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外媒:中國海軍走向深藍!新航母比美不足比印有餘

境外媒體稱,隨著中國首艘國產航母的下水,中國海軍即將駛向“深藍”。軍事觀察家稱,中國正在掌握海軍技術,雖然能力仍遠遠落後於美國,但與印度相比已取得優勢。

臺灣東森新聞網4月24日發表題為《進展神速001A下海在即中國首艘國產航母航向“深藍”》的文章稱,

解放軍海軍在4月23日歡慶68歲生日,首艘國產航母001A型預計即將完成下水儀式,第二艘航母僅用3年就完工下水,專家們開始期待下一艘航母會以多快的速度進入世人的眼中。中國海軍即將從“淺藍”駛向“深藍”。

首艘國產航母的下水將助中國海軍走向深藍!

文章稱,江南造船廠的下一艘國產航母或許也會以外界想像不到的速度完成。屆時中國將擁有三艘航母,形成一艘戰備巡邏、一艘用於訓練、一艘在船廠進行維修的基本格局。

有軍事專家表示,航母對於中國而言有三個主要作用,一是能提高中國海上防禦作戰能力;二是可以維護中國海上通道安全,

維護海外利益;三是可以使得中國更好承擔責任和義務,包括人道主義救援行動。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4月25日發表題為《在海空控制權的爭奪戰中,中國航母如何與其他國家較量?》的文章稱,中方一直在大連建造這艘航母。這艘尚未命名的航母重約7萬噸,長315米,寬75米,略大於目前中國唯一的航母遼寧艦。

【相關閱讀】中印航母發展對比:一個喜歡自力更生,一個喜歡吃現成的

中國和印度都是臨海大國,中國東臨太平洋,印度則靠著印度洋,所以兩國在發展航海上都下了不下的功夫。但是在各自的發展道路上,卻採取了風格迥異的建設思路。首先,我們國家主要還是發揚我們自力更生、自給自足的優良傳統;而印度則是採取的小步快跑,購買成品為主。

同樣是亞洲國家海軍,差距為何那麼大?

印度海軍現在總共擁有2艘航母,分別為“維拉特”號和“維克拉瑪蒂亞”號。而相比之下,中國僅僅有1艘航母“遼寧”艦。雖然數量上印度海軍比中國海軍多,但從品質上來說,即便是其從俄羅斯購買的“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也比“遼寧”艦落後整整一代。作為次大陸的一個大國,印度很早就擁有了航母,

其第一艘航母是1957年從英國購買的。

印度海軍“維拉特”號航母

如果從那個時候算起來,印度已經擁有50多年的航母使用經驗。這艘航母為“維克蘭特”號,滿載排水量為1.95萬噸,最初使用常規起降艦載機,後來使用的艦載機為AV-8B“海鷂”戰鬥機。

印度海軍的第2艘航母是從英國購買的“競技神”號,該艦到印度海軍服役時艦名改為“維拉特”號。“維拉特”號航母的滿載排水量28700噸,總共可以攜帶30架左右飛機,現在的主力艦載機是AV-8B。

後來,印度海軍又從俄羅斯購買了“戈爾什科夫”號航母,該艦最初搭載的飛機仍然是垂直起降戰鬥機。“戈爾什科夫”號在經過改裝之後,被命名為“維克拉瑪蒂亞”號。“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的艦載機更改為米格-29K,其滿載排水量為45400噸。

印度的“AV-8B”主力艦載機

外界一度報導“維克拉瑪蒂亞”號的合同中,印度海軍買得偏貴。但應當注意的是,“維克拉瑪蒂亞”號使印度海軍擁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航母。

為能夠實現航母夢,中國先後購買了“墨爾本”號、“明斯克”號和“基輔”號。中國購買這些退役航母之後,國內媒體曾經多次猜測可能將它們改裝成我國的第一艘航母。但是,這些航母均沒有到中國海軍服役,而是被用作展覽展示用途。

另一方面,這些航母也為我國的航母工程積累了一定的技術。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中國從烏克蘭購買滿載排水量為6.8萬噸的航母,並將其改裝成我國的第一艘航母“遼寧”艦。有趣的是,印度方面也曾經試圖購買“瓦良格”號,但由於這艘航母完成度低,且受到其他國家的阻撓,所以它最終沒有購買這艘艦。

相比之下,從一開始就要改裝並使用6.8萬噸的航母,對於中國來說,這需要勇氣。但是,決策當局還是敢於冒著技術風險,毅然決定改裝並使用“瓦良格”號,最終用幾年時間走完了印度需要幾十年時間才能夠走完的道路。

