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幾大茶區?N個山頭?普洱的這些門道,我們來幫你說清楚!

上周,我們曾發佈了一篇文章《產量減少,今年普洱春茶價格如何?》專門盤點今年普洱的價格行情,文章中我們根據西雙版納茶區、普洱茶區、臨滄茶區三個區域,把我們所能找到的今年已發佈的普洱春茶價格,

都整理了出來。除了三大產區之外,我們還提到了不少諸如“冰島茶”、“老班章”這一類的詞語,也就是普洱的山頭。

那麼三大產區、四大產區到底是怎麼劃分的?山頭又是怎麼回事?

根據國家標準定義,普洱茶是指,以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的雲南大葉種曬青茶為原料,並在地理標誌保護範圍內採用特定的加工工藝製成,具有獨特品質特徵的茶葉。

按其加工工藝及品質特徵,普洱茶又分為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兩種類型。而按照外觀形態又可分為散茶和緊壓茶兩種類型。

四大產區劃分

根據地域位置,我們常將普洱茶知名產區大致分為臨滄產區、普洱市(原思茅)產區和西雙版納產區、保山產區四大名產區。(三大產區不包括保山產區)

臨滄產區

臨滄產茶區域主要集中在滄源、雙江、鳳慶、雲縣等地,其中享譽世界的萬畝古茶樹群落位於雙江猛庫大雪山,大雪山是非常重要的產茶區域,大名鼎鼎的冰島就位於大雪山東半山。

西雙版納產區

西雙版納產區分要分為兩大板塊,猛海和易武。

猛海產區氣溫高、雨量足,其產茶特點為,茶性強、香氣揚、澀度較高。易武產區可以說是整個西雙版納氣溫最高、雨量最多的地方,

其古老原始茶種類豐富,茶質厚重。香氣獨特。苦澀味低,有著湯柔水甜的特點。

普洱產區

普洱市茶葉種植面積146萬畝,全市所轄的區域都有種植茶葉並產茶,其中江城茶葉、瀾滄茶葉、鎮沅茶葉、景谷茶葉、景東茶葉、墨江茶葉比較出名。

保山產區

包括保山、騰沖、龍陵、昌寧等地方的一些山頭。該地區年平均溫度14℃~20℃,年平均相對濕度75%~84%,年平均降雨量700毫米~2000毫米。在雲南4個主要產茶區中,緯度最高、平均海拔最高、氣溫最低、日照最少、雨量最少。轄區保山市、昌寧、騰沖、龍陵、施甸等地,都有茶葉生產,除曬青茶外,昌寧縣亦生產滇紅。

保山產區比較靠北,大部分茶原料被製成滇紅、滇綠以及一些普洱散茶,只有少部分做成普洱餅茶。保山產區的茶屬果香型,為苦茶區。

最受歡迎的十大山頭

普洱茶主要產於雲南省西雙版納、臨滄、普洱、保山等地,各個產區又是以不同“山頭”的命名小產區構成。之前我們說清楚了三大茶區,下面再來看看知名度最高的十大古樹普洱茶山頭。

一、老班章

老班章在普洱茶中歷來被尊為“王者”、“茶王”、“ 班章王”等至高無上的美意。純正血統的老班章茶氣是普洱茶中茶氣最足的一款茶品。

自古以來,老班章村民沿用傳統古法人工養護古茶樹,遵循民風手工採摘鮮葉。

特點:茶氣霸道,苦味入口即化,嘴裡持久甘甜且香氣高遠,嫋嫋不絕,茶湯一入口,強烈的香氣就貫穿始終。湯色鮮亮、葉底柔軟、勻稱、略帶蜜香。與香氣同樣強烈的是苦味,霸道而強大陽剛。但這種苦多集中於舌面,瞬間化開後兩頰生津,水路順滑,回甘,喉韻處處彰顯個性。

二、冰島

冰島古茶園是雲南大葉種茶的發祥地之一,被譽為“雲南大葉種之正宗”, 種植範圍主要是在臨滄市雙江縣猛庫鎮大雪山中下部的冰島村、公弄村和大中山等地。

特點:冰島古茶兼具東半山茶香高味揚、口感豐富飽滿,甘甜質厚及西半山茶品質氣強之長,茶氣強而有力,氣足韻長。入口苦澀度低到幾乎沒有感覺,但香氣咄咄逼人,古茶應有的衝擊力會從舌根緩緩向前延伸。香甜的茶湯會從口腔上顎一直彌漫到整個鼻腔,經過喉嚨會有絲絲涼氣。冰島茶的力量總體來講集中表現在舌面的中後部,兩頰生津不斷。

