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重陽投資總裁王慶:未來出現中國版”漂亮50”可能性很大

4月22日,第八屆中國私募金牛獎頒獎典禮現場,重陽投資總裁王慶接受了中國財富網的採訪。

他表示,未來出現中國版“漂亮50”的可能性很大。

來源@中國財富網

記者@陳曉燕、高欣、侯小溪

主持人:王總,先從國外的大環境來談一下,從美國來看,現在是一個加息的週期,3月份加息之後,市場預期是6月份還有一次加息。歐洲,法、德來說也是大選在即,有人說未來會出現黑天鵝紛飛的現象,王總怎麼看?

王慶:2017年國際的環境來看出現黑天鵝事件的可能性要比2016年小,

因為很多事情發生了,市場有教訓之後也就有了預期和準備,成為黑天鵝的可能性就小了。拿美國為例,美國的經濟復蘇前景和加息的前景確定性越來越高,市場預期美國聯儲兩三次的加息都不會對市場造成太大的衝擊,主要是有了預期。

而歐洲的選情還在展開,有跡象表明市場對於各種可能也都有了基本的預判,像英國那樣出現明顯脫歐派的情況可能性不高,

所以從國際的環境來看出現黑天鵝的概率不大。

主持人:我們談海外,主要是為了談對國內資本市場的影響。按照王總的邏輯,一些靴子落地,其實可能不會像去年那樣對國內市場的影響那麼大是嗎?

王慶:去年國際市場的事件對國內市場的衝擊比較大,我們覺得2017年的國內市場海外因素有影響,但是這個影響是趨勢性的。表現為比如說美國聯儲的持續加息會倒逼國內的利率上升,

因為我們的匯率要保持基本穩定,在這種情況下國內利率就要和美國的利率有同步的關係。而如果國內利率沒有下行的話,股票市場想出現指數層面上大的機會可能性不大,所以,對於市場的影響主要是在整體的大趨勢上有約束。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認為2017年股票市場更多的是展現穩定指數背後的結構性的行情,我們叫系統性的均衡、結構性的分化。

主持人:那麼2017年是不是就要精耕細作去尋找個股的機會?

王慶:2017年,我們密切關注國際形勢的變化和中國宏觀經濟形勢的變化,目的在於讓我們在研究中高度關注宏觀,在投資中適當忘記宏觀,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下而上,精選行業和個股。結構性市場環境的經驗表明,關注自下而上的機會,精選標的會帶來可觀的收益,雖然指數層面沒有可觀的收益。

主持人:最近的市場指數是下跌,但是有一些個股搶眼,比如茅臺創出了400元的大關,走出了非常漂亮的行情,那麼,未來龍頭是不是我們應該重點關注的方向?市場都在說是不是未來會出現中國版的“漂亮50”?

王慶:出現中國版的“漂亮50”可能性應該是很大的。中國的股票市場有不同類型資產,一種類型是過去幾年比較活躍的成長板塊,一種是跟中國經濟基本面相對關係密切的藍籌板塊。成長板塊的投資邏輯經過2012-2015年的充分演繹之後也在發生變化,我們的制度環境在發生變化,我們在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推行過程當中市場越來越趨於理性,一些高估值板塊面臨壓力。相反,一些與經濟基本面更密切的優質的標的越來越受到關注,成為市場稀缺的資產,這些稀缺的資產很可能受到市場的關注,成為像你提到的美國當年“漂亮50”那樣的表現。

主持人:那麼這些股票可能會分佈在什麼樣的行業裡?

王慶:這些股票應該是有業績支撐,有比較清晰和明確的商業模式,歷史證明公司的管理團隊也是比較穩定和比較專業的,同時,它可能受益於中國經濟長期的區域性變化,比如說消費升級,比如說一些人口因素的變化等等。所以我們認為這些板塊會出現在大消費、大健康,以及中國的高端製造業等方面,市場也會對它們給予更多的關注。從估值體系來講也會出現調整,從原來更多關注成長,給不確定性更多的溢價,到現在更多的關注可持續性,給確定性給予更多的溢價。

主持人:剛剛王總說了,我想從中提煉一個詞,價值投資。王總還提出了基於深度研究的逆向價值投資的理念,這個怎麼理解,是不是一個擇時的概念?

