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新聞發佈會|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改革即將滿一年,湖北的改革效果如何?

導 讀

到今年5月1日,湖北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改革就整整實施了1年的時間。1年以來,湖北的改革效果如何,究竟有多少家企業從中獲得紅利,納稅人是否增強了獲得感和滿意度?今天下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的“稅收助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聞發佈會上,

省國稅局相關負責人對外介紹了相關情況,一起來看:

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改革取得預期效應

“從試點運行情況看,稅制過渡平穩,改革取得預期效應。”省國稅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柳現青介紹,

改革不僅直接降低了納稅人稅收負擔,而且鼓勵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了產業轉型升級,助推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對穩增長、增活力和推動區域經濟轉型發展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

市場主體活力得到激發

2016年5月至今年3月,全省四大試點行業減稅54.56億元,稅負下降13%,其中的26個細分行業全部實現稅負“只減不增”的政策預期。

實體經濟發展得到支援

2016年5月至今年3月,原增值稅業務增加抵扣減稅111.7億元,其中工業企業減稅84.53億元,占比達75.68%,有效降低了工業企業的運行成本和稅收負擔。

產業轉型升級得到促進

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後,實現增值稅對服務業全覆蓋,還打通了二、三產業增值稅抵扣鏈條促進專業化分工協作,拉長產業鏈,催生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發展。今年一季度,我省服務業增長快於第二產業1.7個百分點,服務業占GDP的比重達47.1%,

比上年同期提升4個百分點。

助推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三去”進度

營改增既有利於企業降成本,同時助推了“三去”進度。

今年一季度,我省煤炭采選業、鋼鐵行業增加值分別下降39.8%、9.1%;水泥產量下降1.9%, “去產能”節奏明顯加快。

全省商品房待售面積下降10.4%,

比上年同期低2.3個百分點,“去庫存”效果顯現。

在支持金融資本市場方面,一季度金融同業往來利息收入免稅額達1.15億元,稅負水準持續降低,為實體經濟“去杠杆”提供了更好的金融環境。

2016年,全省國稅部門累計落實稅收減免(含征前減免)超400億元,並辦理出口退(免)稅144億元。1年時間就取得預期效應,全省國稅部門可謂“卯足了勁”。

在支持科技創新方面,為保證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紅包”及時落到納稅人的口袋,

省國稅局與省地稅局、省科技廳共同搭建企業研發專案資訊管理系統,改進稅收優惠政策享受方式,讓納稅人足不出戶即可完成研發項目申報、審核等事項。

為激發“雙創”動力,全省國稅部門不僅落實孵化器、眾創空間、國家大學科技園向孵化企業出租場地、房屋以及提供孵化服務免征增值稅政策,還聯合省地稅、省銀監局等部門在全省開展“銀稅互動”活動,累計向簽約銀行推送納稅信用資訊30萬戶次,共有5000戶次企業獲得納稅信用貸款151.65億元。

為支持湖北自貿區建設,今年4月起,省國稅局在自貿區推行17項創新稅收服務措施,並積極參與國際貿易“單一視窗”建設,為出口企業提供網上申報管道。

不僅是用好用足減稅政策,省國稅局在提升納稅服務品質上,也創新了多元化的辦稅方式。

無紙化辦稅和免填單模式,也減少了納稅人辦稅次數。企業報送資料總體減少了40%,辦稅環節壓縮了62%,辦稅時限縮減了56%。

目前,全省涉稅審批事項也由2014年的78項減至7項,企業制度性☆禁☆交易成本得到切實降低。

省國稅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練奇峰在會上介紹,從今年5月1日起,省國稅局將在全省推行實名辦稅,進一步簡化辦稅手續、優化納稅服務。

(來源 省政府新聞辦)

累計向簽約銀行推送納稅信用資訊30萬戶次,共有5000戶次企業獲得納稅信用貸款151.65億元。

為支持湖北自貿區建設,今年4月起,省國稅局在自貿區推行17項創新稅收服務措施,並積極參與國際貿易“單一視窗”建設,為出口企業提供網上申報管道。

不僅是用好用足減稅政策,省國稅局在提升納稅服務品質上,也創新了多元化的辦稅方式。

無紙化辦稅和免填單模式,也減少了納稅人辦稅次數。企業報送資料總體減少了40%,辦稅環節壓縮了62%,辦稅時限縮減了56%。

目前,全省涉稅審批事項也由2014年的78項減至7項,企業制度性☆禁☆交易成本得到切實降低。

省國稅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練奇峰在會上介紹,從今年5月1日起,省國稅局將在全省推行實名辦稅,進一步簡化辦稅手續、優化納稅服務。

(來源 省政府新聞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