中國和印度海軍的航母之路很難說誰對誰錯,只不過是我國在航母這條道路上更為大膽,因為我們知道同世界上最先進的航母國家有著巨大的差距。相比之下,印度海軍的航母之路相對來說要穩健一些,類似于小步快跑。

有人會說印度海軍擁有幾十年的航母使用經驗,實際上在“維克拉瑪蒂亞”號之前,在很多時候,其航母的作戰能力甚至不及世界上最先進的兩栖攻擊艦。

遼寧號與新航母艦島對比

在使用常規起降的艦載戰鬥機方面,中國和印度基本上屬於是同一起跑線。究竟誰會跑在前面,還要看近期兩國航母發展的進度。“遼寧”艦之後,我國開始自行建造國產航母。

而在“瓦良格”號的基礎上改進出“遼寧”艦,使我國擁有更高的起點。這個高起點,一方面是我國造船工業人多年艱苦努力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應當看到烏克蘭提供的重要裝備幫助和技術指出,否則實現這個從零到有的突破,我們還需要走幾十年的時間。

相關報導:

有位將軍說過:如果中國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

首艘國產航母的雷達 指揮 資料鏈都能實現國產化嗎

解讀國產航母:絕非“俄制航母的山寨版”

國產001A航母和遼寧艦輪廓對比:甲板變化不小

國產航母正式下水 未來將繼續建造舾裝

該艦到印度海軍服役時艦名改為“維拉特”號。“維拉特”號航母的滿載排水量28700噸,總共可以攜帶30架左右飛機,現在的主力艦載機是AV-8B。

後來,印度海軍又從俄羅斯購買了“戈爾什科夫”號航母,該艦最初搭載的飛機仍然是垂直起降戰鬥機。“戈爾什科夫”號在經過改裝之後,被命名為“維克拉瑪蒂亞”號。“維克拉瑪蒂亞”號航母的艦載機更改為米格-29K,其滿載排水量為45400噸。

印度的“AV-8B”主力艦載機

外界一度報導“維克拉瑪蒂亞”號的合同中,印度海軍買得偏貴。但應當注意的是,“維克拉瑪蒂亞”號使印度海軍擁有了真正意義上的現代航母。

為能夠實現航母夢,中國先後購買了“墨爾本”號、“明斯克”號和“基輔”號。中國購買這些退役航母之後,國內媒體曾經多次猜測可能將它們改裝成我國的第一艘航母。但是,這些航母均沒有到中國海軍服役,而是被用作展覽展示用途。

另一方面,這些航母也為我國的航母工程積累了一定的技術。後來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中國從烏克蘭購買滿載排水量為6.8萬噸的航母,並將其改裝成我國的第一艘航母“遼寧”艦。有趣的是,印度方面也曾經試圖購買“瓦良格”號,但由於這艘航母完成度低,且受到其他國家的阻撓,所以它最終沒有購買這艘艦。

相比之下,從一開始就要改裝並使用6.8萬噸的航母,對於中國來說,這需要勇氣。但是,決策當局還是敢於冒著技術風險,毅然決定改裝並使用“瓦良格”號,最終用幾年時間走完了印度需要幾十年時間才能夠走完的道路。

中國和印度海軍的航母之路很難說誰對誰錯,只不過是我國在航母這條道路上更為大膽,因為我們知道同世界上最先進的航母國家有著巨大的差距。相比之下,印度海軍的航母之路相對來說要穩健一些,類似于小步快跑。

有人會說印度海軍擁有幾十年的航母使用經驗,實際上在“維克拉瑪蒂亞”號之前,在很多時候,其航母的作戰能力甚至不及世界上最先進的兩栖攻擊艦。

遼寧號與新航母艦島對比

在使用常規起降的艦載戰鬥機方面,中國和印度基本上屬於是同一起跑線。究竟誰會跑在前面,還要看近期兩國航母發展的進度。“遼寧”艦之後,我國開始自行建造國產航母。

而在“瓦良格”號的基礎上改進出“遼寧”艦,使我國擁有更高的起點。這個高起點,一方面是我國造船工業人多年艱苦努力的結果,另一方面也應當看到烏克蘭提供的重要裝備幫助和技術指出,否則實現這個從零到有的突破,我們還需要走幾十年的時間。

相關報導:

有位將軍說過:如果中國不建航母,我死不瞑目!

首艘國產航母的雷達 指揮 資料鏈都能實現國產化嗎

解讀國產航母:絕非“俄制航母的山寨版”

國產001A航母和遼寧艦輪廓對比:甲板變化不小

國產航母正式下水 未來將繼續建造舾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