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向勞動者致敬!杭州表彰30位首屆“杭州工匠”

這是我們城市規格極高的頒獎大會

他們中有最會繡花邊的男人,有動畫繪製全國冠軍

有能聽懂汽輪機“悄悄話”的老師傅

本報訊 工匠精神涵養時代氣質。昨晚,杭州舉行“‘中國夢·勞動美’杭州工匠為你喝彩”首屆“杭州工匠”認定發佈會,

為首批匠心獨運、精益求精的“杭州工匠”頒發榮譽證書。省市領導趙一德、厲志海、徐立毅、於躍敏、潘家瑋、馬曉暉、戚哮虎、許明、鄭榮勝、陳新華出席。省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杜世源參加。

去年以來,市總工會牽頭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等10家單位開展了首屆“杭州工匠”認定工作。經過歷時10個多月層層推薦、評審、認定,

昨晚30位“杭州工匠”脫穎而出。他們以恭敬誠懇的心態對待職業和勞動,以端正的態度嚴格遵守各項工藝要求,用情懷、執著和責任,鍛造出永不褪色的“工匠精神”。也正是這種“工匠精神”,在不斷改變著我們這座城市,為杭州經濟社會發展注入生生不息的原動力,成為“杭州製造”的內在支撐,為加快建設獨特韻味別樣精彩世界名城做著新的貢獻。

省市領導昨天現場給30位“杭州工匠”頒發了證書、獎牌和2萬元獎金;對符合條件的,

將同時授予杭州市五一勞動獎章榮譽稱號。

徒子徒孫好幾百人 汽輪機和吳國林說“悄悄話”

一台汽輪機有上萬個零件。

杭州汽輪機股份有限公司有位“大神”,在汽輪機裝配過程中,他只要看一看、摸一摸、聽一聽,

就能知道機組有沒有問題,問題出在哪裡,該怎麼解決。

他是全國勞模、全國技術能手、浙江省首席技師吳國林,汽輪機行業全國聞名的“老師傅”。

“看的是整體有沒有異常的感覺,摸的是軸承溫度和振動頻率,聽的是各個‘關節’的響動。

“這哪裡是獨門絕技,而是熟能生巧。我1976年進的廠,在汽輪機廠整整40年,每天從早到晚摸機器。我是發自內心地喜歡汽輪機,時間長了,機器好像也會對我‘說話’一樣的,

有什麼問題了,它會用自己的辦法來告訴我。”吳師傅笑眯眯地說。

在杭汽輪,吳師傅解決了木佬佬的技術難題,大家說他是專治汽輪機疑難雜症的“神醫”。

吳師傅還愛搞創新,他發明了一個“吳式快裝台位法”,被評為杭州市絕技絕活。

這個絕活是用在“試測”環節的,每一台汽輪機出廠前都要經過“試測”,合格後才能交付使用。原先“試測”要花一個多月的時間,

吳師傅將機器化整為零,分別試測,效率大大提升,平均一個星期就可以完成一台。

別看吳師傅現在有自己的國家級“大師工作室”,徒子徒孫有好幾百人。當年,他初中畢業剛進廠時,想認真學個技術還真是不容易。

“每天早上7點10分就到廠裡,燒茶水、檢查工具箱,等老師傅們一上班,我就去問問題,人家教一點是一點,我能學一點是一點。”這段經歷讓吳師傅印象深刻,在他成為汽輪機行業鼎鼎大名的“大工匠”後,車間裡無論誰來向他學,他都很樂意教。在他的“傳幫帶”下,杭汽輪如今後繼有人,湧現了一批批技術人才。

因為動畫畫得好 1986年的王建明成為“杭州工匠”

“我心目中的‘杭州工匠’應該是德高望重的‘老師傅’,想不到自己也入選了,有點惶恐啊!”1986年出生的王建明靦腆地笑了笑,他是個斯斯文文眉清目秀的小夥子,也是位每天抱著電腦的動畫師“宅男”。

