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文網

蘇35不過是極度衰落的俄羅斯又一次狐假虎威:掩護虛弱的障眼法

俄羅斯和中國之間的戰鬥機銷售協議被斷斷續續炒作了三年,而在去年的2016年年底終於有四架蘇35入住中國空軍,此時不僅是國外媒體開始摸黑中國軍工,諷刺我們自己造不出可以匹敵五代機的四代機,

就連國內的媒體也普遍沒有信心了!究竟是中國軍工無法另軍方滿意,還是中俄兩國的交易另有隱情呢?讓我們從俄羅斯的視角來分析。

俄羅斯自從獨立一來就一直面臨這軍工停滯經濟萎縮的尷尬局面,而做貫了大國習慣引人注目的俄羅斯人有始終都不願意承認現實低調做人,無論是沙皇時代俄羅斯帝國還是世界大戰時期的社會主義蘇聯,

一直都在打腫臉充胖子,國內人民省吃儉用強撐著讓國家政府世界爭霸,這也是蘇聯最後解體的重要原因,獨立後的俄羅斯似乎也沒什麼長進,即使自身實力不濟也要維持大國尊嚴,好面子的俄羅斯不承認自己軍工的衰落,於是就想盡辦法哄騙世界各國,給人一種俄羅斯軍工不斷進步產品品質優良緊跟美國和西方的假像。

前不久俄羅斯軍方高調公佈其最新型的洲際導彈具備多重新型的突防能力!足以突破世界上任何國家的導彈防禦系統,這就是“薩爾馬特”洲際導彈,這無疑就是一種狐假虎威的無奈戰術,眾所周知固體燃料的導彈比液體燃料的導彈擁有諸多優點,當今世界各國包括中國都已經摒棄了液體導彈,

全面換裝固體導彈,而俄羅斯的這款所謂最強洲際導彈仍然使用著液體燃料,不僅如此導彈的重量高達100噸,彈頭重量達到驚人的10噸,這個我國自己美國洲際導彈追求輕量化,機動性的選擇大相徑庭,我國的東風41可以車載機動重量不過六十噸,而俄羅斯還是保守的強調“大力出奇跡”的陳舊思想,可見其導彈技術的落後,俄羅斯在導彈固體燃料技術上是在讓人不敢恭維;此外它的發射方式也讓人看不到哪裡先進,
他採用是冷發射技術,發射時先用火藥儲壓器將導彈彈射到上空20到30米的高度,然後導彈再點火。這麼做是為了對發射基站做到足夠的保護,缺點是需要大量的反應時間,這對戰略威懾的洲際導彈來說是不能接受的,由此可見俄羅斯現有技術無法解決熱發射對基站的破壞;要說它的多重突防能力,
無非又是分導彈頭,再入大氣層,全球定位等等這些在我們的東風系列上司空見慣的招數,是在沒有什麼新奇之處。由此可見薩爾馬特只不多是對以往的白楊導彈和撒旦導彈的一種翻版,俄羅斯之所以如此吹噓只是在複雜國力環境下的一招狐假虎威罷了,他們天真的以為這種吹噓可以讓美國為首的北約不敢對其採取軍事手段。

同樣的狐假虎威還包括和我國軍方拉鋸數年之久的蘇35項目,外界只知道批評我國的軍工產業有多糟!卻沒有注意到蘇35的先進有多少能站住腳,可以毫不顧忌的說蘇35也是一塊俄羅斯吹噓出來震懾四方,艱難維持大國尊嚴的一步棋罷了,首先說它繼承的所謂最強空氣動力體外形,這中下垂機頭加尾錘的氣動外形是俄羅斯的驕傲,也是我國五代機項目中的一個考慮機型,但是中氣動佈局在早期的技術驗證中就被我國軍方否決了,甚至!我國技術人員明確表示連進行實驗的必要都沒有,有心很簡單,這種曲線複雜的動力外形已經不適合超音速和變隱身的現代化需求,他已經過時了(這也是俄羅斯T50專案至今沒有結果的原因,它的氣動外形已經落伍);

此外還有媒體和軍迷不斷關注的蘇35上的AL41發動機,其實這款發動機不能說明俄羅斯航空工業有什麼進步,因為它就是一款由老舊型號AL31改進部分材料和工藝後冒名頂替的假貨,真正的AL41是蘇聯在1981年立項1987年開始實驗在蘇聯解體時仍未完成的推力達到196千牛的型號,獨立後的俄羅斯由於很多我們都清楚的原因根本不可能繼續完成這個項目,為了欺騙世人給人一種俄羅斯蒸蒸日上雄風依舊的錯覺,俄羅斯將老式AL31發動機更改設計後冒充AL41,但是它的推重比只有8根本無法和美歐國家的推重比超過10的發動機相媲美,兩者在電氣化和新技術新材料等領域的差距可以說是天壤之別。

綜上所述,蘇35的計畫並不多,蘇35的性能絕對不像俄羅斯宣傳的那樣可怕,即便是擁有性能脫胎換骨的電器火控設備,沒有優秀的氣動外形和強力發動機做支持也是徒勞的。它還是一塊俄羅斯的遮羞布,拼命掩飾著俄羅斯的衰敗。

同樣的狐假虎威還包括和我國軍方拉鋸數年之久的蘇35項目,外界只知道批評我國的軍工產業有多糟!卻沒有注意到蘇35的先進有多少能站住腳,可以毫不顧忌的說蘇35也是一塊俄羅斯吹噓出來震懾四方,艱難維持大國尊嚴的一步棋罷了,首先說它繼承的所謂最強空氣動力體外形,這中下垂機頭加尾錘的氣動外形是俄羅斯的驕傲,也是我國五代機項目中的一個考慮機型,但是中氣動佈局在早期的技術驗證中就被我國軍方否決了,甚至!我國技術人員明確表示連進行實驗的必要都沒有,有心很簡單,這種曲線複雜的動力外形已經不適合超音速和變隱身的現代化需求,他已經過時了(這也是俄羅斯T50專案至今沒有結果的原因,它的氣動外形已經落伍);

此外還有媒體和軍迷不斷關注的蘇35上的AL41發動機,其實這款發動機不能說明俄羅斯航空工業有什麼進步,因為它就是一款由老舊型號AL31改進部分材料和工藝後冒名頂替的假貨,真正的AL41是蘇聯在1981年立項1987年開始實驗在蘇聯解體時仍未完成的推力達到196千牛的型號,獨立後的俄羅斯由於很多我們都清楚的原因根本不可能繼續完成這個項目,為了欺騙世人給人一種俄羅斯蒸蒸日上雄風依舊的錯覺,俄羅斯將老式AL31發動機更改設計後冒充AL41,但是它的推重比只有8根本無法和美歐國家的推重比超過10的發動機相媲美,兩者在電氣化和新技術新材料等領域的差距可以說是天壤之別。

綜上所述,蘇35的計畫並不多,蘇35的性能絕對不像俄羅斯宣傳的那樣可怕,即便是擁有性能脫胎換骨的電器火控設備,沒有優秀的氣動外形和強力發動機做支持也是徒勞的。它還是一塊俄羅斯的遮羞布,拼命掩飾著俄羅斯的衰敗。