射車採用史達林式坦克改裝而成,與此同時,蘇聯又製造了一種體積較小的火箭,它的長度減小了1米,直徑減小了一半,重量減到2450公斤,最大射程只有27公里,它採用輕型水陸兩用坦克改裝成發射車,提高了快速機動的能力,這種火箭叫“蛙2”型戰術火箭,60年代前期,“蛙”型火箭又進行多次改進,出現了“蛙3”-“蛙7”等多種火箭,它們的體積、重量略有變化,最大射程45~50公里,都用輕型坦克車改成發射車,在這些武器中,使用最廣、影響最大的是“蛙7”型火箭,它從1965年起裝備蘇軍摩托化步兵師和坦克師的獨立戰術火箭營,並且出口到原來的華約國家,埃及、敘利亞、伊拉克等國也都使用。

“蛙7”火箭在設計中採用了許多先進技術,性能有較大提高,它除了幫助起飛的助推發動機和保持飛行的續航發動機外,還有1個旋轉發動機,使火箭在起飛階段得到1個旋轉力而保持飛行穩定性,它配有常規彈頭、核彈頭和化學彈頭,可根據不同的作戰任務隨意選用,為戰場使用提供了很大的靈活性,核彈頭的威力相當於0.5~2.5萬噸TNT炸藥,常規彈頭內裝有320公斤烈性炸藥,可以炸出16000個破片,為了確保可靠的引爆作用,引信上備有 8個感應裝置,發射車用輪式載重車改裝而成,車體後部裝有狹長的發射機和吊車,可在陣地上裝配好彈體和彈頭後,迅速送上發射軌,火箭的最大射程67公里,最小射程15公里,飛行時間30~60秒,完成射擊任務後立即轉移陣地,“蛙7”火箭從60年代到80年代曾在許多國家廣泛使用,直到蘇聯使用性能更先進的甲蟲導彈取而代之。

2:蘇聯SS-1B/C飛毛腿戰術導彈

在震驚世界的波斯灣戰爭中,伊拉克用蘇聯“飛毛腿”導彈頻頻攻擊以色列和沙烏地阿拉伯,引起世界各國的強烈反應。直到戰爭結束前幾小時,一枚“飛毛腿”導彈還擊中了美軍的一個餐廳,造成數十名士兵傷亡。美軍稱這是戰爭期間遭受的最大傷亡,是“最黑暗的時刻”。實際上這種武器在蘇聯叫作R-11型戰術導彈,“飛毛腿”是北約國家給它起的名字,美國人則叫它SS一1型導彈,蘇聯代號“月亮”。它首次出現在1957年的莫斯科紅場閱兵式上,導彈直徑840毫米,長約10.4 米,發射車用史達林Ⅱ型坦克改裝而成。行軍狀態導彈發射架橫置在坦克頂部,使用時向車體後方傾轉,直立於地面。

飛毛腿導彈採用單級液體燃料火箭推進,最大飛行速度達到5倍音速,最大射程 160千米,最小射程80千米,全重4500千克。它配用兩種不同類型的戰鬥部,一種是常規戰鬥部,重 700千克;另一種是核彈頭,重 400千克。核爆炸的威力相當於20萬噸TNT炸藥。8年後的蘇聯紅場閱兵上,出現了另一種新式戰術導彈,它的外形與“飛毛腿”十分相似,只是長度增加了 0.6米左右,西方專家分析這是“飛毛腿”的改進型,因此稱它“飛毛腿B”。彈體加長後,它的最大射程也從160千米增加到280千米。導彈重量增到 6300千克,核彈頭重量 700千克,威力只有10萬噸TNT當量。增大射程和減小威力以後,可以提高戰場使用的靈活性,便於攻擊各種不同距離不同性質的戰術目標。新彈的運載車不再用坦克車體,而是用越野載重車改裝而成。採用這種8輪式載重車作為運輸、起豎、發射車,便於在公路上高速行駛,並且可以在發射以後迅速裝彈。

