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日本島國資源匱乏,為何能發動十四年的侵華戰爭?四個字道破天機

眾所周知,日本是一個島國,國土面積大概是37萬平方公里,比中國的雲南省39萬平方公里還小。小國土意味著少資源,但就是這麼個資源匱乏的島國,為啥能夠在中國發動十四年的侵略戰爭呢?小編覺得,

四個字可以提示原因:以戰養戰!

我們知道,明治維新之後,日本走上了工業化發展的道路,國民經濟迅速提升。但與此同時,資源匱乏這個短板也隨之浮現,在19世紀中期到20世紀初,亞洲最重要的工業原材料產區是被英國牢牢控制的。

而那時候,清帝國雖然不是工業國,可是也在逐漸煥發出活力,為了制衡大清的發展,英國便向日本輸送人才和技術,以此制衡正在進行洋務運動改造的中國。

(清政府的洋務運動)

誰掌握了工業資源,誰就是話霸啊,日本軍國主義思想濃厚,

肯定想成為話霸,那他就得掌握資源啊!關鍵是,資源怎麼來?從中國來啊,於是他圖謀著佔領中國的東北三省!

好傢伙,東北三省是中國啥地方?是中國最重要的工業基地,有著最豐厚的工業資源,如果這個地方成為了日本人下蛋的雞,那日本豈不上天了?英國人可不傻,他們也看到了日本的意圖,所以在甲午中日戰爭和日俄戰爭爆發後,日本幾次想強佔東北三省,都被英國絆了幾次腳。

日本資源匱乏,扶持一下他來牽制資源豐厚的中國,英國人可謂打的一手好算盤!可令英國人沒想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之後,自己已經無力遙控亞洲,從而喪失了對日本的控制。

更令英國人沒想到的是,此時的日本在自己的扶持下,

已經羽翼豐滿,居然在東北發動了震驚中外的“九一八”事變,並迅速佔領了東北三省,然後利用東北三省的工業資源大設工廠造機器槍支。此時,東北三省便成為了日軍發動侵華戰爭強有力的後盾!

所以,資源匱乏的日本為什麼能夠在中國發動長達十四年之久的侵略戰爭,

究其原因就是“以戰養戰”的戰略思想,即用戰爭佔領中國的土地,進而佔領中國的工業資源,然後再利用這些工業資源來發動戰爭。但事實上,以戰養戰,不止于工業資源,還在於經濟資源。

在瀘溝橋七七事變之前,日本政府專門對華設立了兩個公司:興中公司和惠通航空公司。這兩個公司通過低價傾銷和惡意收購等方式來擠壓咱們的民族企業,然後掠奪中國的經濟、白銀和金錢,然後再利用中國的金錢去造槍支大炮,進而發動戰爭。這種掠奪方式叫做經濟戰,也是以“戰養戰”的戰略思想,即利用中國的錢來進犯中國。

(七七事變)

好傢伙啊,沒工業資源,利用中國的工業資源;沒金錢,利用中國的金錢。難怪資源匱乏的島國,竟能在中國發動十四年之久的侵略戰爭了,無外乎是“以戰養戰”!

這兩個公司通過低價傾銷和惡意收購等方式來擠壓咱們的民族企業,然後掠奪中國的經濟、白銀和金錢,然後再利用中國的金錢去造槍支大炮,進而發動戰爭。這種掠奪方式叫做經濟戰,也是以“戰養戰”的戰略思想,即利用中國的錢來進犯中國。

(七七事變)

好傢伙啊,沒工業資源,利用中國的工業資源;沒金錢,利用中國的金錢。難怪資源匱乏的島國,竟能在中國發動十四年之久的侵略戰爭了,無外乎是“以戰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