“我對‘工匠精神’的理解是,不管從事什麼行業,也不管時代怎樣變化,都要技術扎實。掌握了核心技術,再結合順應時代的優質平臺,就有希望把工作做到極致,創造更多的價值。我還差得很遠,需要繼續努力。”他說。

其實,這個小夥子爆發力極強,是“動漫之都”杭州的一匹絕對黑馬。2015年中國技能大賽首次推出動畫繪製員大賽,王建明以浙江省最後一名的成績進入全國總決賽。當時,每個省市只有3名代表可以參加總決賽,杭州是東道主,按例可以增加一個名額,王建明正好是頂著這

個“候補名額”邁入決賽的。因此,賽前幾乎沒有人看好他,但他最後上演了“最強逆襲”,拿下了首屆動畫繪製員大賽的全國冠軍。

那個奪冠的“瘋狂大賽”,讓他記憶猶新。

“總決賽12個小時!吃飯也不能離開座位,上廁所也要裁判跟著去。要求在12個小時內獨立完成一部完整的短片,等於是把需要一個動畫製作團隊完成的工作,交給了我一個人。”最後,他完成了30多秒鐘的一個視頻,“自己都記不清瘋狂地畫了幾百張圖!”

曾參與制作過《秦時明月》系列、《天行九歌》系列動畫片的王建明說,他從小就喜歡看動畫影片,從大學開始學習動畫,2008年大學畢業後跨入動畫行業。

“杭州動漫產業發展很快,杭州動畫師水準在全國也是屬於比較高的。但無論技術發展有多快,動畫這個領域,必定還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精益求精的行業。一部好片,即便萬事俱備,製作週期也至少需要一兩年。比如,近年來國產片中口碑很好的《大聖歸來》,就整整做了8年。

“我個人接下來會轉向去做和遊戲結合的動畫,我喜歡遊戲這個朝陽產業,在這個平臺上做動畫的前景我十分看好。”王建明說。

繡針繡線在他的手裡仿佛成了精

趙建忠可能是杭州最會繡花邊的男人

“男人繡花”,難得一見。而在曾經的蕭山,會繡花的男人一點都不稀奇。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蕭山花邊工廠有20多萬挑花大軍,民間有‘挑花挑出三層小洋樓’的說法。女的做,男的也做,不過男的總體在挑花方面少一些,在設計、製作和買賣方面更多一些。”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趙建忠說。

正宗的蕭山純手工花邊叫作“萬縷絲”——是“威尼斯”的諧音。“這門手藝是舶來品,1919年從義大利傳到蕭山,一直以外銷出口為主。”趙建忠說,如今這門手藝在義大利早已失傳,在蕭山卻一直傳承了下來,被譽為獨一無二的“世界工藝品中的東方奇葩”。

1972年,趙建忠18歲時入行,帶他的師傅很快發現了他的與眾不同——繡針繡線在他的手裡,仿佛成了精,一片葉、一朵花、一個幾何圖案、一根羅馬柱……他繡出來的總是格外富有靈性和美感。

“掌握蕭山花邊的傳統技藝之後,我就想要創新”,比如,趙建忠繡出了蕭山花邊裡從來沒有過的圖案——龍。被收藏在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的純手工圓形花邊《九龍騰飛》,就是趙建忠的代表作之一。這幅作品直徑約1.1米,上面繡了九條龍,充分發揮了蕭山花邊特有的疏密、明暗針法。

“獎拿了很多,我又想嘗試找回早已失傳的蕭山花邊針法,修復已經遺失的經典花邊作品。”趙建忠說,在他的努力下,1959年的蕭山花邊《建國十周年紀念屏》被成功複製。

為了讓蕭山手工花邊的技藝不至於失傳,趙建忠每年都設計新的花邊款式,交給民間老藝人手工製作,做好之後再收購回來,這筆花費每年100萬左右。

(圖片由杭州市總工會提供)

30位首屆“杭州工匠”

董關松 “張同泰道地藥材”的唯一傳承人

陳標 掌握張小泉剪刀鍛制技術七十二道工序

陳巍 浙江汽修圈的“活化石”