繼“飛毛腿B”之後還出現過一種“飛毛腿C”導彈,據稱它的射程進一步增至480千米。美軍有的情報報告則稱見到了射程為450千米的“飛毛腿KY-3”型導彈。但是這些導彈至今沒有詳細報導。

“飛毛腿”導彈裝備蘇軍統帥預備隊和集團軍戰役戰術火箭旅,每個旅編有18輛發射車,每輛車配備4枚導彈,全旅共有72枚。主要用於對敵實施縱深打擊,消滅敵核子襲擊兵器,摧毀敵主要軍事集團,尤其是摧毀敵坦克機械化部隊及戰役預備隊,破壞敵地面軍隊和航空兵的作戰指揮體系;消滅敵防空兵器,牽制敵軍作戰機動,阻止敵戰役預備隊的開進,破壞其戰役後方工作,摧毀敵軍重要通信交通樞紐。除了蘇聯和華約國家外,埃及、伊拉克、敘利亞、利比亞等國也都擁有了這種武器。兩伊戰爭中,伊拉克和伊朗相互發射大量“飛毛腿”導彈,攻擊對方的重要城市,成為現代軍事史上有名的“襲城戰”。“飛毛腿”導彈雖在海灣戰爭中大量使用而名噪一時,可是它有個致命的弱點就是精准度太差。一般報導它的圓公算偏差範圍為300米,實際上在戰場上使用時偏差達到1000米以上。第四次中東戰爭的最後一天,埃及發射3枚導彈攻擊以色列的三個目標,結果都末命中要害部位。

3:蘇聯SS-12/SS-22 SCALEBOARD彈道導彈

型號:SS-12

綽號:“薄板”。總長:11.25米。直徑:1.01米。總重量:9700千克。最大射程:800千米。發射方式:車載機動發射。命中精度:900米。戰鬥部型號:常規彈頭或核彈頭(50萬噸當量)。戰鬥部重量:800千克。制導方式:慣性。服役時間:1969年。

3:蘇聯SS-21“聖甲蟲”戰術導彈

“聖甲蟲”導彈是蘇聯於70年代裝備的短程地對地戰術導彈,蘇軍稱它“圓點”或“托契卡”導彈,西方國家叫它SS-21型導彈。它的主要用途是取代以前的“蛙-7”火箭,攻擊敵人的導彈發射陣地、指揮所、彈藥庫、燃料庫等重要軍事目標。早期的“甲蟲”導彈最大射程只有70千米,不能滿足攻擊縱深目標的需要。1989年以後裝備的導彈經過重大改進,採用先進的固體燃料發動機,飛行速度300~500米/秒,最大射程增加到 120千米。彈上裝有數位式計算器和自主式慣性控制系統,尾部有空氣動力舵。導彈全長6.4米,直徑650毫米,發射重量2噸,它可以配用常規彈頭、核子彈頭、化學彈頭、末制導彈頭或子母彈彈頭。

每套“聖甲蟲”武器系統由1輛發射車和1輛彈藥車組成,兩種車都有較高機動能力。車上6個輪胎的氣壓可以隨時調節,以便在各種崎嶇不平的地形行駛。最大行程650千米,行駛速度70千米/小時。車上裝備核、生、化防護裝置,此外還有噴水式推進器,具有一定的兩栖作戰能力,可用每小時10千米的速度在水中行駛。發射車上備有準備射擊的各種設備,導彈發射時不用對發射陣地進行測地和氣象準備、只用16分鐘就可以從行軍狀態轉入戰鬥狀態。發射完畢後,1.5分鐘內撤出陣地,以避免遭到對方火力破壞。彈藥車上部有兩個密封式隔艙,裡面裝有2枚裝配好的導彈供隨時使用。車上還有吊杆式起重機和液壓傳動裝置,可在 20分鐘內為發射軍裝填好導彈,據稱偏差不到10米。據西方情報部門估計,蘇聯自1976年起裝備了“聖甲蟲”導彈,每年生產200枚,總庫存量可達到 2500枚。除供本國使用外,還出口到波蘭、匈牙利、敘利亞等國家。

