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打倒”馬雲,我們又能得到什麼?(二)

在合理合法的範疇內聊聊社會熱點、股市風雲.........內容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昨天本來要寫這個主題的,但是昨天說了自己最近對萬科的看法,今天寫這個。

如題所示,這個題目筆者寫過一次,

就是去年宗慶後老爺子炮轟馬雲的時候。

這篇文章有個核心的觀點如下:

無獨有偶,這幾天又曝出了個新聞,大意如下:

廣東馬可波羅陶瓷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建平將提交一份議案資料,而內容正是關於實體經濟發展,並將實體經濟衰退的矛頭直指馬雲。黃建平指出“類似淘寶這樣的虛擬經濟所出現的問題,給許多的實體品牌企業帶來了堪稱釜底抽薪的麻煩”。

並在資料中以馬可波羅品牌為例,在淘寶直接搜索“馬可波羅瓷磚”等關鍵字可以找到500多家店鋪在進行銷售,但其中真正擁有品牌授權的僅有兩家,其餘店鋪全都屬於侵權的假冒偽劣商品。

這個新聞一出,筆者第一感覺是蹭IP事件,當然很多有影響力的媒體也做瞭解讀,

大多都是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心態。什麼“馬雲又惹上麻煩了”諸如此類。

馬可波羅瓷磚,筆者第一次聽說,但是相信經過此事之後,這個品牌能火一段時間。

馬可波羅瓷磚筆者以為是個洋品牌,上網查了相關資料才發現是個地地道道的國貨。眾所周知馬可波羅老人家是位威尼斯旅行家,以其《馬可波羅遊記》傳於後世。老人家死後600多年後的今天,

他的名字被中國人冠以瓷磚的品牌,這很容易讓人聯想起前段時間的“喬丹運動品牌侵權案”,可惜馬可波羅老人家死了600多年了,沒人跑來維權了。(國產品牌常常費盡心機的冠以洋名,而外國品牌進入中國後絞盡腦汁起個接地氣的中文名(比如麥當勞、佳潔士等),這種怪現象筆者改天再和大家聊。)

言歸正傳,筆者從未在淘寶上買過東西,聽說裡面的商品良莠不齊,但筆者一直在號稱“正品行貨”的某著名電商平臺網購,

但是也買到不少返修品和次品。消費心得詳見筆者過往文章。

淘寶充其量就是個交易平臺,提供買家和賣家的互聯互通,讓消費變的快捷的同時也支援了實體經濟的發展。去年末央視財經頻道做過一個專題節目,就是西部老少邊窮省份通過淘寶的平臺將以前很難換成錢的農產品和特色產品通過淘寶的平臺賣了出去,

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並提高了他們的生活水準。那幾期節目筆者認真看了,說馬雲的淘寶傷害實體經濟未免有點“扣帽子”的嫌疑了。

上次那篇文章寫完後,很多讀者在留言區寫了自己的看法,說的最多的就是馬雲的支付寶極大的推進了我們銀行業服務態度的發展。筆者沒用過支付寶,但是切身感受就是如今去銀行辦理業務和十年前有個很大的差別。

一個經濟現象的產生,勢必會帶來多種多樣的問題,面對產生的問題,我們應該懷有開放包容的心態,而不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恨不得一棒子打死。

互聯網經濟對實體經濟的衝擊是顯而易見的,但是互聯網經濟也極大的促進了實體經濟的發展,這個過程終結了很多實體商店的暴利時代。

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時提出的“三個有利於”以檢驗一切工作好壞,這和當年毛澤東主席提出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思想不謀而合。

檢驗一切工作好壞、衡量改革開放成敗的標準“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

打倒馬雲,關閉互聯網經濟,我們又能得到什麼?

【聲明】:

本文代表筆者的觀點,僅供參考,內容原創,未經授權,嚴禁抄襲。

勢必會帶來多種多樣的問題,面對產生的問題,我們應該懷有開放包容的心態,而不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恨不得一棒子打死。

互聯網經濟對實體經濟的衝擊是顯而易見的,但是互聯網經濟也極大的促進了實體經濟的發展,這個過程終結了很多實體商店的暴利時代。

1992年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時提出的“三個有利於”以檢驗一切工作好壞,這和當年毛澤東主席提出的“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的思想不謀而合。

檢驗一切工作好壞、衡量改革開放成敗的標準“判斷的標準,應該主要看是否有利於發展社會主義生產力,是否有利於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於提高人民的生活水準”。

打倒馬雲,關閉互聯網經濟,我們又能得到什麼?

【聲明】:

本文代表筆者的觀點,僅供參考,內容原創,未經授權,嚴禁抄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