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柴進為何敢收留江湖犯案人士

柴進收留並資助江湖或犯案人士是為了匡複北周

在《水滸傳》中,有一個人的身份特別,梁山好漢中的主要人物多曾經得到過他的資助,有的甚至到他那裡避難,而且許多人之所以最終投奔梁山,是他的指引,可以說他才是梁山好漢中真正的“及時雨”,甚至可以說沒有他,就沒有梁山好漢。這個人就是柴進。

而大家都知道,梁山好漢最初多為江湖人士和犯案人士,這些人對於普通人來說往往是避之不及,唯恐與他們沾上關係,

即使有人要資助這些人士,往往也是一次性的,如通風報信,如一次性資助,然後再不生任何瓜葛,正如宋江向晁蓋通風報信,正如雷橫、朱仝放走晁蓋等,如果沒有後來的東窗事發,晁蓋與他們是不可能再有聯繫的。但柴進卻不同,最初資助白衣秀士王倫、摸著天杜遷,可以說梁山這塊根據地就是柴進建立起來的,只不過他沒有挺在前面,而是在後面,後來林沖最終上梁山,
那也是柴進的功勞,因為有柴進的書信,這才是王倫最終同意林沖入夥的最根本原因。後來包括武松、宋江、李逵、石勇等都得到過柴進的大力資助,而且在他梁山之前與梁山一直有各種聯繫。

林沖火拼王倫讓柴進始料不及

為什麼柴進敢收留並資助這些江湖或犯案人士呢?仔細閱讀《水滸傳》和熟悉北宋這段歷史的人就應該明白,

柴進之所以要收留並資助這些人士,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柴進擁有免死的丹書鐵劵。大家知道,北宋的建國者是趙匡胤,而他之所以能夠建立北宋,緣於一場“陳橋兵變”,竊取了北周政權,而北周的皇帝正是柴家,逼當時的北周皇帝柴宗訓禪位,建立北宋。趙匡胤當上皇帝之後,

或許是因為內疚,或許是因為感恩,立下三大遺訓:(一)柴氏子孫有罪,不得加刑,縱犯謀逆,止於獄中賜盡,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連坐支屬;(二)不得殺士大夫及上書言事人;(三)子孫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只有能夠做到這三點的才是繼承皇位,而其中的一條就是要寬待柴氏子孫,而且對柴氏正宗傳人頒發了免死牌丹書鐵劵,也就是說柴家正宗後代不會犯死罪,即使旁系犯下滔天大罪,
那也不能上菜市場砍頭,只能賜盡,並且不連坐,不涉及其他柴家人。而《水滸傳》中的柴進,正是柴氏正宗後人,擁有免死的丹書鐵劵,所以,他才有資格收留並資助這些江湖或犯案人士。

宋江上梁山徹底顛覆了柴進建立梁山根據地的意圖。

二是擴大柴氏在民間的影響。柴氏後人既有官方的身份,又是稱富一方的大地主,從林沖在山神廟怒殺陸謙等人後,沒有想到又進入了柴進的東莊,可以想像柴家的財富有多大。但是,擁有如此龐大財富的柴進,他的目標不僅如此,他有更大的理想,那就是要擴大柴氏家族在民間的影響,所以,他並不僅是癡迷於擴大他的財富,而是廣結民間民士,尤其是那些有才能的人士,無論是身有武藝,還是飽讀詩書,或是擁有其他本事的人,他都熱心交結,無論其身份如何,雖然他內心並不一定真正瞧得起這些人,但能夠傳誦他的名聲就好,所以,落魄書生王倫能夠成為他的座上賓,林沖在落難時能夠得到他多方位的資助,有影響的宋江能夠在柴進這裡避難,殺人狂魔李逵他能資助,賭徒石勇他也鼎力相助,為的就是期待有朝一日能夠用得上他們,這也是他被稱為“孟嘗君”的原因,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因為親民的身份那是他能夠實現遠大理想的基礎,所以,在《水滸傳》中他與任何老百姓都沒有衝突,柴進對自己的羽毛保護得很完美。