三、曼松

真正的“曼松貢茶”產量並不多,嚴格意義上的“曼松貢茶”古樹屈指可數。

曼松原屬倚邦區第一鄉轄區內,歷史上,有曼松老寨,居住著香唐族,善種茶,由於曼松茶的品質好,被列為貢茶,“年解貢茶100擔”,曾因貢茶而名,聲譽遠播。每年曼松貢茶產量極為稀少,根據當地老百姓說年產不過10來公斤在普洱中是頂級精品。

特點:甜潤,喝的時候口裡很甜,喉頭很甜,茶氣足而暖,只要喝一點點,身體就會發熱,是其它茶山遠遠比不上的。

四、那卡

那卡古樹茶是猛宋茶區最具代表性的茶,那卡寨子以出產品質上好的古樹茶而被人們所認識。全寨有600多畝成片古樹茶園,其茶樹齡在300-500年之間。

那卡茶在大範圍劃分上屬於猛海猛宋茶區,猛宋茶區的喬木老樹茶以保塘的最粗大,以那卡的最著名。那卡茶沒有“布朗山”的苦更沒有“帕沙茶”的澀,香氣高過冰島茶口感卻相近,但茶底沒有冰島細嫩。那卡茶經久耐泡且回甘生津強烈而明顯。

特點:山野氣較強,杯底留香較好,苦澀較顯,苦又更突出,湯中帶甜,回甘較快較好,湯較飽滿,茶香純正。

五、昔歸

昔歸位於臨滄邦東鄉邦東行政村,乃山區。昔歸古茶園多分佈在半山一帶,混生於森林中,古樹茶樹齡約200年,較大的茶樹基圍在60~110釐米。昔歸茶,屬邦東大葉種,因為當地的習慣每年只采春茶和秋茶兩季,所以茶樹保護得比較好,茶質比其他村寨要好得多。

茶以獨有的香氣讓喜歡普洱茶友愛不釋手,優點是泡出來生津持續不斷。昔歸茶內質豐富,香氣高銳,茶氣強烈,滋味厚重,強烈的回甘與生津,且口鼻留香持久,柔和甜美,清澈的冰糖韻。

特點:內質豐富十分耐泡,茶湯濃度高,滋味厚重,香氣高銳,茶氣強烈卻又湯感柔順,水路細膩並伴隨著濃強的回甘與生津,且口腔留香持久。

六、麻黑

麻黑是易武著名茶山之一 ,麻黑茶又是易武普洱茶中最具韻味的茶。

易武茶的靈氣在於後期陳化中回生,通俗的說就是“越放茶氣越足”。

特點:麻黑的茶氣和香味沒有颳風寨的高揚,醇厚飽滿,湯色黃亮,柔中之美,所以算是易武茶中的老二排行。易武茶香揚水柔,而麻黑茶更以陰柔見長,江內茶中之上品。湯糯、柔、清、雅,花果香。早春香氣極好,留杯時間長,湯色油光透亮,口感寬廣飽滿,柔中帶剛,綿密,細膩,韻致精深,香氣高揚平衡中正厚重,葉底彈性好厚實。

七、老曼峨

老曼峨寨可以說是整個布朗山最大、最古老的布朗族村寨。老曼峨的茶很苦,當地人將老曼峨乃至整個布朗山茶區從老曼峨引種繁衍的茶稱為苦茶。

老曼峨的苦茶由於奇苦,由此充當了加工普洱茶的味精:眾多茶廠和茶商在生產加工普洱茶餅時,往往用老曼峨的茶做拼配,以提高和豐富茶餅的口感和滋味。

特點:條形肥壯厚實、緊結顯毫、湯色剔透明亮、滋味濃烈厚實、久泡有餘香,耐沖泡,入口苦味重一些,但化得很快,回甘很好,茶品獨特的滋味獨具綿長和清爽。

八、颳風寨

易武茶中的扛鼎之寨,地處風口,四面環山,水自寨前流,風穿寨而過,所以得名“颳風寨”。

颳風寨古樹茶(氣,香,味,韻)都具有,是陰柔中的上品,基本代表了好普洱茶的高標準。

特點:甜醇中含天然濃郁的蜜香,柔滑細膩中藏著強勁卻內斂的茶氣,苦澀而含蓄,喉韻綿延悠長。尤以後期變化之美見長,新茶初品甜味當先,喉韻深,香氣足,後期變化湯水厚實,滋味飽滿,苦底和澀味退去,陳香之韻漸出。

