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八阿哥胤禩與皇位無緣真的是因為她?錯了!原因在這裡

導讀:清朝康熙五十三年(1714)十一月,因母親良妃去世兩周年而去祭奠的八阿哥胤禩為康熙進獻的兩隻海東青居然變成了奄奄一息的死鷹。

康熙雷霆震怒,稱胤禩系辛者庫賤婦所生,與其斷絕了父子之情,此事件稱為“斃鷹事件”。

關於“斃鷹事件”,從本質上來看,實際上是一次政治鬥爭。康熙晚年,奪嫡鬥爭極其慘烈,

以胤禩為首的皇八子集團勢力最為強大,甚至已經嚴重威脅到了康熙的皇權。先不說斃鷹事件是誰做了手腳,康熙想借這次事件來打壓胤禩才是真的,康熙的態度表明,八阿哥胤禩絕無可能登上皇位。所以,胤禩與皇位無緣並非是因為她的母親良妃是辛者庫出身。

良妃衛氏,正五品內管領阿布鼐之女,滿洲正黃旗包衣出身,因參加內務府組織的宮女選秀而進入皇宮成為一名宮女。雖然身份低微,但是衛氏姿色出眾,有一定的文化修養,引起了康熙的注意,在康熙十九年的一次侍寢中,衛氏懷上了龍種。康熙二十年(1681)二月初十,衛氏生下了皇八子胤禩,也是她一生唯一的孩子。由於衛氏沒有權利親自撫養兒子,

所以,胤禩從小就由惠妃那拉氏撫養。

康熙三十七年,年僅十八歲的皇八子胤禩因表現出眾,被封為多羅貝勒,成為受封貝勒中最年輕者。母以子貴,兩年之後,衛氏被封為良嬪,終於獲得後廷主位。後來,衛氏又被晉升為良妃。事實證明,雖然良妃的命運與兒子胤禩息息相關,

但是衛氏在康熙心中並非那麼無足輕重。康熙前中期一共才封為五位妃子,衛氏就是其中之一。

雖然良妃衛氏的身世確實對胤禩爭奪皇位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但並不是決定性的。宜妃、德妃、敏妃等也是包衣出身,但是並沒有影響到皇四子、皇九子、皇十四子等人的地位和對皇位的覬覦。

真正使得胤禩與皇位無緣的是他結黨營私對皇權產生了極大威脅,受到了康熙的忌恨,因為康熙最忌諱的就是皇子與官員結黨營私。

從以上分析來看,筆者認為,並不是良妃的出身使得胤禩與皇位無緣,反而是胤禩的奪嫡之心連累了他的生母。

反而是胤禩的奪嫡之心連累了他的生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