馮耀忠 走向藝術巔峰的中國微雕大師

葛小青 用焊槍攻克技術堡壘

黃永財 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毛澤東像的雕塑大師

嵇錫貴 擅長青花瓷創作的現代陶藝大師

吉正龍 讓髮型“說話”的金牌教練

酈越寧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越窯青瓷”的代表性傳承人

錢建華 致中和五加皮釀酒技藝第七代傳人

邱雲 腳踏實地的80後維修鉗工

邵城鑫 “雞血石雕”的代表性傳承人

孫亞青 40年只為做扇子的王星記扇代表性傳承人

王建明 力求完美的動畫師

吳國林 專治汽輪機各種“不服”的裝配鉗工

吳國英 以卓越為底蘊的高級服裝定制大師

吳玉泉 甘做技術藍領的水輪發電機改造技師

楊金龍 執著夢想的90後噴漆工

葉建明 “絲綢畫繢”工藝的第四代傳承人

葉金龍 “吹毛求疵”的電線電纜檢驗工

張煒 殿堂壁畫傳承人

張振羽 讓花藝綻放璀璨光華的園林綠化師

趙建忠 一生與花邊交融的花邊圖案設計師

周揚 用生活演繹根雕藝術

朱炳新 “杭州銅雕工藝”的代表性傳承人

朱曉麗 從事茶藝職業近10年的茶藝師

樊生華 傳承手工技藝,留住一縷茶香的炒茶師

王政宏 傳承杭幫菜精髓,延續地道美味

葉建英 曾參與G20杭州峰會歡迎晚宴禮服設計生產的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

高號 專業修腳近20年的修腳師

車間裡無論誰來向他學,他都很樂意教。在他的“傳幫帶”下,杭汽輪如今後繼有人,湧現了一批批技術人才。

因為動畫畫得好 1986年的王建明成為“杭州工匠”

“我心目中的‘杭州工匠’應該是德高望重的‘老師傅’,想不到自己也入選了,有點惶恐啊!”1986年出生的王建明靦腆地笑了笑,他是個斯斯文文眉清目秀的小夥子,也是位每天抱著電腦的動畫師“宅男”。

“我對‘工匠精神’的理解是,不管從事什麼行業,也不管時代怎樣變化,都要技術扎實。掌握了核心技術,再結合順應時代的優質平臺,就有希望把工作做到極致,創造更多的價值。我還差得很遠,需要繼續努力。”他說。

其實,這個小夥子爆發力極強,是“動漫之都”杭州的一匹絕對黑馬。2015年中國技能大賽首次推出動畫繪製員大賽,王建明以浙江省最後一名的成績進入全國總決賽。當時,每個省市只有3名代表可以參加總決賽,杭州是東道主,按例可以增加一個名額,王建明正好是頂著這

個“候補名額”邁入決賽的。因此,賽前幾乎沒有人看好他,但他最後上演了“最強逆襲”,拿下了首屆動畫繪製員大賽的全國冠軍。

那個奪冠的“瘋狂大賽”,讓他記憶猶新。

“總決賽12個小時!吃飯也不能離開座位,上廁所也要裁判跟著去。要求在12個小時內獨立完成一部完整的短片,等於是把需要一個動畫製作團隊完成的工作,交給了我一個人。”最後,他完成了30多秒鐘的一個視頻,“自己都記不清瘋狂地畫了幾百張圖!”

曾參與制作過《秦時明月》系列、《天行九歌》系列動畫片的王建明說,他從小就喜歡看動畫影片,從大學開始學習動畫,2008年大學畢業後跨入動畫行業。

“杭州動漫產業發展很快,杭州動畫師水準在全國也是屬於比較高的。但無論技術發展有多快,動畫這個領域,必定還是一個慢工出細活、精益求精的行業。一部好片,即便萬事俱備,製作週期也至少需要一兩年。比如,近年來國產片中口碑很好的《大聖歸來》,就整整做了8年。

