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滙豐預言3大風險恐引爆新一波全球金融危機

FX168財經報社(香港)訊 過去數十年,大約每10年便會為因為一些觸發點,引爆全球金融危機,對上一次是在2008年,服務滙豐控股(00005) 22年並且於2010年出任主席的范智廉,在今年將卸任之前,最新預言3大風險可能引爆新一波全球金融危機,

強調如果認為未來不會再發生全球金融危機,是天真的想法。

范智廉表示,目前全球大力發展金融科技,預言網路風險便是觸發下一次全球金融危機的首要因素,因為如果系統失靈,金融機構便無法正常運作提供服務,

可能導致失去資料及資料損壞的情況出現,而且目前幾乎每個人也手持智慧手機,到處有Wi-Fi,電腦系統失效後果可以相當嚴重,呼籲金融業要做好準備,借科技發展減低洗黑錢和金融罪案等機會,並且要保持良好的運作效率。

范智廉直言,匯控未來5年面對的主要挑戰,也是來自科技,相信未來5年其中一個主要公共政策重點將是資料,銀行主要職責之一是保障客戶的資料,

以確保其私隱,但很多電子世界的新經營者,它們收集及出售客戶資料,並且把資料用於不同目的,因此業界須讓客戶明白其個人資料資料的使用價值、如何保障及誰可接觸等,但他同時指出,科技同時為金融業帶來機會,如有助銀行管理風險及打擊金融犯罪,並且使產品更個人化。

除了網路風險之外,范智廉認為目前全球主要金融市場空前的低息環境,

也有可能造成新一波全球金融危機,因為低息環境使得信貸成本不尋常地低,當利率回升時,或會使得信貸面對挑戰,導致壞帳增加,而且低息持續的時間較預期長,也將影響退休金表現。

另外,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及指數基金湧現也可能引爆全球金融危機,因為這類產品的變現能力並非所言之高,一旦市場無法正常操作,投資者爭相贖回時可能沒法套現。

范智廉舉例指出,

去年英國公投脫歐之後,當地物業基金有限制贖回,也有房產信託缺乏流動性而要停止買賣,認為指數基金和交易所買賣基金近年吸引不少資金,但未必投資於容易套現的產品,當利率抽緊使得市況波動時,大幅贖回或會使得資金供應轉緊張,比較難以取得即時流動性,可能引發更大型震盪。

另一方面,范智廉表示,匯控去年曾考慮把註冊地由倫敦遷回香港,

但集團最終決定繼續留在倫敦,范智廉解釋,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考慮到香港需要專注于增長、客戶及業務,董事會不想香港管理層花精力處理註冊地涉及的監管問題,現階段遷冊不在董事會討論議程,但強調世事無絕對,難說未來會否再研究遷冊。

范智廉讚揚香港的高質素金融服務及連接中西方,使得香港一直保持高競爭力,強調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之一,具良好法制、基建、專業服務及監管,而且與中國的關係有特殊地位,在一帶一路方面可扮演協調人的角色,認為上海將來雖然也會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但並不表示會損害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事實上,香港金融當局近年也十分重視網路風險,並且積極採取措施防備,包括香港金融管理局於去年9月初推出“金融科技監管沙箱”,容許香港銀行加快程式,推出更多方便使用者的新科技,也就就是在符合一些前設條件(如對用戶的基本保障等)的情況下,讓銀行以先導形式去試行一些應用新科技的產品和服務,而毋須遵守由金管局發出的全套合規要求。

此外,香港證監會將於今年第2季之內、就提升券商證券買賣戶口之網路保安進行諮詢,計畫引進包括雙重認證等20項新指引,包括登入戶口時強制進行雙重認證,並且要求業界定期更新防禦系統,包含有有關防火牆及封鎖惡意軟體等,以及會就現有之要求作出更清晰定義,強調如果有關指引生效之後,券商無按照引而發生駭客交易,他們要負上一定的責任。

至於銀行證券買賣戶口之網路保安,金管局正向銀行進行“軟諮詢”,目前香港證監會正與金管局進行密切溝通。

校對:TIER

具良好法制、基建、專業服務及監管,而且與中國的關係有特殊地位,在一帶一路方面可扮演協調人的角色,認為上海將來雖然也會是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但並不表示會損害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事實上,香港金融當局近年也十分重視網路風險,並且積極採取措施防備,包括香港金融管理局於去年9月初推出“金融科技監管沙箱”,容許香港銀行加快程式,推出更多方便使用者的新科技,也就就是在符合一些前設條件(如對用戶的基本保障等)的情況下,讓銀行以先導形式去試行一些應用新科技的產品和服務,而毋須遵守由金管局發出的全套合規要求。

此外,香港證監會將於今年第2季之內、就提升券商證券買賣戶口之網路保安進行諮詢,計畫引進包括雙重認證等20項新指引,包括登入戶口時強制進行雙重認證,並且要求業界定期更新防禦系統,包含有有關防火牆及封鎖惡意軟體等,以及會就現有之要求作出更清晰定義,強調如果有關指引生效之後,券商無按照引而發生駭客交易,他們要負上一定的責任。

至於銀行證券買賣戶口之網路保安,金管局正向銀行進行“軟諮詢”,目前香港證監會正與金管局進行密切溝通。

校對:T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