九、彎弓

彎弓大寨曾是古曼撒茶區的核心區域。據當地老人說,清咸豐年以前,彎弓大寨和曼撒老街曾是易武茶山最興旺的兩個寨子。後來,彎弓大寨逐漸衰落,漸漸淡出茶人的視線。

特點:湯色金黃璀璨,柔和,滋味粘稠飽滿,獨具魅力的原始森林芳香,回甘生津較好,回甘生津一直延續,喉韻綿延悠長。具有較強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十、困鹿山

困鹿山是無量山的一支餘脈,海拔1410米—2271米之間,中心地段南北延伸十幾裡,東西寬數裡。山中峰巒疊翠,古木參天,最高峰海拔2271米。困鹿山古茶樹群落地跨鳳陽、把邊兩鄉,總面積為10122畝,屬半栽培型茶樹群落與闊葉林混生形成的原始森林。

特點:香氣濃郁且穩實,苦澀感易化,滋味甘甜且醇厚鮮爽,茶湯內含物豐富,性質穩定,後勁較強,喉底生津明顯而韻味足。

-END-

圖文:茶館網整理自網路

只有少部分做成普洱餅茶。保山產區的茶屬果香型,為苦茶區。

最受歡迎的十大山頭

普洱茶主要產於雲南省西雙版納、臨滄、普洱、保山等地,各個產區又是以不同“山頭”的命名小產區構成。之前我們說清楚了三大茶區,下面再來看看知名度最高的十大古樹普洱茶山頭。

一、老班章

老班章在普洱茶中歷來被尊為“王者”、“茶王”、“ 班章王”等至高無上的美意。純正血統的老班章茶氣是普洱茶中茶氣最足的一款茶品。

自古以來,老班章村民沿用傳統古法人工養護古茶樹,遵循民風手工採摘鮮葉。

特點:茶氣霸道,苦味入口即化,嘴裡持久甘甜且香氣高遠,嫋嫋不絕,茶湯一入口,強烈的香氣就貫穿始終。湯色鮮亮、葉底柔軟、勻稱、略帶蜜香。與香氣同樣強烈的是苦味,霸道而強大陽剛。但這種苦多集中於舌面,瞬間化開後兩頰生津,水路順滑,回甘,喉韻處處彰顯個性。

二、冰島

冰島古茶園是雲南大葉種茶的發祥地之一,被譽為“雲南大葉種之正宗”, 種植範圍主要是在臨滄市雙江縣猛庫鎮大雪山中下部的冰島村、公弄村和大中山等地。

特點:冰島古茶兼具東半山茶香高味揚、口感豐富飽滿,甘甜質厚及西半山茶品質氣強之長,茶氣強而有力,氣足韻長。入口苦澀度低到幾乎沒有感覺,但香氣咄咄逼人,古茶應有的衝擊力會從舌根緩緩向前延伸。香甜的茶湯會從口腔上顎一直彌漫到整個鼻腔,經過喉嚨會有絲絲涼氣。冰島茶的力量總體來講集中表現在舌面的中後部,兩頰生津不斷。

三、曼松

真正的“曼松貢茶”產量並不多,嚴格意義上的“曼松貢茶”古樹屈指可數。

曼松原屬倚邦區第一鄉轄區內,歷史上,有曼松老寨,居住著香唐族,善種茶,由於曼松茶的品質好,被列為貢茶,“年解貢茶100擔”,曾因貢茶而名,聲譽遠播。每年曼松貢茶產量極為稀少,根據當地老百姓說年產不過10來公斤在普洱中是頂級精品。

特點:甜潤,喝的時候口裡很甜,喉頭很甜,茶氣足而暖,只要喝一點點,身體就會發熱,是其它茶山遠遠比不上的。

四、那卡

那卡古樹茶是猛宋茶區最具代表性的茶,那卡寨子以出產品質上好的古樹茶而被人們所認識。全寨有600多畝成片古樹茶園,其茶樹齡在300-500年之間。

那卡茶在大範圍劃分上屬於猛海猛宋茶區,猛宋茶區的喬木老樹茶以保塘的最粗大,以那卡的最著名。那卡茶沒有“布朗山”的苦更沒有“帕沙茶”的澀,香氣高過冰島茶口感卻相近,但茶底沒有冰島細嫩。那卡茶經久耐泡且回甘生津強烈而明顯。

