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中國生吃魚的歷史並不比日本晚,“活吃鯉魚”更是一道名菜

日本料理以生魚片最為著名,它堪稱是日本菜的代表作。生魚片在日語中寫作“刺身”,而生魚片則是中國人對它的稱呼。多數人都知道吃日本料理時總會有生魚片等菜,日本美食中“生吃魚”因富具特色而有名,

凡異國貴賓或親朋好友造訪,東道主常以之待客,以此為貴。近年來,我國一些中高檔飯店也推出了“魚生”菜肴,頗受食客青睞。吃生魚是很刺激的,因為吃時往往配以刺鼻沖喉的綠色芥末,與鮮嫩味美的生魚片形成強烈的味覺反差,吃起來甚為爽快。

其實說起“魚生”菜肴,我國的歷史並不比日本晚。我國最早吃生魚要追溯到隋朝。隋朝的“魚生”菜肴製作極其考究,有一種“金齏玉膾”魚生,用鱸魚切片加橙絲調料拌制而成。相傳此菜被蘇州的地方官作為東南佳味進獻,隋煬帝食後大家讚揚。唐代詩人杜甫也很愛吃魚生,曾有“無聲細下飛碎雪”“放箸未覺全盤空”的詩句來描寫唐代廚師加工魚生的高超刀工和食客們爭食的熱烈場面。


宋代魚生依然風行,宋代的歐陽修、陸遊等都是魚生的發燒友,他不但喜歡吃,還喜歡做,他曾得意地寫道:“自摘金橙搗膾齏”。從詩中我們可以知道陸遊也會做隋代的“”“金齏玉鱠”魚生呢!明代魚生一肴被劉伯溫寫進《多能鄙事》一文中,

書中詳細介紹了魚生的製作方法。自清以來,食魚生的食俗仍在我國北方的一些地區保留著。

有一道用鯉魚做的魯菜叫“活吃鯉魚”,魚菜上桌後,魚嘴還在一張一合,魚尾還在微微顫動,讓人歎為觀止,此景大約可持續20-30分鐘。不過這種做法,

香味難以侵入魚肉,魚蛋白質難以分解,可能有寄生蟲未被殺死,考慮到美味、健康和營養方面,不建議大家經常食用。

我國海域遼闊,江河交錯,魚類繁多。有些魚的名字來源,和歷史名人有關。如國姓魚、國師魚、文昌魚、桃花魚、毛刀魚、琴魚等等都跟歷史上的名人有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