4:蘇聯SS-23“蜘蛛”式戰術導彈

SS-23導彈是蘇聯80年代製成的第三代地對地戰術導彈,蘇聯代號“奧卡河”。它在射程、精度和作戰使用方面都大大超過“飛毛腿”導彈。“飛毛腿”是在準備打核子大戰的思想指導下產生的,研究SS-23導彈時,蘇軍的戰略思想發生了重大變化,強調既要打核子大戰,又要打常規戰爭,尤其重視提高炮兵在常規戰爭中攻擊縱深目標的能力。

SS-23導彈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研究成功的。這種導彈在蘇軍中叫OTP一23型地對地戰術導彈,裝備在方面軍和集團軍的戰役戰術火箭旅,取代了原來裝備的“飛毛腿”導彈。每個旅有3個營,共12輛導彈發射車。它不僅用於打擊戰場上的戰術目標,而且要用來打擊戰役範圍的縱深目標,因此在設計這種武器時,特別強調提高遠射能力。它採用了先進的固體燃料火箭發動機,導彈的長度只有7~5米,比“飛毛腿”導彈減短了3~6米,可是最大射程卻從300千米增大到 500千米,提高了60%,為了使這種導彈進一步提高常規戰鬥能力,當時的蘇軍炮兵元帥親自提出建議,為這種導彈研究一種500~1000千克重的高爆破彈頭,以便用來摧毀敵人的核武器發射陣地、指揮控制系統、空軍基地等重要軍事目標。他還建議製造一種大威力予毋彈,在目標區爆炸後撤出大量高速飛行的子彈,襲擊敵人裝甲防護較薄弱的戰鬥車輛,殺傷敵人有生力量。為了提高對遠距離目標的射擊精度,還採用了先進的慣性制導技術,使它的偏差距離減小別350米以內。

為了提高快速機動能力,導彈採用第三代大型輪式車作為運輸兼發射車,在長長的車體後部,裝有兩個長方形的發射箱,每個箱內存放一枚導彈。平時兩個發射箱平放在車上,外面塗有迷彩偽裝,看上去就像普通的軍用運輸車,既可以隱蔽自己,免遭敵人意外襲擊,又可以保護導彈,免受戰場塵土侵襲,有利於日常維護保養。作戰時豎起發射箱,向敵人發動猛烈攻擊。“蜘蛛”導彈原計劃部署250枚,但是美、蘇簽訂的中程核子武器條約規定不得部署和生產射程500千米以上的核武器,因此實際上部署167枚以後就停止裝備,已生產的200枚也必須銷毀,它實際上成了蘇聯戰術核武庫中的“末代皇帝”。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

中程彈道導彈

1:蘇聯SS-2 Sibling中程彈道導彈,蘇聯當時仿製的德國V-2導彈,也是我國東風-1導彈的鼻祖。

型號:SS-2

綽號:“同胞”(Sibling)。總長:17.68米。直徑:1.65米。總重量:19632千克。飛行時間:7.5分鐘。最大速度:2175米/秒。最大射程:600千米。發射方式:地面發射架發射。戰鬥部型號:常規彈頭。戰鬥部重量:508千克。推進劑:液氧/酒精(燃燒時間85秒)。制導方式:無線電指令+慣性制導。服役時間:1954年。

2:蘇聯SS-3 Shyster中程彈道導彈

型號:SS-3

綽號:“訟棍”(Shyster) 。總長:20.747米。直徑:1.652米。總重量:28900-29100千克。最大射程:1200千米。發射方式:地面發射架垂直發射。命中精度:1250-1500米(俄羅斯資料)、2500-5000米(西方資料)。戰鬥部型號:常規彈頭或核彈頭。主動力型號:單級液體火箭發動機。氧化劑/燃料:液氧/92%酒精+8%水(總重量24400千克)(燃燒時間115.4秒)。制導方式:慣性制導。