三是柴進絕對有野心,企圖恢復北周。《水滸傳》中這些江湖人士和犯案人士,之所以能夠嘯聚梁山,沒有柴進那是不可能的,因為梁山這塊根據地就是柴進建立起來的,當初王倫、杜遷、宋萬、朱貴四人之所以選擇在梁山落草,那是柴進看中的一塊風水寶地,叫他們在這裡經營。從這裡可以看到,我們能夠知道柴進的遠大理想就是恢復北周,自己當皇帝。柴進一直收留並資助江湖或犯案人士,那是為了發展他的梁山根據地,後來林沖被逼走投無路,柴進不但給他疏通各種關節,並且給他寫一封書信,叫他去梁山。事實上就是因為看中了林沖武藝高強,影響極大,現在又走投無路,正好為他所用。再後來,柴進又相繼收留並資助武松、宋江、李逵、石勇等,原因都是如此,就是希望組建一支反朝廷的隊伍,企圖恢復北周。其實,柴進並不只是經營梁山這塊根據地,方臘領導的南方義軍也與方臘有關係,後來,宋江率領梁山大軍攻打方臘時,方臘化名“柯引”潛入方臘隊伍中,並成為方臘的女婿,事實上他並不是真正的潛伏者,而是真正資助方臘,因為他進入方臘部隊後並沒有為宋江提供什麼幫助,只是因為方臘被戰敗才無奈倒戈的。如果宋江失敗,他不可能倒戈,而是趁機選擇一部分堅定的反朝廷梁山人士加入方臘陣營。事實上他最痛心的是資助了宋江,因為宋江利用了他,並利用了他苦心經營的梁山根據地,完全改變了他經營梁山根據地的意圖,把他的成果轉化為宋江被朝廷招安的資本,所以,王倫當年之所以反對晁蓋上梁山,其實是在堅決地執行柴進的意圖,不能改變梁山隊伍的性質,在不明白晁蓋這支隊伍的真正性質,並沒有得到柴進的許可時,那是不能上梁山的,可惜的是他重點資助的林沖火拼了王倫。因為後來事實證明,隨著梁山隊伍的擴大,尤其是隨著宋江上梁山,宋江就開始了他執意招安的進程,事實上,在王安實現招安的過程中,柴進從來沒有同意過,也未出個任何主意,他之所以在睿思殿刮去“山東宋江”四字,其實是想引起朝廷注意,將梁山作為朝廷打擊的重點對象,這樣才能讓宋江的招安夢破碎。但他又不能明著反對宋江招安,因為在明處他又深受現朝廷的厚待,即使招安成功,他可以迅速轉變身份,表達其忠誠,成為有功之人,更容易迷惑朝廷。

所以,柴進在剿滅方臘之後能夠安心的做官,那是因為他既有特殊的身份,而且在招安和為朝廷剿滅各地義軍時有功,而在宋江被毒殺之後,他以風疾為由納還官浩,再度回到家鄉做他的地主,那是因為他害怕東窗事發,而理想又無法實現,那就過他的快樂逍遙日子去吧,讓朝廷不懷疑他,更何況他擁有免死的丹書鐵劵,現在老實回家為民總可以吧,也就沒有理由追究他了。

