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茶漬洗不乾淨?這裡面藏著一段茶葉的暗黑歷史,後來是茶愛上了棉

茶靠譜君覺得,喝茶是一種慢生活,是一種享受。但煩惱的是,茶湯一旦沾在衣服上,相當難處理。為什麼茶漬這麼頑固?

先說一個故事。故事發生在五代時期。有一位先生姓洪,曾經在縣衙打過臨時工,

他看上了鄰居家的一塊地。絞盡腦汁之後,他跑去對鄰居說:你把你的地登記在我的名下,我可以幫你免稅,還可以免服役。鄰居很高興,於是把自己耕作的地登記給洪先生,還到官府備案。注意,這時候地實質上還是鄰居的,還是鄰居在耕作使用。

20多年後,洪先生跑去官府告狀,說這個地是我的,但是長期被鄰居霸佔,現在想拿回來,並且出示了一份證據:一張陳年地契。縣令姓江。江縣令一看地契,說:按道理,幾十年的紙,外面發黃,但裡面應該比外面更白一些,你這張裡外顏色都一樣,是偽造的。洪先生的算盤沒有如意。

有人會問茶靠譜君:這個故事跟茶葉有什麼關係?有啊,大有關係。那張地契所用的紙,是偽造的陳年紙。作偽的工具,就是茶葉。是茶水把地契染成陳年舊色的。這種做法,我們叫茶染。

在古代,茶葉可以染紙、染布帛棉紗。由於茶水本身的顏色特性,茶染的主要效果是黑色、褐色、暗黃色、青色等等。上面講的這個故事,出自五代時期的《疑獄集》,

這是一本專門載入刑偵故事的,與現在紅得發紫的宋慈寫的《洗冤錄》是一樣性質的書,具有相當高的可靠性。這說明,在五代時期,茶染就已經很普通使用了。元明時期及以後,茶染大量用於衣服染色。這種衣服穿在身上,除了出塵超凡的氣質,本身還帶有一種淡淡的茶香,加上天然植物染料,無毒無害,用今天的眼光,是環保時尚的寵兒。

除了故事裡使壞的江先生,後來還有人用茶染棉。紫棉收穫時間比較晚,價格更高。民國時候,就有人把白棉染成紫棉出售,以獲取更高的價錢。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茶能夠染色,茶漬一旦沾在絲綿材質的衣服上,就難以洗乾淨呢?這得歸功於茶葉當中的茶多酚。茶多酚形成茶葉色香味,

也讓茶葉具有保健功能。茶多酚能與蠶絲蛋白纖維和棉的纖維素纖維結合,從而實現染色。此外,茶多酚容易發生氧化聚合反應,茶湯越放顏色越黑越暗。茶漬都是黑黃色的,也是反應的結果。

今天,茶染也用於絲巾、部分衣物的染色,隨著我們越來越崇尚自然,享受健康,茶染也會成為一種生活時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