3:蘇聯SS-4 Sandal.中程彈道導彈,古巴導彈危機的始作俑者,我國東風-4導彈的鼻祖。

型號:SS-4

綽號:討厭者。全長:21公尺。直徑:1.65公尺 (最大)。最大射程:1930公里。起飛重量:27.2噸。制導方式:慣性制導。彈頭重量:1360公斤。核彈當量:50萬噸。命中精度:2300公尺。反應時間:60-90秒。發射方式:地面陣地或發射井發射。

4:蘇聯SS-5中程彈道導彈(左),右為美國“潘興”地地導彈。

SS-5是蘇聯第一代戰略導彈,為戰略火箭軍一級液體燃料單彈頭中程彈道導彈,SS-4式的發展型。50年代後期初始設計,1961年起生產裝備部隊。至1971年裝備總數100餘枚。1977年起,為SS-20式取代,用作運載火箭。80年代初尚餘16枚。全長:24.5公尺。直徑:2.44公尺 (最大)。最大射程:4200公里。起飛重量:55噸。制導方式:慣性制導。彈頭重量:1600公斤。核彈當量:100萬噸。命中精度:1200公尺。

5:蘇聯SS-14 Scamp中程彈道導彈

型號: SS-14

綽號:“替罪羊”(Scamp) 。總長:10.6米。直徑:1.4米。總重量:28000千克。最大射程:4000千米。發射方式:車載式發射。命中精度:2000米。戰鬥部型號:核彈頭。戰鬥部重量: 500千克。戰鬥部裝藥:50萬噸當量。制導方式: 慣性制導。服役時間:1965年至1967年。產量:900枚。

6:蘇聯SS-20中程彈道導彈,從一定意義上說,它應該屬於遠端戰略導彈了。

SS-20為蘇聯第四代戰略導彈,為戰略火箭軍兩級固體燃料分導多彈頭機動中程彈道導彈。60年代後期初始由格魯吉亞設計師納季拉澤設計,1977年起裝備戰略火箭部隊。裝備總數450枚。導彈戰時置於發射車上,機動範圍50-80公里。也可地下井發射。兼配分導或單彈頭,必要時可加裝第三級,則具有遠端打擊能力。

全長:16.5公尺。直徑:1.7公尺 (最大)。最大射程:5000(分導)~10000公里(三級、單彈頭)。起飛重量:33噸。制導方式:慣性制導。彈頭重量:1100公斤。核彈當量:3×15萬噸(分導、每個)。命中精度:400公尺。反應時間:30秒(地下井)15分(地面機動)。

洲際導彈【陸基】

1:蘇聯SS-6洲際導彈,北約代號“警棍”,這是世界第一枚洲際導彈。1957年8月21日,蘇聯在世界上首次發射了射程可達8000公里的SS-6型洲際導彈,從此具備了運載核武器有效攻擊美國的手段。

1957年8月22日,蘇聯塔斯社帶著抑制不住的興奮宣佈,本國已於8月21日成功發射了一枚洲際導彈,射程達8000公里,並特別說明它“可向世界上任何地方發射”。聽到這一消息的美國,立即被一派驚慌恐怖的氣氛所籠罩,世界戰略力量的對比就此有了重大改變。

SS-6的北約綽號是“警棍”,蘇聯編號是R-7,它是世界上第一枚洲際彈道導彈,但是由於當時的技術有限,SS-6的命中精度是非常差的,因此它很快就被其他型號所取代,轉行當上了運載火箭。蘇聯“月球一號”衛星的運載工具就是SS-6運載火箭。

型號: SS-6。綽號:“警棍”。總長:30米。直徑:8.5米。總重量:300000千克。最大射程:8000千米。發射方式:地面發射架發射。命中精度: 8000米。戰鬥部型號:500萬噸當量核彈頭。戰鬥部重量:3000千克。制導方式:無線電制導。服役時間:1959年。產量:10枚。

