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市開展“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宣傳活動

自貢網訊25日是第31個“全國兒童預防接種日”。市衛計委、市疾控中心在自流井區外國語學校開展了以“規範接種疫苗,

共建健康中國”為主題的宣傳活動,廣泛宣傳接種疫苗對預防疾病的重要意義,普及免疫規劃知識,共同關注兒童健康。

“為什麼要接種疫苗?”“接種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項?”“預防傳染病有哪些防控措施?”在當天的宣傳活動中,“媽媽課堂講座”成為一大亮點,100餘名孩子家長聚集在一起,認真聆聽專業人員帶來的知識講座,

通過他們深入淺出、繪聲繪色的講解,把預防接種知識滲透到家長們的腦海中。為了“檢驗”培訓效果,講座結束後,還開展了免疫規劃知識競賽,家長們自信滿滿,紛紛舉手搶答,對答如流,收到了預期效果。

據悉,預防接種是預防控制傳染病最經濟、有效的手段。我市預防接種工作在各級政府的重視領導下,在各級部門的關心、支持、配合下,通過廣大醫務人員的共同努力使我市疫苗針對性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國家擴大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率保持在98.00%以上,全市已經連續22年無脊髓灰質炎、23年無白喉病例發生,麻疹發病處於全省最低狀態,新生兒乙肝表面抗原攜帶率控制在1.00%以下,近10年無流腦病例發生。可以說,我市的免疫規劃工作為全市兒童的健康作出了非常大的貢獻。

當天,全市118個接種門診通過在學校、社區、車站、市場等人口密集地方張貼宣傳畫、發放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廣泛開展宣傳活動,

普及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接種的相關政策、自貢市擴大國家免疫規劃方案及預防接種相關知識、免疫規劃針對疾病預防知識等。

工作人員詳細解答家長的問題

■疫苗接種健康卡

針對疫苗接種的相關知識,

記者採訪了市疾控中心的相關人員。

為什麼要進行免疫接種?

預防接種是將生物製品接種到人體內,使機體產生特異性的免疫力,達到預防相應傳染病的目的。嬰兒出生後可從母體內獲得一定的抵抗傳染病的能力,因此在6個月內一般不容易患傳染病。但6個月以後,這種抵抗力會逐漸減弱甚至消失,小孩子就容易患各種傳染病。為提高兒童抵抗傳染病的能力,

預防傳染病的發生,需要有計劃地按時給孩子進行免疫接種,以保護孩子的身體健康。

有必要接種自費疫苗嗎?

我國將疫苗分為兩大類:第一類苗又稱國家免疫規劃疫苗,是指政府免費向公民提供,公民應依照政府規定接種的疫苗;第二類苗是指公民自費自願接種的其他疫苗。

無論是免費疫苗還是自費疫苗,都可以預防相應疾病。將哪些疫苗納入到國家免疫規劃中,不僅要根據流行病發病趨勢、對疫苗的研發情況,還要根據國家的財政情況而定。很多在我國收費的疫苗在其他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是免費接種的,所以我們建議有條件的家長在接種第一類疫苗的基礎上為寶寶選擇更多的疫苗進行保護。

接種疫苗前後要注意什麼?

孩子在打預防針前,家長要給孩子洗一次澡,換乾淨衣服,向醫生說明孩子健康狀況,經醫生檢查認為沒有接種“禁忌症”方可接種。孩子打過預防針以後要避免劇烈運動,注射局部保持清潔,注意觀察。如孩子有輕微發熱反應或局部有輕微的疼痛,一般在1至2天就會好,如反應加重,應立即就醫。

如何看待預防接種反應?

對絕大多數人而言,接種疫苗是安全的。不過疫苗畢竟是一種“異物”,部分孩子因個體差異會在接種部位發生紅腫、疼痛、硬結等,或出現發熱、全身不適、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狀,這些都是預防接種後的一般反應,病情輕微,多在1至2天內自行恢復,必要時就醫。極少數孩子在接種後可出現罕見的異常反應,如無菌性膿腫、過敏反應等,病情相對較重時需及時治療。另外,如果孩子在接種疫苗時正處於某種疾病的發病前期,或存在某種潛在的疾病,在接種後碰巧發病,被稱為“偶合症”,與疫苗本身無關,很容易與接種的不良反應混淆。

為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孩子家長應該在接種前瞭解接種疫苗的品種、作用、禁忌、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配合接種人員,提供孩子的健康狀況並瞭解孩子的接種禁忌等情況;接種後,孩子要在接種門診留觀30分鐘,一旦出現可疑反應可得到及時處理。

不僅要根據流行病發病趨勢、對疫苗的研發情況,還要根據國家的財政情況而定。很多在我國收費的疫苗在其他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是免費接種的,所以我們建議有條件的家長在接種第一類疫苗的基礎上為寶寶選擇更多的疫苗進行保護。

接種疫苗前後要注意什麼?

孩子在打預防針前,家長要給孩子洗一次澡,換乾淨衣服,向醫生說明孩子健康狀況,經醫生檢查認為沒有接種“禁忌症”方可接種。孩子打過預防針以後要避免劇烈運動,注射局部保持清潔,注意觀察。如孩子有輕微發熱反應或局部有輕微的疼痛,一般在1至2天就會好,如反應加重,應立即就醫。

如何看待預防接種反應?

對絕大多數人而言,接種疫苗是安全的。不過疫苗畢竟是一種“異物”,部分孩子因個體差異會在接種部位發生紅腫、疼痛、硬結等,或出現發熱、全身不適、倦怠、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狀,這些都是預防接種後的一般反應,病情輕微,多在1至2天內自行恢復,必要時就醫。極少數孩子在接種後可出現罕見的異常反應,如無菌性膿腫、過敏反應等,病情相對較重時需及時治療。另外,如果孩子在接種疫苗時正處於某種疾病的發病前期,或存在某種潛在的疾病,在接種後碰巧發病,被稱為“偶合症”,與疫苗本身無關,很容易與接種的不良反應混淆。

為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孩子家長應該在接種前瞭解接種疫苗的品種、作用、禁忌、不良反應以及注意事項;配合接種人員,提供孩子的健康狀況並瞭解孩子的接種禁忌等情況;接種後,孩子要在接種門診留觀30分鐘,一旦出現可疑反應可得到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