王慶:不完全是擇時的概念,作為價值投資來說一個很重要的觸發因素就是要注意風險控制,一定要選擇估值合理的標的,而估值合理的標的如何在正常的條件下獲取,需要有一個逆向的思維。人棄我取,擁擠的地方不要去,在投資標的選擇中要選擇市場的冷門,不被市場充分研究、不被市場充分覆蓋,甚至是不被投資者高倉位持有的才更可能是估值合理的,或者是低估的標的,這是一種逆向的思維。

而且由於市場的波動性和情緒的變化、主題的轉換,往往這些標的可能資質不錯,但不符合市場當前的偏好,反而被低估了,他的成長性往往超過市場預期,這種逆向佈局最重要是說能夠幫助確定合理估值的標的控制下行的風險,至於上行的空間往往通過時間得到驗證。

主持人:我們都知道,重陽是一家規模較大同時專注於二級市場的公司,請問重陽怎麼評估規模和業績之間的關係?

王慶:對於任何一個管理人來說,規模和業績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是有取捨的,我們公司作為私募基金管理人來講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確保可持續的、可觀的業績,這個可持續很重要。對於規模的追求是第二位元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2015年市場最瘋狂的期間停止了旗下所有產品的申購,就是為了確保客戶的利益,確保業績的可持續性。實際上對於一個成熟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來說,他最大的資本不是規模,而是他的信譽和風格的穩定,以及在風格穩定下的業績可持續成長,有了這種穩定鮮明的風格和歷史業績,規模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過程。

主持人:好,今天謝謝王總給我們現場帶來精彩的觀點,我們明年見。

王慶:謝謝!

重陽投資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成長板塊的投資邏輯經過2012-2015年的充分演繹之後也在發生變化,我們的制度環境在發生變化,我們在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推行過程當中市場越來越趨於理性,一些高估值板塊面臨壓力。相反,一些與經濟基本面更密切的優質的標的越來越受到關注,成為市場稀缺的資產,這些稀缺的資產很可能受到市場的關注,成為像你提到的美國當年“漂亮50”那樣的表現。

主持人:那麼這些股票可能會分佈在什麼樣的行業裡?

王慶:這些股票應該是有業績支撐,有比較清晰和明確的商業模式,歷史證明公司的管理團隊也是比較穩定和比較專業的,同時,它可能受益於中國經濟長期的區域性變化,比如說消費升級,比如說一些人口因素的變化等等。所以我們認為這些板塊會出現在大消費、大健康,以及中國的高端製造業等方面,市場也會對它們給予更多的關注。從估值體系來講也會出現調整,從原來更多關注成長,給不確定性更多的溢價,到現在更多的關注可持續性,給確定性給予更多的溢價。

主持人:剛剛王總說了,我想從中提煉一個詞,價值投資。王總還提出了基於深度研究的逆向價值投資的理念,這個怎麼理解,是不是一個擇時的概念?

王慶:不完全是擇時的概念,作為價值投資來說一個很重要的觸發因素就是要注意風險控制,一定要選擇估值合理的標的,而估值合理的標的如何在正常的條件下獲取,需要有一個逆向的思維。人棄我取,擁擠的地方不要去,在投資標的選擇中要選擇市場的冷門,不被市場充分研究、不被市場充分覆蓋,甚至是不被投資者高倉位持有的才更可能是估值合理的,或者是低估的標的,這是一種逆向的思維。

而且由於市場的波動性和情緒的變化、主題的轉換,往往這些標的可能資質不錯,但不符合市場當前的偏好,反而被低估了,他的成長性往往超過市場預期,這種逆向佈局最重要是說能夠幫助確定合理估值的標的控制下行的風險,至於上行的空間往往通過時間得到驗證。

主持人:我們都知道,重陽是一家規模較大同時專注於二級市場的公司,請問重陽怎麼評估規模和業績之間的關係?

王慶:對於任何一個管理人來說,規模和業績到了一定程度的時候是有取捨的,我們公司作為私募基金管理人來講首先最重要的一點是確保可持續的、可觀的業績,這個可持續很重要。對於規模的追求是第二位元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在2015年市場最瘋狂的期間停止了旗下所有產品的申購,就是為了確保客戶的利益,確保業績的可持續性。實際上對於一個成熟的私募基金管理人來說,他最大的資本不是規模,而是他的信譽和風格的穩定,以及在風格穩定下的業績可持續成長,有了這種穩定鮮明的風格和歷史業績,規模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過程。

主持人:好,今天謝謝王總給我們現場帶來精彩的觀點,我們明年見。

王慶:謝謝!

重陽投資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