2:蘇聯SS-7洲際導彈,北約代號“鞍工”。

是蘇聯第二個洲際導彈型號,1961年發射成功,射程11000公里,前兩種亞型號從地面發射台發射,第三種亞型號從發射井發射。該彈曾發生嚴重事故,造成蘇聯陸軍元帥涅傑林和160名導彈專家葬身火海。

3:蘇聯SS-8洲際導彈,北約代號“黑羚羊”。

是一種兩級液體單單頭洲際導彈。外形像一顆巨大的步槍子彈,射程11000公里。從發射井發射。

4:蘇聯SS-9洲際導彈,北約代號“懸崖”。

1965年開始服役,1967年11月在莫斯科紅場閱兵式上首次展出。到1970年,蘇聯共部署288枚SS-9導彈,另有25個新的SS-9地下井正在建造。1975年後,一部分SS-9導彈被拆除,地下井加以改造,以便換裝SS-18導彈。SS-9導彈部署在從普列謝茨克周圍的西北角延伸到東南部滿洲里北部寬闊地帶的地下井中。1977年還有210枚SS-9導彈服役,現已退役,由SS-18導彈取代。SS-9V型在SS-9基本型上增加一個入軌第三級和一個帶戰鬥部的第四級,用作試驗型反衛星導彈。

5:蘇聯SS-10洲際導彈,北約代號“瘦子”。

這是蘇聯三級地對地洲際彈道導彈,也是蘇聯最後一種使用低溫推進劑的導彈。SS-10於1965年在莫斯科紅場首次公開展出。它是與SS-9導彈平行發展的一種型號,但在性能上不如SS-9那樣先進。SS-10導彈因為採用低溫液體推進劑,不適合作戰使用要求,最後沒有得到部署。

6:蘇聯SS-11洲際導彈,北約代號“賽果”。

SS-11是蘇聯兩級洲際彈道導彈,採用可貯存液體推進劑,1972年11月在莫斯科紅場閱兵式上首次展出。它是蘇聯部署數量最多的一種洲際導彈。自1966年以來廣泛部署在經過偽裝的地下井中。運輸時裝在直徑3米,長約20米的圓筒內,放在運輸拖車上由牽引車牽引。

規格:長19米;寬2.44米。射程:(一型)6000海裡(11000公里);(二型)7000海裡(13000公里);(三型)5710海裡(10600公里)。發射重量:48000公斤。投擲重量:(一型)998公斤;(二、三型)1134公斤。發射方式:二節推進;可儲存式液態燃料;溫射。導引系統:慣性。彈頭:(一型)1枚100萬噸;(二型)1枚100萬噸;(三型)3枚25萬噸(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圓周公算偏差值:(一型)0.75海裡(1400米);(二、三型)0.59海裡(1100米)。

7:蘇聯SS-13洲際導彈 ,北約代號“野人”。

發展:這型獨特的導彈(蘇聯命名為RS-12)是第一款使用固態燃料的陸基洲際彈道導彈。不同于其它已知的蘇聯導彈,它具有三節推進器,每節均有四座噴嘴,每節之間以開放式的欄柱連結,這種構造只有中國導彈(如CSS-3)與之相似。SS-13N與SS-11洲際彈道導彈同期發展,但它要小些。它在1965年5月公開亮相,並在1968年起開始服役,這些已經服役了20多年的老傢伙,總共部署了60枚,全都有接近佩斯克試爆中心附近的雅西卡歐拉一帶。同時,並沒有開發裝備有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的改良型,但是它的上兩節結構被用來製造成陸上機動的SS-14中程彈道導彈。

70年代初期,有報導說SS-13洲際彈道導彈已可用來機動發射,但目前所知它只部署在掩體內。蘇聯曾爭辯SS-25洲際彈道導彈其實就是第二階段戰略武器限制協議所允許的SS-13洲際彈道導彈的機動型,但是美國不相信,為此蘇聯不還在1986年試射兩枚SS-13導彈供美方觀察其飛行以對比美方手中的SS-25導彈的資料。

