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我給不了你全世界,但木屐可以啊

雖說4月才過半,大街上的女孩子倒是都穿起來了涼鞋。

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人字拖絕對是每年夏季火爆單品之一

要說到人字拖最早的雛形,大概會想到日本典型的木屐式人字拖。

和服標配就有木屐式人字拖

但真要追溯其源頭,還真的是來源於中國。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屐飾,按照做鞋的材料分有木屐、竹屐、帛屐、蠟屐、謝公屐、金齒屐等等。

慈湖遺址出土,迄今為止我國發現的最早的木屐實物

最早的木屐始于春秋戰國,起源於一個傳說,晉國大臣介之推被燒死在綿山,晉文公悲痛欲絕便把介之推死時抱著的樹做成了木屐,一般這個被認為是中國第一屐。

古代木屐在外觀上可以分為兩種,齒屐和平底屐,不過還是以齒屐為主,而且大多為兩齒。《急就篇》中記載:“屐者以木為之,而施兩齒,所以踐泥”。

(看起來有些點像平底鞋前後插了兩塊板)

即使這樣,古代人還是在這個鞋底做起了文章,比如說南北朝的謝靈運,

他酷愛登山,於是發明了一種名為登山屐(也叫謝公屐)的鞋,上山的時候去掉前齒,下山的時候去掉後齒,這樣便於走山路。

浙江旅遊博物館陳列的謝公屐

(好像是會輕鬆許多!就是估計走完了山路,腳會很髒..)

木屐在漢代的時候是女子出嫁的必備之物。

《後漢書.五行志》:“延熹中,京師長者皆著木屐。婦女始嫁至,作漆畫屐,五彩為系。”

(仿)

漢代男女那時都很喜歡穿木屐,不過等到了宋代,女性開始不穿木屐,崇尚纏腳。男性倒是依舊會穿,但是大多被用作雨鞋。

宋朝後還開始用皮做雨鞋木屐

雨天穿的也有其他樣式的,朝鮮族連齒木屐,和日本式木屐形制相近。

宋張瑞義《貴耳集》:“東坡在儋耳,無書可讀……一日遇雨,借笠屐而歸。”就是講蘇東坡雨天穿屐回家的場景。

明代孫克宏所繪《東坡小像》

南宋周季常、林庭圭《五百羅漢圖》

(找到了Tory同款拖鞋..)

《五百羅漢圖》其餘部分也是各種人字拖

等到了現在,木屐也不是說在中國就失傳了,在廣西還是有人穿的,只不過除了廣西人民,其他地方都不穿吧。。

廣西傳統老式木拖鞋

大概是長得略土所以沒人穿?

等等...和Celine16年春夏同款長得倒是很相似啊...

文:西泠君2號

不過等到了宋代,女性開始不穿木屐,崇尚纏腳。男性倒是依舊會穿,但是大多被用作雨鞋。

宋朝後還開始用皮做雨鞋木屐

雨天穿的也有其他樣式的,朝鮮族連齒木屐,和日本式木屐形制相近。

宋張瑞義《貴耳集》:“東坡在儋耳,無書可讀……一日遇雨,借笠屐而歸。”就是講蘇東坡雨天穿屐回家的場景。

明代孫克宏所繪《東坡小像》

南宋周季常、林庭圭《五百羅漢圖》

(找到了Tory同款拖鞋..)

《五百羅漢圖》其餘部分也是各種人字拖

等到了現在,木屐也不是說在中國就失傳了,在廣西還是有人穿的,只不過除了廣西人民,其他地方都不穿吧。。

廣西傳統老式木拖鞋

大概是長得略土所以沒人穿?

等等...和Celine16年春夏同款長得倒是很相似啊...

文:西泠君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