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2017廣州《財富》全球論壇在日本東京舉行推介會

中日企業家在日本東京就合作、挑戰與創新舉行對話。

攝影 中國日報 蔡虹

中國日報東京4月25日電廣州市於4月25日在日本東京舉行了2017《財富》全球論壇推介會,從廣州前來的市政府官員和企業負責人與日本貿易振興機構和日本企業家以“開放的思維,創新的基因”為主題進行了對話。

廣州市副市長蔡朝林說,日本已成為廣州重要的投資交易夥伴。2016年廣州與日本進出口達846.8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2.5%,其中廣州自日本進口615.6億元,同比增長11.8%;廣州對日本出口228.2億元,

同比增長14.4%。日本企業累計在廣州投資設立企業626家,廣州企業累計在日本投資設立企業16家。本田、豐田、日產三大汽車巨頭均在廣州設廠,日立、電裝、瑞穗、永旺、松下等眾多企業都在廣州發展壯大。

廣州受到288家世界500強企業的青睞,已成為上述跨國公司佈局南中國的重要節點。

蔡朝林介紹,廣州有許多中國其他城市無法比擬的優勢。廣州的市場廣闊,

潛力巨大。廣州與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等直轄市被定位為國家重要的中心城市, 它實際管理人口超過2000萬人,GDP總量與香港、新加坡相當。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與普華永道聯合發佈《機遇之城2017》報告,廣州再次成為“機遇之城”第一名。以廣州為中心、包括香港和澳門在內的珠江三角洲,正在積極打造“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廣州唯一的城市副中心,南沙自2015年批准設立廣東自貿試驗區南沙新區片區以來,
正在努力建設高水準對外開放的門戶樞紐,將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廣州的成長潛力和商業前景不可估量。

廣州的交通便利,連接世界。廣州航運航線通達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2016年港口貨物輸送量5.44億噸、集裝箱輸送量1886萬標箱,分別位居世界第6位、第7位。2016年白雲機場已開通國際航線130條,旅客輸送量近6000萬人次、貨郵輸送量163.8萬噸,

分別穩居全國第三位。2020年國際航線將達150條、貨郵輸送量250萬噸、旅客輸送量8000萬人次,2025年將達1億人次,躋身世界十大機場行列。

從廣州到東京,直線距離近3000公里,飛行時間4個多小時,友好交往源遠流長。1610年,一艘廣東商船開進長崎,德川家康應長崎奉行申請,為廣東商船頒發朱印狀,允許其在日本任何郡縣島嶼隨意交易。中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曾經15次來往于廣州與日本之間,

與日本淵源頗深。1979年5月2日,廣州與日本福岡市締結為友好城市,這是中國華南地區、也是廣州市的第一個國際友好城市。目前廣州日常在住外國人數量約8萬人,其中日本人數量排第一位。

時代國際執行編輯錢科雷(Clay Chandler)說,中日兩國正面臨著一些複雜的問題,有時候競爭,有時候合作。中國的改革依然會持續下去,而廣州在這個方面先行了一步,率先得以發展。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於2004年在廣州設立辦事處。這一機構的理事米谷光司說,中國不再只是提供廉價勞動力,中國的成本優勢已不在。日本企業在中國應該有更高層次的創新,探索新的發展源泉。

“我們將中國視為一個大市場,而不是廉價的生產地。中國正從量轉變為質。”株式會社日立製作所執行常務董事兼中國總代表小久保憲一說。

2017年《財富》全球論壇將於12月6-8日在廣州舉行。“我們把‘開放與創新’作為主題,就是希望與各位企業家一起,共同探討如何以開放和創新為動力,為全球經濟增長注入新活力,給廣大投資者帶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廣州將向全世界奉獻廣州智慧、中國提案,”蔡朝林說。

這一機構的理事米谷光司說,中國不再只是提供廉價勞動力,中國的成本優勢已不在。日本企業在中國應該有更高層次的創新,探索新的發展源泉。

“我們將中國視為一個大市場,而不是廉價的生產地。中國正從量轉變為質。”株式會社日立製作所執行常務董事兼中國總代表小久保憲一說。

2017年《財富》全球論壇將於12月6-8日在廣州舉行。“我們把‘開放與創新’作為主題,就是希望與各位企業家一起,共同探討如何以開放和創新為動力,為全球經濟增長注入新活力,給廣大投資者帶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廣州將向全世界奉獻廣州智慧、中國提案,”蔡朝林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