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這個荷蘭人發明了一款家用釀酒神器,號稱啤酒不應該放在瓶子裡

【電商線上訊】去年11月,美國著名眾籌網站IndieGoGo悄然上線了一款讓人眼前一亮的初創產品——家居智慧釀酒機Minibrew。使用者不需要任何釀酒知識,只要把啤酒原料放入機器中,一周之後便能得到5升左右的自釀啤酒。

“為什麼要讓啤酒廠來決定你該喝什麼樣的啤酒?你完全可以嘗試創造自己的啤酒品牌。”3月16日,Minibrew聯合創始人Bart van de Kooij(以下簡稱“Bart”)隨荷蘭親王康斯坦丁率領的荷蘭中小企業和創業家代表團來到阿裡巴巴杭州西溪園區,參加為期兩天的電子商務遊學活動。他在課程間隔接受電商線上專訪,認為手釀啤酒市場大有可為,智慧釀酒機不僅可以讓普通人變身調酒師,

或許還將從供應鏈端改變啤酒傳統的生產和銷售模式。

Minibrew聯合創始人Bart van de Kooij在阿裡巴巴西溪園區內

啤酒應該是無國界的

“啤酒應該是無國界的。”採訪中,Bart多次提到“國界”一詞。在他看來,Minibrew並不是一個單純的智慧釀酒機,它的使命是打破啤酒傳統的生產銷售鏈。

為了演示制酒過程,Bart掏出手機,點開了APP。在主介面中,消費者可以調整酒精濃度、口感等參數配比,調製出個性化口味的啤酒,

然後在站內下單訂購原材料包,而這些訂單將會被派往當地啤酒原材料廠家。之後,用戶只需要把原材料放入Minibrew,打開運轉開關,等待一周左右便能拿到發酵好的啤酒。

在Bart的設想中,Minibrew的用戶可以自由地進行“啤酒實驗”,調製出自己最喜歡的口感。同時,用戶也能分享獨家配方,從而營造出手釀啤酒的社群氛圍。

不過,在理想變成現實的過程中,Minibrew曾經碰到了一個大麻煩——造價太高。

“當時,我們幾個人用3D印表機做了6款產品原型,最後的定價是2000歐元(約合人民幣14700元)。”Bart苦笑道,荷蘭工廠成本太高,這個高定價“嚇”跑了不少潛在消費者,於是團隊決定去中國找合作工廠。

“我們列了一個代工廠名單,然後跑到深圳和香港,一家家走訪。”最後,Bart在深圳找到了那家能滿足他們所有需求的工廠,而Minibrew的售價也降低了一半多,目前定價是900美元左右。

現在,Bart想把Minibrew的生意做到中國。

“每進入一個國家,我們都會和當地的啤酒原料廠合作。”Bart說,啤酒原料廠會為Minibrew生產啤酒原料包,而整個購買過程都在Minibrew的APP上完成。這週末,Bart就準備到上海走一走,和一家當地的原料廠談談合作的可能性。

造型別致的minibrew

中國像一座叢林,阿裡是個好嚮導

七年前,Bart曾以觀光客的身份來過一次杭州。七年後的今天,在荷蘭親王康斯坦丁的帶領下,他再次來到杭州,和其他幾位荷蘭科技創業者,以及150多位中小企業家一起到訪阿裡巴巴西溪園區。

再度來到中國,他已經從觀潮人變成了“弄潮兒”。不過,要把生意做到中國,他需要越過的不只有地理上的海陸,還有文化上的鴻溝。“中國人是喜歡喝酒的,吃飯要喝酒,談生意要喝酒,吃燒烤喝啤酒。但是,中國並沒有手釀啤酒的文化。”Bart認為,文化差異可能是Minibrew進入中國市場所要面臨的最大挑戰。

使用手機上的app和minibrew,就能釀制“私人定製版”啤酒

“我想試試把Minibrew送給餐廳和酒吧。”Bart認為,手釀啤酒的文化可以通過本地餐館、酒吧等場所,慢慢培育手釀啤酒的文化和市場。實際上,Minibrew已經收到了一些來自中國和香港地區餐廳的訂單。

今年初,Bart去了洛杉磯CES會展,最後拿下了亞馬遜和Best Buy的兩筆大訂單,兩家企業一共預定了35000件Minibrew智慧釀酒機。歐美市場的高歌猛進給這個初創企業打了一劑強心針,也讓Bart把視線投向充滿機會的中國。

從創業者的視角看,Bart認為“中國就像一座叢林”,每天都在發生新變化。“作為初創公司,我們想有一個叢林嚮導,幫助我們快速成長。如果你的嚮導是阿裡巴巴,那麼你就有了一張地圖,可以在複雜的叢林中找到方向。”Bart說。

吃燒烤喝啤酒。但是,中國並沒有手釀啤酒的文化。”Bart認為,文化差異可能是Minibrew進入中國市場所要面臨的最大挑戰。

使用手機上的app和minibrew,就能釀制“私人定製版”啤酒

“我想試試把Minibrew送給餐廳和酒吧。”Bart認為,手釀啤酒的文化可以通過本地餐館、酒吧等場所,慢慢培育手釀啤酒的文化和市場。實際上,Minibrew已經收到了一些來自中國和香港地區餐廳的訂單。

今年初,Bart去了洛杉磯CES會展,最後拿下了亞馬遜和Best Buy的兩筆大訂單,兩家企業一共預定了35000件Minibrew智慧釀酒機。歐美市場的高歌猛進給這個初創企業打了一劑強心針,也讓Bart把視線投向充滿機會的中國。

從創業者的視角看,Bart認為“中國就像一座叢林”,每天都在發生新變化。“作為初創公司,我們想有一個叢林嚮導,幫助我們快速成長。如果你的嚮導是阿裡巴巴,那麼你就有了一張地圖,可以在複雜的叢林中找到方向。”Bart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