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黃帝內經》解密:情緒是如何影響人的身心健康和智慧的?

什麼是情緒?

情緒,就是人情感所自動提取的記憶。這種提取,被稱為頭緒。情緒是由情感和思緒兩種東西所組合而成。當你的生命透過外在事物的刺激時候,你的身體感官會產生相對應的心理活動。

你的思維模式也對應而起,去尋找特定的記憶。

這個過程是的記憶表現就是被俗稱為頭緒。比如我們平常所講:毫無頭緒,就是其中一種。

什麼是毫無頭緒呢?這個是對應你曾經接受過的知識,已經成為記憶。而你卻無法提取出來。

當有人給你講一個恐怖的故事時候,你的聽覺就會產生心理活動,從而生出驚恐的情感。這種情感會使得你的思維模式進行運化過濾,從而在腦海的記憶中提取出恐怖的畫面。這是常見的聯想能力,也即是情緒的產生過程。但這種情緒的產生,會阻礙智慧的出現。

五臟六腑中,驚恐為腎臟所主

當你出現驚恐的情緒,你的腎臟將無法自由的調動自己的記憶能力,尤其是知識,

智慧自然誕生不了。因為,你的思維模式已經在提取恐怖的記憶並且形成畫面的聯想。七情所產生的思緒到頭提取特定的記憶,會使得你的心無法自由調度!

所以要想學會開啟你的智慧,你必先要學會掌控自己的情緒。你的情緒會生氣,

生出五臟六腑的氣,無論是喜怒憂思悲恐驚,都會讓人的身體產生對應反應。而掌控情緒,就形成了一個名詞,它會形成固定的思維模式提取你固定的記憶,人們通常稱它為理智。

當你不理智的時候,恰好是你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的時候。五臟六腑沒有生出七情之氣,回歸原來的運行機理時候,就是你理智的時候,這個境界會隨著你的內心寂靜而回歸。你才有可能自由的調度和提取你的記憶。

而人的生、情、志是一個三角關係,互相影響,情緒的難以控制,很多時候是生理健康出了問題,如果不加控制,最終形成惡性循環!

一個人成就越大,往往會是越理智的人

因為他不會被情感所左右,能夠自由的控制自己的情緒。同樣,他的內心更加是寂靜的,靜能生慧。

所以,這也是為何我們常說,大家要保持身心健康,身心和泰,要懂得掌控自己的情緒,不被情緒所左右,才能更很好的保持身心健康,並且更好地生出我們內在的智慧!其實,這些在《黃帝內經》的靈蘭秘典當中,皇帝與岐伯的對話裡早已說的很清楚了,有心的朋友可以好好研究。

大家也可以在下方留言,說說你的看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