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變相拉皮條?微信出現大量“租人”平臺

租人業務或打擦邊球,存在情☆禁☆色交易

以及在一個個試探的與出租的女生聊天時,女生表示可以提供特殊服務:

而在去年8月份,有南都記者嘗試以100元每小時提供“聊天、廚藝”服務出租自己,

在租人平臺收到的回復卻令人震驚。多名男性用戶在後臺留言稱,要求提供兼職“一☆禁☆夜☆禁☆情”服務,並表示價格“好商量”。

租人平臺的社交夢能走多遠?在許多人的思想中,陌陌之類的社交應用就是“約炮、聊騷”的代表,涉黃是無法容忍的事,再者這些租人APP並不要求實名註冊,資訊可以捏造,出租者多是年輕女性或者女學生,可以說每一次的外出都是在碰運氣。對於租人者,也可能遭遇被欺騙的風險。

介於金錢紐帶關係的租人平臺

會不會讓交友變質?

用戶對異性有約會的需求,可能成為朋友,

可能成為戀人乃至夫妻,純線上交流甚至交往都是不現實的,但花錢約見面的社交算不算耍流氓?對於男女而言,由於金錢產生的關係很難讓感情純粹。

另外,“租”就定義了這是一種有償性的社交,是買賣行為,按照市場準則,有買賣就必須有規範,但大多數這類租人業務打著擦邊球,遊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帶,使得平臺極有可能成為犯罪的溫床。專家認為,如果用戶掛羊頭賣狗肉,

以合法的名義約見租客,私下見面後才提出不正當交易要求,平臺不存在責任;但如果出租的服務在形式上本就違法,平臺方就負有責任。

當然沒有全盤否定租人平臺,也有比較專業化、規範化的租人平臺存在。據瞭解,“租我麼”APP從用戶註冊環節在實名認證的基礎上引進人臉識別技術、無縫對接公安局聯網的身份證識別系統,以此保障使用者的真實和安全性。

共用經濟是一種逐漸走向世界舞臺的新型經濟體系,或許這種經濟模式未來將不斷壯大,租人市場前景可期,但是只有下架“荷爾蒙”,同時加強平臺的安全、標準以及專業性,租人平臺才能走得更遠。

電腦報新媒體:崔崔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關注電腦報新媒體矩陣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