部署:雅西卡歐拉的60枚。

使用:由於較差的圓周公算偏差值與當量在60萬噸至70萬噸的彈頭,它應該是用來攻擊北美、歐洲或亞洲的大範圍軟性目標。重訂目標的功能應也具備。

8:蘇聯SS-15洲際導彈,北約代號:“嗇徒”(Scrooge)

總長:約17.48-18.8米,18.9米(發射筒長)。直徑:1.7米、2米(發射筒直徑)。總重量:26000千克。最大射程:5000千米。發射方式:車載式發射。命中精度:2000米。戰鬥部型號:100萬噸當量核彈頭。戰鬥部重量:500千克。制導方式:慣性制導。首次發射: 1967年10月。服役時間: 1970年。

9:蘇聯SS-16洲際導彈,北約代號“罪人”。

是蘇聯第三代三級固體燃料洲際彈道導彈。最大射程10500公里。該彈雖然於1975年定型,但未裝備部隊。總長:20米。直徑:2米。總重量:36000千克。最大射程:9000千米。發射方式:地下井發射。命中精度:500米。戰鬥部型號:100萬噸當量核彈頭。戰鬥部重量:900千克。制導方式:慣性制導。

10:蘇聯SS-17洲際導彈,北約代號“疾行者”。

發展:SS-17洲際彈道導彈(蘇聯命名為RS-16)與SS-19洲際彈道導彈同時采競爭方式平等發展,SS-17導彈是SS-11導彈的後續發展型,它可以部署在後者的掩體內。它比SS-11導彈稍大些,使用液態燃料推進與先進實用的泠射技術,在瓦斯推進器將導彈完全推出掩體後,它的第一節火箭才會點燃。掩體因而不會受到損傷並可再次利用。導彈將在發射罐中然後再裝入掩體中,不但可提供掩體在導彈發射時的額外保護,同時也方便再填裝。SS-17一型彈裝載4具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的彈頭,其當量不少於20萬噸,SS-17二型導彈攜行單一高當量彈頭。但主要的服役型是SS-17三型導彈。

部署:蘇聯西北雅朵夫及克斯托馬,共部署了150枚。

使用:美國認為SS-17三型導彈只能算是蘇聯陸基洲際彈道導彈中的第二戰備彈。也就是說,儘管以它重返大氣層載具的大小及相對準確度,要摧毀強化工事目標的機率並不大,但是它可以攻擊軍事基地、機場以及末經妥善保護的硬性目標,而非導彈掩體或指揮部。

規格:長21米;寬2.1米。射程:5400海裡(10000公里)。發射重量:65000公斤。投擲重量:2903公斤。投擲方式:二節推進;可儲存式液態燃料;冷射。導引系統:慣性。彈頭:(一型)4枚20萬噸(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二型)一枚3600萬噸;(三型)4枚75萬噸(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圓周公算偏差值:0.22海裡(400米)。

11:蘇聯SS-18洲際導彈,北約代號“撒旦”。洲際導彈之王。

發展:SS-18洲際彈道導彈(蘇聯命名為RS-20)在60年代末期發展成功,是SS-9導彈的後續型,而且在尺寸上超過任何蘇聯現今第四代陸基洲際彈道導彈。事實上,當1987年美國泰坦二型導彈除役之後,在體積與投擲擲重量上,SS-18導彈都遠大過於任何已部署的陸基洲際彈道導彈。它在1974年開始部署經整修及升級的前SS-9導彈的掩體中。這些掩體後來在80年代初期再度改良,據報導現在已可承受超過每平方英寸5000磅(每平方公分365公斤)的壓力,美方稱之為“超級強化工事“,實當之無愧。

持續的部署直到1982年止,從那時數量就保持在308枚,主要部署於俄中部泰瑞坦導彈試驗中心附近半圓地區中6個發射陣地裡。一型與三型均配備單一的大當量彈頭。二型則有8到10枚50萬噸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的彈頭;四型則有10枚50萬噸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的彈頭。

