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比將軍還少的一級軍士長,到底有多牛?

❖有人叫你老班長,有人說你是兵王(小曾演唱頂天立地的兵)

不管是業餘的軍事愛好者,還是軍隊的現役軍人,亦或是退役的部隊老兵,相信沒有人不對解放軍的老班長肅然起敬的,

參軍二三十年能做到師級的很正常,而能做到一級軍士長的卻很少。

一級軍士長為一些國家士官或軍士軍銜稱謂。中國人民解放軍一級軍士長軍銜歷經了設立、取消、重新設立幾個階段。1993年4月國務院、中央軍委發佈修改《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士兵服役條例》的決定起,

軍士長劃分為四個級別,即:一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三級軍士長、四級軍士長。

“93式”一級軍士長肩章

2009年7月13日,中央軍委頒發《深化士官制度改革方案》,全軍和武警部隊自2009年12月1日起施行新的士官制度。士官軍銜從原先一級至六級士官的6個銜級調整為7個銜級。

分為初級士官、中級士官、高級士官三個等級。

初級士官分為下士和中士;中級士官分為上士和四級軍士長;高級士官範圍三級軍士長、二級軍士長和一級軍士長。

一級軍士長就是士官中的最高級別,享受師級待遇,我國全軍上下的一級軍士長比將軍還稀缺,是部隊各個領域的翹楚,從事技術性很強的職業,是真正的兵王。

一級軍士長以專業技術士官居多。

軍士官中的另一個大群體,指揮士官特別是那些戰鬥在陸軍基層作戰部隊、空降兵、海軍陸戰隊以及全軍各特種部隊等單位的“老班長”們,他們當中大部分人甚至都沒有晉升到四級軍士長就已復員。

我們來認識幾位元兵王王忠心

王忠心,1986年12月入伍,一級軍士長。

他熟練掌握操作3種型號導彈武器,精通19個導彈測控崗位,先後執行重大軍事任務28次、參加實裝操作訓練1300多次,沒有下錯一個口令、做錯一個動作、連錯一根電纜、報錯一個信號、記錯一個資料、按錯一個按鈕,演繹了“兵王”的傳奇。

50歲“兵王”王忠心將退休,願望是返回家鄉後能多陪陪母親。

趙運德

趙運德 四川宜賓人,空軍某旅機械師,一級軍士長

具有”大國工匠“風範的一級軍士長趙運德,精細準確,追求極致,就是他推崇的境界。是機務大隊的一個標杆,是全軍”愛軍精武“標兵,先後榮立二等功4次,三等功11次。

趙宗剛

1986年10月入伍,某裝甲團修理連一班班長,一級軍士長。

能維修15種戰車。山東萊西人,入伍以來先後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5次,被集團軍評為“崗位練兵先進個人”、“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等。

石龍山

遼寧省阜新縣人,現任北部戰區某通信團二營六連外線維護分隊分隊長,一級軍士長。

從軍20多年來,他一頭烏髮變成滿頭白髮。對他來說,國防線纜是一份鐫刻著使命的責任,也是連接著他軍旅之路的線段。為了成為合格的通信兵,他天天呆在潮濕、缺氧的坑道中琢磨設備,讀了十本專業書籍。

王愛輝

王愛輝,河北任縣人,海軍航空兵學院某飛行基地機械技師,一級軍士長

從只有初中學歷的農村娃,成長為一級軍士長,他拒絕過高薪誘惑,放棄了穩定的工作。他僅憑肉眼就能判斷出飛機哪邊輪胎氣壓高、哪邊輪胎氣壓低。他的標準是“零差錯”,對戰友的要求十分苛刻。

霍新民

河南遂平人,空軍航空兵某團的一名代理機械師,一級軍士長。

在烈日酷暑難當,寒天冰冷刺骨,霍新民在機務崗位上堅守了整整20多年;霍新民立足一線崗位,無差錯、零失誤,練就過硬的本領。除了發明改進了一大批維修工具,霍新民還把自己多年的維修經驗進行總結梳理出200多條排故實用技術和維護方法,編寫成了《殲七日常維護100問》。

舒冬發

舒冬發,江西弋陽人,武警水電三支隊一大隊二中隊,一級警士長。

從當兵的第三年起,他每天的工作就是保證應急救援裝備的中樞神經電汽控制系統能夠健康運轉。 他將20多年來總結的筆記分享給大家,定期組織操作手集中授課,提高全員維修保障能力。不僅如此,舒冬發還是一名吉他愛好者。

1986年10月入伍,某裝甲團修理連一班班長,一級軍士長。

能維修15種戰車。山東萊西人,入伍以來先後榮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4次,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5次,被集團軍評為“崗位練兵先進個人”、“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等。

石龍山

遼寧省阜新縣人,現任北部戰區某通信團二營六連外線維護分隊分隊長,一級軍士長。

從軍20多年來,他一頭烏髮變成滿頭白髮。對他來說,國防線纜是一份鐫刻著使命的責任,也是連接著他軍旅之路的線段。為了成為合格的通信兵,他天天呆在潮濕、缺氧的坑道中琢磨設備,讀了十本專業書籍。

王愛輝

王愛輝,河北任縣人,海軍航空兵學院某飛行基地機械技師,一級軍士長

從只有初中學歷的農村娃,成長為一級軍士長,他拒絕過高薪誘惑,放棄了穩定的工作。他僅憑肉眼就能判斷出飛機哪邊輪胎氣壓高、哪邊輪胎氣壓低。他的標準是“零差錯”,對戰友的要求十分苛刻。

霍新民

河南遂平人,空軍航空兵某團的一名代理機械師,一級軍士長。

在烈日酷暑難當,寒天冰冷刺骨,霍新民在機務崗位上堅守了整整20多年;霍新民立足一線崗位,無差錯、零失誤,練就過硬的本領。除了發明改進了一大批維修工具,霍新民還把自己多年的維修經驗進行總結梳理出200多條排故實用技術和維護方法,編寫成了《殲七日常維護100問》。

舒冬發

舒冬發,江西弋陽人,武警水電三支隊一大隊二中隊,一級警士長。

從當兵的第三年起,他每天的工作就是保證應急救援裝備的中樞神經電汽控制系統能夠健康運轉。 他將20多年來總結的筆記分享給大家,定期組織操作手集中授課,提高全員維修保障能力。不僅如此,舒冬發還是一名吉他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