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河裡撈出數噸果樹枝條 竟有專車拉走當“寶貝”?

解放村,在過去30年裡憑藉大規模種植黃桃,漸成上海奉賢區一個頗具產業特色的村莊。 如今的解放村,依舊家家戶戶種黃桃,種植面積達2000餘畝,占到全村總面積的90%以上。不過,今年開春以來,

解放村卻遭遇了“史上最大的難題”——果樹廢棄物無處扔。這可愁壞了果農們。

果樹廢棄物,即在果樹種植過程中產生的垃圾,包括修剪下來的枝條、樹葉,過熟或腐爛的廢果,以及農藥、肥料包裝袋等等。作為黃桃、蜜梨等特色果品的產地,奉賢面臨的果樹廢棄物處理壓力不小。目前,奉賢種植各類果樹面積達39600畝,光是果樹修剪、老樹更新所產生的廢枝就達到120萬噸。按照過去的處置習慣,

一些果農將它們堆放在房前屋後,等待4-5年後廢枝逐漸腐敗;還有的則直接將枝條傾倒入河中進行物理填埋。

不過,隨著廢棄物量越來越多,解放村的村宅周邊已經堆滿了枝條,河道更是不堪重負。在今年年初的河道疏浚過程中,工人從河底挖出沾滿淤泥的廢枝條數噸。廢枝淤積對河水造成了污染,的確應該禁止。可今後產生了種植廢棄物又該怎麼辦?

為了徹底解決廢棄物回收問題,今年3月,奉賢區林業署與當地一家能源科技企業達成協議,免費幫助村民處置,甚至還可以將這些廢枝“變廢為寶”。

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果農手中的廢物,正是企業生產的重要原料。從今年開始,企業將定期到奉賢各個農戶收集枝條,

通過生物質顆粒技術,將廢棄枝條加工成顆粒燃料。“按照一天處理70噸廢棄物原料測算,一年可以處理10萬噸。”

目前,解放村及奉賢幾家大型合作社囤積多年的枝條已全部得到妥善處理。而伴隨著果樹開花結果,關於廢果的科學處理也將被提上日程。奉賢區林業署高級農藝師陸志興告訴記者,相關研究已發現,將廢果進行發酵後形成的液體在稀釋後,

可作為葉麵肥進行噴灑,能有效提升果樹的氨基酸水準。

去年,奉賢一家葡萄種植合作社通過將葡萄廢果發酵溶液噴灑在葡萄葉上作為葉肥,有效增加了葡萄葉的厚度和色澤;將溶液從根部注入後,葡萄比常規的成熟期要早5-7天,且甜度也要較同類葡萄高0.5-1度。“今年,我們準備將廢果的再利用技術向更多果園推廣,從根源上解決廢果帶來的環境污染。”陸志興說。

jfshquxian@163.com)

文/杜晨薇 劉念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