特點:山野氣較強,杯底留香較好,苦澀較顯,苦又更突出,湯中帶甜,回甘較快較好,湯較飽滿,茶香純正。

五、昔歸

昔歸位於臨滄邦東鄉邦東行政村,乃山區。昔歸古茶園多分佈在半山一帶,混生於森林中,古樹茶樹齡約200年,較大的茶樹基圍在60~110釐米。昔歸茶,屬邦東大葉種,因為當地的習慣每年只采春茶和秋茶兩季,所以茶樹保護得比較好,茶質比其他村寨要好得多。

茶以獨有的香氣讓喜歡普洱茶友愛不釋手,優點是泡出來生津持續不斷。昔歸茶內質豐富,香氣高銳,茶氣強烈,滋味厚重,強烈的回甘與生津,且口鼻留香持久,柔和甜美,清澈的冰糖韻。

特點:內質豐富十分耐泡,茶湯濃度高,滋味厚重,香氣高銳,茶氣強烈卻又湯感柔順,水路細膩並伴隨著濃強的回甘與生津,且口腔留香持久。

六、麻黑

麻黑是易武著名茶山之一 ,麻黑茶又是易武普洱茶中最具韻味的茶。

易武茶的靈氣在於後期陳化中回生,通俗的說就是“越放茶氣越足”。

特點:麻黑的茶氣和香味沒有颳風寨的高揚,醇厚飽滿,湯色黃亮,柔中之美,所以算是易武茶中的老二排行。易武茶香揚水柔,而麻黑茶更以陰柔見長,江內茶中之上品。湯糯、柔、清、雅,花果香。早春香氣極好,留杯時間長,湯色油光透亮,口感寬廣飽滿,柔中帶剛,綿密,細膩,韻致精深,香氣高揚平衡中正厚重,葉底彈性好厚實。

七、老曼峨

老曼峨寨可以說是整個布朗山最大、最古老的布朗族村寨。老曼峨的茶很苦,當地人將老曼峨乃至整個布朗山茶區從老曼峨引種繁衍的茶稱為苦茶。

老曼峨的苦茶由於奇苦,由此充當了加工普洱茶的味精:眾多茶廠和茶商在生產加工普洱茶餅時,往往用老曼峨的茶做拼配,以提高和豐富茶餅的口感和滋味。

特點:條形肥壯厚實、緊結顯毫、湯色剔透明亮、滋味濃烈厚實、久泡有餘香,耐沖泡,入口苦味重一些,但化得很快,回甘很好,茶品獨特的滋味獨具綿長和清爽。

八、颳風寨

易武茶中的扛鼎之寨,地處風口,四面環山,水自寨前流,風穿寨而過,所以得名“颳風寨”。

颳風寨古樹茶(氣,香,味,韻)都具有,是陰柔中的上品,基本代表了好普洱茶的高標準。

特點:甜醇中含天然濃郁的蜜香,柔滑細膩中藏著強勁卻內斂的茶氣,苦澀而含蓄,喉韻綿延悠長。尤以後期變化之美見長,新茶初品甜味當先,喉韻深,香氣足,後期變化湯水厚實,滋味飽滿,苦底和澀味退去,陳香之韻漸出。

九、彎弓

彎弓大寨曾是古曼撒茶區的核心區域。據當地老人說,清咸豐年以前,彎弓大寨和曼撒老街曾是易武茶山最興旺的兩個寨子。後來,彎弓大寨逐漸衰落,漸漸淡出茶人的視線。

特點:湯色金黃璀璨,柔和,滋味粘稠飽滿,獨具魅力的原始森林芳香,回甘生津較好,回甘生津一直延續,喉韻綿延悠長。具有較強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十、困鹿山

困鹿山是無量山的一支餘脈,海拔1410米—2271米之間,中心地段南北延伸十幾裡,東西寬數裡。山中峰巒疊翠,古木參天,最高峰海拔2271米。困鹿山古茶樹群落地跨鳳陽、把邊兩鄉,總面積為10122畝,屬半栽培型茶樹群落與闊葉林混生形成的原始森林。

特點:香氣濃郁且穩實,苦澀感易化,滋味甘甜且醇厚鮮爽,茶湯內含物豐富,性質穩定,後勁較強,喉底生津明顯而韻味足。

-END-

圖文:茶館網整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