“我個人接下來會轉向去做和遊戲結合的動畫,我喜歡遊戲這個朝陽產業,在這個平臺上做動畫的前景我十分看好。”王建明說。

繡針繡線在他的手裡仿佛成了精

趙建忠可能是杭州最會繡花邊的男人

“男人繡花”,難得一見。而在曾經的蕭山,會繡花的男人一點都不稀奇。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蕭山花邊工廠有20多萬挑花大軍,民間有‘挑花挑出三層小洋樓’的說法。女的做,男的也做,不過男的總體在挑花方面少一些,在設計、製作和買賣方面更多一些。”中國工藝美術大師趙建忠說。

正宗的蕭山純手工花邊叫作“萬縷絲”——是“威尼斯”的諧音。“這門手藝是舶來品,1919年從義大利傳到蕭山,一直以外銷出口為主。”趙建忠說,如今這門手藝在義大利早已失傳,在蕭山卻一直傳承了下來,被譽為獨一無二的“世界工藝品中的東方奇葩”。

1972年,趙建忠18歲時入行,帶他的師傅很快發現了他的與眾不同——繡針繡線在他的手裡,仿佛成了精,一片葉、一朵花、一個幾何圖案、一根羅馬柱……他繡出來的總是格外富有靈性和美感。

“掌握蕭山花邊的傳統技藝之後,我就想要創新”,比如,趙建忠繡出了蕭山花邊裡從來沒有過的圖案——龍。被收藏在杭州工藝美術博物館的純手工圓形花邊《九龍騰飛》,就是趙建忠的代表作之一。這幅作品直徑約1.1米,上面繡了九條龍,充分發揮了蕭山花邊特有的疏密、明暗針法。

“獎拿了很多,我又想嘗試找回早已失傳的蕭山花邊針法,修復已經遺失的經典花邊作品。”趙建忠說,在他的努力下,1959年的蕭山花邊《建國十周年紀念屏》被成功複製。

為了讓蕭山手工花邊的技藝不至於失傳,趙建忠每年都設計新的花邊款式,交給民間老藝人手工製作,做好之後再收購回來,這筆花費每年100萬左右。

(圖片由杭州市總工會提供)

30位首屆“杭州工匠”

董關松 “張同泰道地藥材”的唯一傳承人

陳標 掌握張小泉剪刀鍛制技術七十二道工序

陳巍 浙江汽修圈的“活化石”

馮耀忠 走向藝術巔峰的中國微雕大師

葛小青 用焊槍攻克技術堡壘

黃永財 五四憲法歷史資料陳列館毛澤東像的雕塑大師

嵇錫貴 擅長青花瓷創作的現代陶藝大師

吉正龍 讓髮型“說話”的金牌教練

酈越寧 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越窯青瓷”的代表性傳承人

錢建華 致中和五加皮釀酒技藝第七代傳人

邱雲 腳踏實地的80後維修鉗工

邵城鑫 “雞血石雕”的代表性傳承人

孫亞青 40年只為做扇子的王星記扇代表性傳承人

王建明 力求完美的動畫師

吳國林 專治汽輪機各種“不服”的裝配鉗工

吳國英 以卓越為底蘊的高級服裝定制大師

吳玉泉 甘做技術藍領的水輪發電機改造技師

楊金龍 執著夢想的90後噴漆工

葉建明 “絲綢畫繢”工藝的第四代傳承人

葉金龍 “吹毛求疵”的電線電纜檢驗工

張煒 殿堂壁畫傳承人

張振羽 讓花藝綻放璀璨光華的園林綠化師

趙建忠 一生與花邊交融的花邊圖案設計師

周揚 用生活演繹根雕藝術

朱炳新 “杭州銅雕工藝”的代表性傳承人

朱曉麗 從事茶藝職業近10年的茶藝師

樊生華 傳承手工技藝,留住一縷茶香的炒茶師

王政宏 傳承杭幫菜精髓,延續地道美味

葉建英 曾參與G20杭州峰會歡迎晚宴禮服設計生產的中國十佳時裝設計師

高號 專業修腳近20年的修腳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