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親爸帶孩子被誤認成人販子,“醬油爸爸”最後卻坑慘了他!

最近我的一個朋友遇到了一件比較奇葩的事情,這個朋友在孩子出生一個月以後就出國進修的,然後孩子三周歲的時候,這位爸爸回來了,沒想到回來的第一天,就遭受到了很大的自尊的創傷,

他興致勃勃的帶著兒子上街買東西,沒想到買了三個玩具以後,他還想買第四個,被爸爸拒絕以後,不僅沒有收斂,甚至還又哭又鬧,還哭鬧著打他爸爸。

這時候,一位好心的大嬸過來詢問發生了什麼事情:“你爸爸怎麼你了?”沒想到這個孩子直接說“他不是我爸爸,

我不要跟他走!”這位大嬸就誤認為我朋友是人販子,就大喊:“抓人販子了!”大嬸這一喊,直接招來了十幾個人。

我這朋友也急了,趕忙解釋:“我是孩子的親爸!”

“你家孩子叫什麼?”大嬸繼續問。我這朋友因為常年在國外進修,所以一直沒有想起來自己的孩子叫什麼,想來想去就想起孩子的一個乳名,但是旁邊的人一直不相信,非不讓我朋友帶著孩子走,

最後還是孩子的媽媽到了才解決這個問題。

這就是父親“打醬油”的後果,連自己的孩子的名字叫什麼都不知道,必然會引起很大的問題。

還有一件事我們也可以瞭解一下。

最近有個朋友在朋友圈吐槽,說現在的孩子太調皮了,而且孩子的媽媽不夠賢慧,

那麼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呢?我這朋友在某一個IT公司當程式師,每天都在加班做項目,好不容易在公司封閉式的一個月的培訓以後回到了家,但是兒子卻不認爸爸了,甚至還當著爸爸的面,對爺爺叫“爸爸”,雖然老人很開心,但是爸爸心裡卻非常難過。

後來,小夫妻因為一些事情吵架了,吵著吵著我朋友就把這件事對老婆說了,老婆一聽這事就發飆了:“別人家週末都是一家三口出去玩,你呢?兒子一個月都難得見到你一次,都快忘記你長什麼樣子了!”我這朋友聽到他老婆這樣說,一肚子苦都沒地方說。

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小編今天就不說了,現在中國大多數的父親都有一種“照顧和陪伴孩子就是女人的責任”的想法,

覺得自己最大的責任就是賺夠了錢。即使下班了,還是會在家人和朋友之間選擇朋友,而在家裡,對孩子的一些照顧事情也一副我不會的姿態。

經過研究表明,經常有父親陪伴的孩子,綜合素質會比同年齡階段的孩子更加優秀,否則男孩子如果每天接觸母親的話,模仿到的都是女性化的言行舉止,而女孩子也會因為缺少父親的陪伴而更容易有“戀父情結”,只可惜現在很多父親總喜歡在養育孩子方面扮演著“打醬油”的角色。

有些父親可能會抗議,我們的工作非常辛苦,哪裡有那麼多時間去陪孩子,但是其實沒有任何一份工作會忙碌到佔據24小時, 主要還是看自己重視不重視,養家糊口是自己的責任,孩子同時也是父親自己的責任!

當然,媽媽們適當的時候也要為自己爭取一下休閒的權利,該休息的時候就要休息,適當的做一個“甩手”媽媽,把孩子託付給男人,這樣也是對孩子負責的一種表現。

只可惜現在很多父親總喜歡在養育孩子方面扮演著“打醬油”的角色。

有些父親可能會抗議,我們的工作非常辛苦,哪裡有那麼多時間去陪孩子,但是其實沒有任何一份工作會忙碌到佔據24小時, 主要還是看自己重視不重視,養家糊口是自己的責任,孩子同時也是父親自己的責任!

當然,媽媽們適當的時候也要為自己爭取一下休閒的權利,該休息的時候就要休息,適當的做一個“甩手”媽媽,把孩子託付給男人,這樣也是對孩子負責的一種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