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英特爾發佈VCA 2“獨立顯卡” 專注4K UHD編碼轉碼

英特爾並沒有獨立顯卡業務,不過卻有類似於顯卡的產品,

其實就是 VCA“視覺計算極速器”,其作用主要是圍繞視覺計算工作負載而設計,可以插到傳統顯卡的 PCIe 介面上,可以處理高解析度 4K UHD 視頻編碼(HEVC)和轉碼工作,並可負責更多高級視頻編碼(AVC)。

近日,在美國國家廣播電視業協會 NAB 2017 展會上,英特爾發佈了第二代視覺計算極速器 VCA 2。根據英特爾介紹,VCA 2 足夠應付雲 4K 流媒體視頻,3D 圖形處理器和 VR 虛擬顯示等內容的加速編碼和轉碼。

在 VCA2 內部,該所謂的“顯卡”結合了英特爾 Iris Pro P580 圖形處理單元的內置功能,

同時搭配 3 個 Xeon E3-1500v5 處理器,自帶大容量記憶體。其中這個 P580 核顯很多玩家應該很熟悉,之前英特爾代號為“Skull Canyon”的遊戲 NUC ,之所以聲名鵲起就是因為這一最高端的圖形處理器單元。

VCA2 也採用類似於顯卡的設計,可以插到 PCIe 3.0 插槽上,不過絕不會充當 CPU 或 GPU 的作用,雖然其 GPU 單元從老一代 Iris Pro P6300 升級到了 P580,但性能其實還落後於現在最新第七代 Kaby Lake 處理器的集成 GPU。

不過在專業領域的用途就不同了,英特爾展示了 VCA 2 幫助諾基亞 OZO 專業 VR 4K 攝像機如何加速編碼,並將其傳輸到 VR 虛擬實境頭顯上。

總之,如果你希望英特爾的“顯卡”能夠玩遊戲,例如《孤島危機》,那千萬還是不要指望了,畢竟只是結合英特爾 Iris Pro 圖形晶片內置功能,然後配上 Xeon 至強系列處理器的加速器產品而已,在電腦上的 VR 性能其實與 AMD 或 Nvidia 還差很遠。早在 2010 年英特爾也嘗試過高端 GPU ,但面臨諸多技術調整只好放棄,

最終研究產物變成了 Xeon Phi 計算卡。

最後需要注意的是,VCA2 一般消費領域完全用不到,主要面向雲服務提供者、電芯服務提供者和機構等,重點是那些需要媒體編碼轉碼加速的專業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