二是擴大柴氏在民間的影響。柴氏後人既有官方的身份,又是稱富一方的大地主,從林沖在山神廟怒殺陸謙等人後,沒有想到又進入了柴進的東莊,可以想像柴家的財富有多大。但是,擁有如此龐大財富的柴進,他的目標不僅如此,他有更大的理想,那就是要擴大柴氏家族在民間的影響,所以,他並不僅是癡迷於擴大他的財富,而是廣結民間民士,尤其是那些有才能的人士,無論是身有武藝,還是飽讀詩書,或是擁有其他本事的人,他都熱心交結,無論其身份如何,雖然他內心並不一定真正瞧得起這些人,但能夠傳誦他的名聲就好,所以,落魄書生王倫能夠成為他的座上賓,林沖在落難時能夠得到他多方位的資助,有影響的宋江能夠在柴進這裡避難,殺人狂魔李逵他能資助,賭徒石勇他也鼎力相助,為的就是期待有朝一日能夠用得上他們,這也是他被稱為“孟嘗君”的原因,他要的就是這種效果。因為親民的身份那是他能夠實現遠大理想的基礎,所以,在《水滸傳》中他與任何老百姓都沒有衝突,柴進對自己的羽毛保護得很完美。

三是柴進絕對有野心,企圖恢復北周。《水滸傳》中這些江湖人士和犯案人士,之所以能夠嘯聚梁山,沒有柴進那是不可能的,因為梁山這塊根據地就是柴進建立起來的,當初王倫、杜遷、宋萬、朱貴四人之所以選擇在梁山落草,那是柴進看中的一塊風水寶地,叫他們在這裡經營。從這裡可以看到,我們能夠知道柴進的遠大理想就是恢復北周,自己當皇帝。柴進一直收留並資助江湖或犯案人士,那是為了發展他的梁山根據地,後來林沖被逼走投無路,柴進不但給他疏通各種關節,並且給他寫一封書信,叫他去梁山。事實上就是因為看中了林沖武藝高強,影響極大,現在又走投無路,正好為他所用。再後來,柴進又相繼收留並資助武松、宋江、李逵、石勇等,原因都是如此,就是希望組建一支反朝廷的隊伍,企圖恢復北周。其實,柴進並不只是經營梁山這塊根據地,方臘領導的南方義軍也與方臘有關係,後來,宋江率領梁山大軍攻打方臘時,方臘化名“柯引”潛入方臘隊伍中,並成為方臘的女婿,事實上他並不是真正的潛伏者,而是真正資助方臘,因為他進入方臘部隊後並沒有為宋江提供什麼幫助,只是因為方臘被戰敗才無奈倒戈的。如果宋江失敗,他不可能倒戈,而是趁機選擇一部分堅定的反朝廷梁山人士加入方臘陣營。事實上他最痛心的是資助了宋江,因為宋江利用了他,並利用了他苦心經營的梁山根據地,完全改變了他經營梁山根據地的意圖,把他的成果轉化為宋江被朝廷招安的資本,所以,王倫當年之所以反對晁蓋上梁山,其實是在堅決地執行柴進的意圖,不能改變梁山隊伍的性質,在不明白晁蓋這支隊伍的真正性質,並沒有得到柴進的許可時,那是不能上梁山的,可惜的是他重點資助的林沖火拼了王倫。因為後來事實證明,隨著梁山隊伍的擴大,尤其是隨著宋江上梁山,宋江就開始了他執意招安的進程,事實上,在王安實現招安的過程中,柴進從來沒有同意過,也未出個任何主意,他之所以在睿思殿刮去“山東宋江”四字,其實是想引起朝廷注意,將梁山作為朝廷打擊的重點對象,這樣才能讓宋江的招安夢破碎。但他又不能明著反對宋江招安,因為在明處他又深受現朝廷的厚待,即使招安成功,他可以迅速轉變身份,表達其忠誠,成為有功之人,更容易迷惑朝廷。

所以,柴進在剿滅方臘之後能夠安心的做官,那是因為他既有特殊的身份,而且在招安和為朝廷剿滅各地義軍時有功,而在宋江被毒殺之後,他以風疾為由納還官浩,再度回到家鄉做他的地主,那是因為他害怕東窗事發,而理想又無法實現,那就過他的快樂逍遙日子去吧,讓朝廷不懷疑他,更何況他擁有免死的丹書鐵劵,現在老實回家為民總可以吧,也就沒有理由追究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