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化妝品店重新上架韓品 韓品在中國真的回暖了嗎?

進入4月,關於“薩德”、“樂天”的消息已經不像3月初那樣鋪天蓋地了,

過激的消費者抵制行為也鮮有見到了,更有不少在薩德事件之後下架韓品的化妝品店4月份又重新上架了韓品。

那麼,韓品真的要回暖了嗎?

品牌感受不一,但終端消費信心回升

“前陣子,有關部門三兩天就來一趟,現在很少來了,我聽說對國內的韓國生產企業,他們已經漸漸開始放寬了。”4月初,一位不願具名的在華韓國化妝品生產企業負責人給我們透露了這樣一個資訊。

相比較有點劍拔弩張的3月,可以看出,4月份有關部門明顯降低了“查水錶”的力度,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如今整體政治形勢的緩和。

那麼,局勢緩和的春風是否已經吹到了零售終端呢?

對於韓品是否回暖,韓國代表性品牌思親膚(SKIN FOOD)、蒂佳婷(Dr.Jart+)和LG個護品牌方面均表示,4月份與3月份相比,並無明顯變化。

不過,也有部分品牌和韓品代理商直接感受到了銷量上的回暖。

其中,主要以單品牌店形式在中國銷售的Nature Republic(自然共和國),已經從門店的回饋中感受到了變化。Nature Republic相關負責人表示:“四月初的清明節過後,銷量就開始上升了。”

代理Nature Republic、SNP、美迪惠爾等韓國品牌的青島珂詩佳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百軍也透露“回暖跡象很明顯,近期開始有客戶的訂單了”。而在薩德事件影響較大的3月,除了電商,珂詩佳的線下網點幾乎沒有訂單。

代理了得鮮(THE SAEM)、托尼魅力(TONY MOLY)等多個知名韓國化妝品品牌的杭州春源貿易有限公司也回饋稱,

從4月開始,在終端網點的出貨量、門店的零售表現和終端消費者的回饋等幾個方面看到了韓妝在漸漸回暖的趨勢。

更值得關注的是,在更接近消費者的零售終端,已經出現了初步的回暖跡象。

早前,寧波星野家、成都卡特蘭和永州千姿彩都在薩德事件爆發之後下架了所有韓品。而目前,這些終端門店又陸續恢復上架了部分韓品。

千姿彩總經理許盼告訴品觀網(hzpgc.com),千姿彩所在的地區,主要是大學生對韓品抵制情緒較強,在影響最嚴重的3月,有大學生給當地所有銷售韓品的店鋪貼上關於抵制韓品的紙條,而進入4月份以來,這一現象已經消失。

星野家總經理李星和卡特蘭總經理謝曉豔也捕捉到了同樣的形勢轉變。

在感受到大環境的緩和,消費者的抵制情緒的消減,他們才重新上架了韓品。

可以說,這是政治形勢的緩和,帶來的部分終端消費信心的回升,對於門店而言,無疑是利好的。

5、6月有變數,韓品是否真正回暖仍未知

雖然出現部分利好現象,但是謹慎觀望者其實仍占多數。

正如不少韓國化妝品品牌所表示的,“薩德事件對於韓品的影響依然存在”。其中主要是政策因素的不確定性,讓管道無法完全恢復對韓品的信心。

儘管重新上架了韓品,卡特蘭對韓品僅做了少量陳列,因為“害怕再遇到一些過激的顧客,發生不必要的爭執”。

康緹加盟事業中心總經理鄒本生也表示:“現在比薩德影響最激烈的時候有所緩解,還是沒有完全徹底消除薩德的影響。對於韓品,康緹主要是自然銷售,不主動推薦,因為主動推薦顧客還是有排斥的情緒。”

另外,主要代理韓系化妝品品牌的四川韓媄尚品總經理劉淼也證實來自終端化妝品店的顧慮。他透露,儘管4月輿論導向沒有過多引導,消費者抵制情緒有所緩解,但終端對繼續銷售韓品仍舊比較慎重,從其公司的訂單情況即可反應出來。

這樣的情緒,也仍在影響韓品與終端的合作。蒂佳婷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前商談的時候代理商可能直接表示不敢做或者不能做,現在確實緩和了很多,但還是表示在觀望,依舊沒有下單的意思。”

那麼,韓品真正回暖要等到什麼時候?

對此,大家的關注點都放在兩個時間段——5月的韓國大選和薩德部署的完成時間6月。不得不承認的是,這兩個時間結點上,整體局勢會往哪個方向發展都無法預料。有代理商預計,如果5月大選向好發展,7月之後韓品可能會慢慢回暖。但對於薩德的影響,不少行業人士認為,至少要持續半年。

杭州春源相關負責人就分析,如果薩德事件持續發酵,對韓品的挑戰將會加大:“目前市場對韓國進口品牌的‘排斥期’遠遠短于消費者對產品的消耗週期。國內也並非直接限制韓國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所以現在說其他國家的進口品牌取代或著補充韓國品牌還相對較早。如果是市場對韓國品牌出現了較長時間的抵觸,消費者確實因為主觀抵制和客觀需要選擇其他國家的品牌,這才是韓國品牌面臨危機的時候。”

韓品是否真正回暖仍未知

雖然出現部分利好現象,但是謹慎觀望者其實仍占多數。

正如不少韓國化妝品品牌所表示的,“薩德事件對於韓品的影響依然存在”。其中主要是政策因素的不確定性,讓管道無法完全恢復對韓品的信心。

儘管重新上架了韓品,卡特蘭對韓品僅做了少量陳列,因為“害怕再遇到一些過激的顧客,發生不必要的爭執”。

康緹加盟事業中心總經理鄒本生也表示:“現在比薩德影響最激烈的時候有所緩解,還是沒有完全徹底消除薩德的影響。對於韓品,康緹主要是自然銷售,不主動推薦,因為主動推薦顧客還是有排斥的情緒。”

另外,主要代理韓系化妝品品牌的四川韓媄尚品總經理劉淼也證實來自終端化妝品店的顧慮。他透露,儘管4月輿論導向沒有過多引導,消費者抵制情緒有所緩解,但終端對繼續銷售韓品仍舊比較慎重,從其公司的訂單情況即可反應出來。

這樣的情緒,也仍在影響韓品與終端的合作。蒂佳婷相關負責人表示:“以前商談的時候代理商可能直接表示不敢做或者不能做,現在確實緩和了很多,但還是表示在觀望,依舊沒有下單的意思。”

那麼,韓品真正回暖要等到什麼時候?

對此,大家的關注點都放在兩個時間段——5月的韓國大選和薩德部署的完成時間6月。不得不承認的是,這兩個時間結點上,整體局勢會往哪個方向發展都無法預料。有代理商預計,如果5月大選向好發展,7月之後韓品可能會慢慢回暖。但對於薩德的影響,不少行業人士認為,至少要持續半年。

杭州春源相關負責人就分析,如果薩德事件持續發酵,對韓品的挑戰將會加大:“目前市場對韓國進口品牌的‘排斥期’遠遠短于消費者對產品的消耗週期。國內也並非直接限制韓國產品進入中國市場,所以現在說其他國家的進口品牌取代或著補充韓國品牌還相對較早。如果是市場對韓國品牌出現了較長時間的抵觸,消費者確實因為主觀抵制和客觀需要選擇其他國家的品牌,這才是韓國品牌面臨危機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