也有報導說:SS-18洲際彈道導彈已具有攜行10個以上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的能力。在1978與1979年兩次測試中,攜帶10枚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的SS-18導彈投放穿透大氣層並改變方向十次以上。1983年的另一次測試中,據報沒有攜帶任何重返大氣層載具的SS-18導彈也投放穿透大氣層達14次。有兩種可能:要不該型導彈可裝載14個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不然就是它可以攜行10個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及4個輔助穿透裝置、金屬片或誘餌。

尺寸:長33米;寬3米。射程:(一型)6480海裡(12000公里);(二、四型)5940海裡(11000公里);(三型)8640海裡(16000公里)。發射重量:78000公斤。投擲重量:7575公斤。發射方式:二節推進;液態燃料;冷射。導引系統:慣性。彈頭:(一型)1枚2500萬噸;(二型)8或10枚萬噸(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三型)1枚2000萬噸;(四型)10枚55萬噸(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圓周公算偏差值:0.14海裡(260米)

12:蘇聯SS-19洲際導彈,北約代號:“匕首”。

發展:與SS-17洲際彈道導彈平行發展用來取代SS-11導彈的SS-19洲際彈道導彈(蘇聯命名為RS-18)無疑較之前二者更為成功。共有360枚進入部署,是蘇聯現役導彈中數量最多的。與SS-17導彈與SS-18導彈的冷射方式不同,SS-19是使用溫射發射方式的,但是它置於發射匣中發射仍可有效防止掩體受損。

所有SS-19洲際彈導彈陣地均在蘇聯西部,末經證實的報導說它也將取代原部署在蘇聯東部的SS-11導彈。SS-19一型導彈具有4至6個當量在20萬噸的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的彈頭;二型則使用單一的大彈頭;三型則6枚當量在55萬噸的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的彈頭。SS-19洲際彈道導彈的圓周公算偏差值原被認為在0.16海裡(300米),但在1985年更正為0.22海裡(400米)。

部署:所有已部署的SS-19導彈均被假定為第三型,計有360枚導彈部署在蘇聯西部的四個陣地中:庫劄斯克、德艾茲漢尼亞、彼弗邁斯克、泰提須夫。均在莫斯科以西,德艾茲漢尼亞是俄方極西的陸基洲際彈道導彈陣地。

使用:美方認為SS-19三型導彈“儘管沒有SS-18導彈來得准,但仍然足以攻擊強化工事以外的目標,而且它也有可能被用在歐亞地區。“同樣的報導也指出SS-19導彈要比SS-17導彈來得厲害。因此,較為公允的說法應是:SS-19導彈所瞄準的應是除了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掩體以外強化工事目標是對抗武力取向的。

規格:長24米;寬2.35米。射程:5400海裡(10000公里)。發射重量:35000公斤。投擲重量:3402公斤。發射方式:二節推進;液態燃料;溫射。導引系統:慣性。彈頭:(一型)6枚20萬噸(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二型)1枚400萬噸;(三型)6枚55萬噸(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圓周公算偏差值:0.22海裡(400米)

13:蘇聯SS-24洲際導彈,北約代號“手術刀”。

用於在任何作戰條件下摧毀洲際距離的各類戰略目標。第一種型號為地下發射井發射,第二種型號為鐵路機動發射,也是世界唯一的可以在鐵路上隱蔽發射的導彈。

發展:SS-24洲際彈道導彈(蘇聯命名為RS-23)當它在1987年開始服役時,可說是第一種以鐵路機動部署的現代陸基洲際彈道導彈。五十年代末期,美國曾考慮要把當時開發中的民兵一型導彈部署三個中隊在火車上,當時的想法是在十節火車中以三至五節有可掀蓋的車廂充作導彈發射車,其它六至九節則為支持車廂。

