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一個原因告訴你為什麼騰訊阿裡巴巴的大股東都是外國人!

【換換優品】原創,未經許可,禁止轉載,侵權必究。

阿裡巴巴和騰訊作為中國互聯網的兩個科技巨頭,拉進了中國與美國互聯網的差距,實屬中華名族的驕傲。但是,其股權架構一直以來被人所詬病,

因為大部分股權都掌控在國外資本的手裡。我們知道,阿裡其大股東是日本軟銀(30%)和美國雅虎(20%),騰訊的大股東是南非的MIH(34.3%)。

很多人都以此來罵馬雲和馬化騰是外國人的打工仔,其實恰恰不是這樣,雖然股權大部分在外國人手裡。但是外國人都是不能干預公司經營的,

投票權都被馬雲、馬化騰牢牢地掌握。

現如今這兩家最賺錢的互聯網公司大部分的收入都得被國外資本拿走,這也是理所應當的。很多人納悶為什麼阿裡、騰訊這樣的當公司怎麼都是國外資本控股,這也得怪我們自己人。當初馬雲和馬化騰創業時期苦苦掙扎的時候,需要雪中送炭,國內沒有一個人理他們。

馬雲創業融資,最初去杭州電信(曾吞併馬雲的中國黃頁)要投資,根本不理馬雲;去銀行,也吃閉門羹;找張朝陽,張朝陽自大只看得起自己的門戶網站,看不起電子商務;雷軍更是看馬雲長得跟外星人一樣,以為馬雲是騙子。最終國內沒有一個人相信他,在互聯網泡沫時期,瀕臨倒閉的時期是日本的軟銀拯救阿裡巴巴。

軟銀真可謂“壓對一寶,滿盤皆贏”啊,從最初的2000萬美金,擁有40%的股權,而現在卻價值超過1000億美金,這投資堪稱投資神話。

馬化騰的騰訊處境當初比馬雲更加尷尬。最初的OICQ(那個時候還不叫QQ)通過完全免費社交模式吸引了一大批粉絲,

但是OICQ沒有任何收入,簡直就是一台燒錢機器,要知道OICQ之前的聊天軟體都是要收費的。上百萬的粉絲光伺服器費用馬化騰就很難承擔了,騰訊為了養住這只小企鵝不斷的承接其他網路業務賺錢來喂小企鵝,但是隨著粉絲數量的增加。馬化騰發現騰訊根本養不起這只小企鵝了,必須賣出去,否則騰訊會被拖垮掉。

同樣,馬化騰也開始去找國內已經成名的互聯網公司,新浪覺得QQ沒有技術含量,隨便都可以做出來;搜狐看不起QQ的社交模式;而馬化騰的老東家潤迅正埋頭苦幹通信增值業務,看不起這只燒錢的小企鵝。

那時候QQ支付王志東說“現在最尷尬的事情就是QQ賣都賣不出去,我們還是自己養大吧”。無奈馬化騰只能四處尋求融資,最終中國IDG資本和香港電訊盈科投資200萬,各占騰訊20%股票。拿著兩百萬的馬化騰為了壯大QQ光買了IBM的一個大伺服器就去了一大半,剩下的錢也沒多久就燒光了。而IDG資本,電訊盈科看不到騰訊賺錢的希望不願意再投資。

直接入資3500萬收購電訊盈科和IDG的股份,並且馬化騰還給了一部分。這樣下來,MIH占50%,騰訊創始人占50%。這才讓那只小企鵝得以續命,才能茁壯成長為今日的騰訊帝國。

而騰訊也成為了熊曉鴿(中國IDG創始人)和李澤楷(電訊盈科BOSS)一生的遺憾,20%的放到現在價值也超過500億美金了,李澤楷都可以超過他父親李嘉誠了。熊曉鴿最近也表示“自己錯過了騰訊,到嘴的鴨子都飛了,有生之年的夢想就是能打造移動互聯網BAT”。

投資就是這樣,抱團取暖的時候你不出力,錦上添花我們人手夠了,不需要你了。

買賣二手手機,就上換換優品APP

“換換優品”

無奈馬化騰只能四處尋求融資,最終中國IDG資本和香港電訊盈科投資200萬,各占騰訊20%股票。拿著兩百萬的馬化騰為了壯大QQ光買了IBM的一個大伺服器就去了一大半,剩下的錢也沒多久就燒光了。而IDG資本,電訊盈科看不到騰訊賺錢的希望不願意再投資。

直接入資3500萬收購電訊盈科和IDG的股份,並且馬化騰還給了一部分。這樣下來,MIH占50%,騰訊創始人占50%。這才讓那只小企鵝得以續命,才能茁壯成長為今日的騰訊帝國。

而騰訊也成為了熊曉鴿(中國IDG創始人)和李澤楷(電訊盈科BOSS)一生的遺憾,20%的放到現在價值也超過500億美金了,李澤楷都可以超過他父親李嘉誠了。熊曉鴿最近也表示“自己錯過了騰訊,到嘴的鴨子都飛了,有生之年的夢想就是能打造移動互聯網BAT”。

投資就是這樣,抱團取暖的時候你不出力,錦上添花我們人手夠了,不需要你了。

買賣二手手機,就上換換優品APP

“換換優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