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喜訊|“竹籃寨泥塑” 成縣人的第一家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建成

點上面的“隴南成縣發佈”就可以訂閱哦!

近日,成縣第一所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竹籃寨泥塑”傳習所正式建成,

屬我縣第一所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習所。2011年,成縣“竹籃寨泥塑”被公佈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案。2016年3月由縣文化體育廣播影視局負責建設竹籃寨泥塑傳習所,具體建設工作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承擔。

竹籃寨位於甘肅省隴南市成縣拋沙鎮強壩村。當地人手工製作泥塑作品距今大約有八百多年的歷史,從當地老百姓的傳說中可以追溯到宋徽宗政和二年(西元121年),最早應定位在宋代。題材主要取材于流傳於當地的神話、戲劇、傳說和農村常見的福、祿、壽、家禽家畜及十二生肖等。

竹籃寨泥塑經過數百年民間藝人的摸索、傳承和創新,逐漸形成了較為鮮明的藝術特徵和風格。首先是它的寫意手法,其作品造型簡潔、飽滿、誇張,色彩對比強烈;二是藝術形象的誇張與寫實相統一,

無論是塑造的人物或動物等形象,藝人們都能在同一件作品中將誇張與寫實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形象和諧統一在一起,充滿無限生機和盎然情趣;三是重彩不重塑,作品色彩講究反差對比,如綠配紅、黃配藍等,再加上留白,給人強烈的視角衝擊,從而形成最具民間喜慶的色調。

竹籃寨泥塑大約可分為四十多個品種三大類。玩具類分為泥貨和窖貨,即燒制和未經燒制的泥塑作品,種類有福、祿、壽娃、公雞打鳴、羊角哨、洋人打鼓及卡通形象等,深受兒童喜愛;陳列類有單件作品和成套作品兩類,

成套為二到四件不等;壁掛類分為兩類,一類是以整體人物造型為主,另一類以臉譜為主。作品具有民族特色,可以裝點家居、饋贈親友等。

竹籃寨泥塑根植于成縣這片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的土地,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許多泥塑作品是藝人們營造出的理想的精神產品,承載著成人的童話和兒童的夢想,反映了成縣人民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和意識形態,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價值,屬於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唐 虹 胡俊翔 報導)

監製:燕海潮

竹籃寨泥塑根植于成縣這片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的土地,散發著濃郁的鄉土氣息。許多泥塑作品是藝人們營造出的理想的精神產品,承載著成人的童話和兒童的夢想,反映了成縣人民特有的精神價值、思維方式和意識形態,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價值,屬於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唐 虹 胡俊翔 報導)

監製:燕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