部署:SS-24導彈部署在三節車廂的火車中,其中一節裝有可直立起來的發射座,另外兩節用來提供支援與搭載人員的。蘇聯也打算部署100枚SS-24導彈到以前SS-17導彈的掩體裡。在90年中期前將有600枚SS-24完成部署。

使用:SS-24洲際彈道導彈有至多10枚當量在10萬噸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的彈頭,其圓周公算偏差值又高達0.11海裡(200米),因此可攻擊任何強化工事目標。

規格:長21米;寬2.35米。射程:5495海裡(10000公里)。發射重量:不詳。投擲重量:3629公斤。發射方式:三節推進;固態燃料;機動發射;冷射。導引系統:慣性。彈頭:8或10枚10萬噸(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圓周公算偏差值:0.11海裡(200米)。

14:蘇聯SS-25洲際導彈,北約代號“白楊”。

發展:SS-25洲際彈道導彈(蘇聯命名為SS-12M)部署是蘇聯陸基洲際彈道導彈武力中最新近的部署。SS-25導彈是與美方民兵三型導彈大小相近的公路機動發射導彈。它僅攜帶一枚准度極高、當量在55萬噸的核彈頭。最先的18枚SS-25洲際彈道導彈在1985年初完成部署,為此蘇聯淘汰了20枚老舊的SS-11導彈以符合戰略武器限制協議中的上限。到了1985年年底,計有45枚SS-25導彈部署為5個團(每個團有九具發射器)。同時,在此階段將有為數70枚SS-11導彈除役,其中50枚是為了已成軍的五個SS-25導彈團,其它20枚則為了準備部署的兩個團。加上這兩個團,SS-25導彈的總量將達到72枚。現在有72枚服役中的SS-25導彈。

SS-25洲際彈道導彈的發射車大都是大型的十車輪型車輛,雖然類似SS-20導彈的機動發射車,但它的輪子要來得多。導彈是裝在發射管並放置在載具上,其後有鎖鏈相連,在進行發射時液壓裝置便裝發射管推成直角。SS-25導彈的基地包括了有可開啟式屋頂的車庫與許多備有支援設備的建築。這種可開啟式的屋頂可能不僅用來測試直立的發射架,在緊要關頭將會用來充作後備的發射場。

SS-25洲際彈道導彈極有可能正在改良成具有獨立多重重返大氣層載具的能力。在SS-25導彈的測試中俄方第一次在地面的觀測通信中使用密碼,被美方指責違反了第二階段戰略武器限制協議。

部署:現有72座發射器服役中。有三處基地已被偵測知,全在俄境西北部,艾雅與夫克尼亞薩拉達以及部署目前僅剩的60枚SS-13導彈的雅西卡歐拉。為了機動發射車所作的燃料補給部署將分佈在此三處基地外的160公里內,其它支援的部署則可廷伸到640至800公里範圍中。

使用:因為SS-25洲際彈道導彈可在公路機動發射車上進行發射,使得本型導彈不僅再裝填十分方便,而且也不容易為敵方鎖定攻擊。美方推測SS-25導彈就是像是SS-24導彈是被設計來在擴大的核戰中當作預備武器來使用;它是用來躲過美國對俄境的第一波核子攻擊後,選定目標輸入彈頭即行展開報復。單一彈頭的SS-25導彈可以輕而易舉地迅速重新輸入目標,並有足夠能力攻擊除了那很有可能已在第一擊中被摧毀殆盡的極強化目標外的任何目標。

尺寸:長18米;寬1.8米。射程:5670海裡(10500公里)。發射重量:35000公斤。投擲重量:762公斤。發射方式:三節推進;液態燃料;機動發射。導引系統:慣性。彈頭:三枚55萬噸核彈頭。

15:蘇聯SS-27洲際導彈,北約代號“白楊-M”。

是蘇/俄最新一代洲際彈道導彈,是SS-25的改進型。射程超過10000公里,固體燃料,星光慣性制導,地下發射井或者公路機動發射,是21世紀俄羅斯陸基戰略核力量的支柱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