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讓全民閱讀為今日中國涵養軟實力

“一個國家養成全民閱讀習慣非常重要”,在第22個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

李克強總理再次為推動全民閱讀鼓與呼。我國全民閱讀工作已走過11個年頭,資料顯示,我國國民圖書閱讀率已從2006年的不到49%提高到2016年的58.8%,各媒介綜合閱讀率上升為79.9%,成年國民人均圖書閱讀量為7.86本。

數百年舊家無非積德,第一等好事還是讀書。書籍,凝練著人類智慧的結晶,記錄著社會發展的腳步,沉澱著古今聖賢的思考。於個人而言,多讀書、讀好書、善讀書,

可以開茅塞、除鄙見,也可得新知、增學問,更能廣識見、養性靈。於國家、民族而言,閱讀更是涵養精神氣質、鑄就文化根基、攀登發展高峰的重要途徑。古今中外,但凡經濟繁榮、社會文明的國家無不有著優良的閱讀習慣。比如以色列、德國,創新能力常年穩居世界前列,與其酷愛讀書的民族性格不無關係。中華文明綿延千年,長期領先於世界,一大原因也在於我們有著崇尚讀書的優良傳統。
不斷提高全民閱讀的品質,是在涵養一種軟實力,是在培植一種競爭力。善於博采眾人之長、集納古今之智,國家才能有勃勃生機和不竭動力。

今天的時代,世界發展與技術革新瞬息萬變,近50年來人類所創造的知識比過去3000年的總和還要多;今天的中國,民族復興處於關鍵進程,改革任務艱巨,創新發展事業繁重。當此之時,如何於紛繁複雜中撥開迷霧,把握發展先機,

佔領戰略制高點?“就必須大膽吸收和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這意味著,愛好閱讀、善於學習十分重要。古語道,“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其實書中更有“治國策”、書中還有“修心訣”。讓濃郁的書香充盈全民的精神家園,那些煩惱糾結的迷茫,那些苦思不得的難題,以及歷史累積的問題、當代社會的矛盾,都可能獲得迎刃而解的智慧。

對於全民閱讀,現在可謂迎來了最豐盛的季節。

報刊、雜誌、書籍等載體,人文社科、科普科幻、時尚娛樂等品類,不勝枚舉,特別是電子書、微閱讀等迅速加入,大大豐富了閱讀選擇。然而必須正視的是,隨著繁冗資訊大量湧入,生活節奏加快,人們閱讀似乎陷入了“急、淺、快”的誤區。“速食式”流覽,讓“知道分子”多了起來,而“知識份子”卻愈發少了。過於追求“功利性”、“應用性”,非但沒能實現包學包會、快速提升,
反而影響了思考創新能力的培養。固然,閱讀有深淺之分,淺閱讀也有可取之處,但決不能一直滿足于簡單愉悅和短暫刺激。“為學之本在思”,讀書本質上是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洞察客觀事物發展規律的過程,必須經歷一輪輪的沉澱思考。如果說淺閱讀是“邁入門檻”,那麼深閱讀就是“登堂入室”。只有真正走進去,我們才可能領略滿室風光,找到最需要最珍貴的寶貝。

作為全國文化中心,首都北京有著營造全民閱讀氛圍的獨特優勢和使命責任。這裡,既擁有歷史傳承而來的書香沉韻,又活躍著諸多現代文化資源,既擁有許多大而全的綜合性圖書館藏,又吸引著一大批小而美的特色書店書攤。引導市民更好體味閱讀的快樂,去浸潤愛好閱讀的城市品格,北京有條件有必要走在前列。目前,第七屆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已經啟動,16區的全民閱讀方案已經出爐。多措並舉推動全民閱讀習慣養成,讓愛讀書、善讀書作為一種追求、一種生活方式,必將啟動讀懂北京、熱愛北京、建設北京的力量,必將進一步激發讀懂祖國、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豪情。

“書,這是一代人對另一代人精神上的遺言,這是垂老之人對剛剛開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這是準備去休息的哨兵向前來接崗的哨兵的命令”。今天,我們這代人、我們這代青年、我們這代哨兵,要站好國家發展關鍵階段的這一班崗,必須學會從閱讀中獲取力量。始終保持對知識與智慧的求索,投入到全民閱讀的行動中去,我們一定會為自己、為國家、為未來打開一個又一個新世界的大門。

首都北京有著營造全民閱讀氛圍的獨特優勢和使命責任。這裡,既擁有歷史傳承而來的書香沉韻,又活躍著諸多現代文化資源,既擁有許多大而全的綜合性圖書館藏,又吸引著一大批小而美的特色書店書攤。引導市民更好體味閱讀的快樂,去浸潤愛好閱讀的城市品格,北京有條件有必要走在前列。目前,第七屆書香中國·北京閱讀季已經啟動,16區的全民閱讀方案已經出爐。多措並舉推動全民閱讀習慣養成,讓愛讀書、善讀書作為一種追求、一種生活方式,必將啟動讀懂北京、熱愛北京、建設北京的力量,必將進一步激發讀懂祖國、熱愛祖國、建設祖國的豪情。

“書,這是一代人對另一代人精神上的遺言,這是垂老之人對剛剛開始生活的青年人的忠告,這是準備去休息的哨兵向前來接崗的哨兵的命令”。今天,我們這代人、我們這代青年、我們這代哨兵,要站好國家發展關鍵階段的這一班崗,必須學會從閱讀中獲取力量。始終保持對知識與智慧的求索,投入到全民閱讀的行動中去,我們一定會為自己、為國家、為未來打開一個又一個新世界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